【未央学前·育儿分享】未央湖爱多幼儿园教师育儿分享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作⽣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通常就可以写⼀篇⼼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的这段时间的学习、⼯作⽣活状态。下⾯是本园幼⼉教师育⼉经验,一起来看看吧,定会有所收获~~



大二班王老师

孩子进入大班,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让孩子顺利融入小学生活呢?王老师认为在幼儿园大班需要培养的五种能力,若能掌握这五种能力,孩子将会尽快融入小学生活,并且轻松学习。

一、自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毕淑敏说:“归属,是不可忽视的内心需求。尤其是小孩子,如果他没有培养起正常的归属感,一生都会摇摆飘零。”

对于孩子来说,若想获得在班级的存在感和归属感,就需要具备自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也就是说孩子不仅要学会照顾自己,还要积极参与班级的各种事务。

平时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家里,多鼓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导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遇到一些“帮倒忙”的事情,千万不要大声训斥,而是鼓励对的地方,分析错的原因,跟孩子一起改正。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并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二、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没有阅读能力的孩子会在以后的学习举步维艰”。3-6岁是孩子阅读兴趣的黄金时期,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研究表明,定期大声地朗读给孩子听将会使孩子在阅读理解、词汇量和解读单词等方面获得很大的收益。

因此,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大声地朗读给孩子听或者跟孩子一起大声晨读,选适合孩子年龄,能引发孩子兴趣的优质书籍。

三、非常强的专注力

李玫瑾教授说:所有的“小天才”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就是“超强的专注力。80%的孩子不是输在智商上,而是专注力上,幼儿园一节课20分钟,小学40分钟,如果孩子在幼儿园连20分钟都坐不住,上了小学又怎么能稳坐40分钟,专注听课呢?

到底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日常生活中,当孩子专注干一件事情时不打扰,不干涉,不让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利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比如搭积木、玩拼图、填充图画等等,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取得一定进步时,及时给予正向反馈,让孩子有认同感,持续专注于游戏当中。

四、良好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决定着孩子能否与老师和同学顺利沟通!学前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望,经常会问东问西。很多家长会不胜其烦,疾言厉色的训斥孩子,打击孩子的表达欲望。结果大大伤害了孩子的表达欲望,表达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升。

我们要鼓励孩子自主表达,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遇到一些奇思妙想,跟孩子一起去探索。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跟他们聊天;带孩子多去户外走走,接触外面的世界,给孩子提供丰富的交流素材,比如过马路的时候,看看都有什么类型的车,都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功能……合理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表达,比如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怎么做……

五、良好的思考能力

思考力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没有思考力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只能机械记忆,一旦题目发生改变,就不知所措,更做不到举一反三。

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孩子熟悉的场景导入知识体系,让孩子思考;把游戏与知识结合在一起,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直接给答案,而是利用合理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孩子回答问题时,不要只关注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并针对性地引导孩子。


中一班张老师

对于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传播者。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和培养。

一、做孩子的道德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平时在家里,如果父母把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视为必做之事,逢年过节以孝为先,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夫妻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时不忘提醒孩子给妈妈或爸爸也留一份……如果父母平时做了这些,相信孩子也会耳潘目染,从而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二、对孩子进行移情训练

当看到其他小朋友摔倒时,你可以启发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是你摔倒了,是不是感觉很疼?小弟弟一定也摔疼了,我们快去扶起他。”这样,孩子的爱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爱心的培养需要进行移情训练,即让孩子把自己痛苦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父母可以给孩子谈谈残疾以及残疾人,可以帮助孩子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对处于痛苦状态的人产生同情,进而培养他的爱心。

三、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从侧面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关心动物,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出现动物弱肉强食的画面不妨趁机对孩子说:“多恐怖呀,我们人类可不能这样子!”有相关调查表明,幼年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只要孩子愿意养小动物和植物,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允许他去养,并且自己只在一旁进行必要的指导,而让孩子亲自动手,可以在家中养一些小狗、小猫、金鱼等小动物,或者养一些花花草草,让孩子去照顾这样往往会培养孩子的爱心。

四、让孩子知晓生活的真实

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让孩子从小就学着与父母一起分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知道关心体贴别人。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不应该包办,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里的一些事情,如果孩子可以做的,也应该尽量让孩子去做。只有知道生活的真实孩子才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成为朋友,让孩子适宜地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有些父母总是自己累死累活,但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却无条件地满足,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缺乏爱心。


小一班靳老师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他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家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会变得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是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

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动手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规程所要求的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第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其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本班有个小朋友发音不准,我不断纠正,只要他有点进步就给予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现在,他的发音有了很大进步,这些赞美就像一个个小光环一样,由老师亲手为他们带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