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最大的竞争对手!小学毕业,把23人小厂做到市值2500亿,他是中国最低调富豪!


在中国家电行业,有这样一位风云人物:

他小学毕业,却把一家资产5000元、只有23人的小厂,打造成现在市值2500亿的家电巨头;
他坐拥1300亿身家,2018年胡润富豪榜排名第六、福布斯第五,王卫、雷军、刘强东都没他高;
被董明珠视为“最大的敌人”,甚至罕见地在两会这样的场合公开表达对他的不满。
他就是美的创始人何享健。
身家1300亿的何享健,同时也是“中国最低调富豪”
创业50年,他甚少露面,经常以自己普通话讲不好为由婉拒媒体来访。
一名在美的工作8年的外籍员工,离职时的唯一愿望,就是“想近距离看一眼boss”。
但是,何享健却在慈善领域从不手软,一捐就是60亿。
虽然他已经退出江湖多年,但江湖上处处有他的传说…
艰辛创业

把23人小作坊做到产值过百万
可以说,26岁之前的何享健过得很一般,甚至能用平庸来形容:文化程度不高,小学毕业就没读下去;家庭条件不好,不读书就只能回家务农;稍大点,他就进厂当学徒,“学一门手艺”,后来又做了出纳、公社干部。


老家北滘,当时只是广东顺德一个生产产值排倒数的小渔村。看起来,他的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转机出现在1968年。当时,为了“生产自救”,何享健带领23名村民集资5000元,创办了“北滘街道塑料生产组”,何享健任组长。
最先进的机器,只是一台手动注塑机;所谓的“厂房”,只是用竹木和沥青纸搭建起来的20平米的地方,但何享健的事业,算是正式开始。
此后12年,这个小作坊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啥东西好卖就做什么:玻璃瓶、塑料盖、挂车刹车阀、橡胶配件、发电机……
作为组长,何享健担负起跑市场的任务,经常背着刹车阀、橡胶配件这些小玩意,坐着闷罐火车到处跑。
为了节省开支,困了就睡在车站,饿了就沾点白糖吃着难以下咽的干粮,或干脆饿着。
他怕差旅费被偷走,不敢乱放,就藏在鞋子里。
但即便这样,这个小作坊十几年都没啥作为,因为这种小作坊根本没啥技术含量,一抓一大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走南闯北的何享健,培育出了异于常人的市场嗅觉,他只是等待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的民营企业刚刚萌芽,积累多时的何享健做出决定:
进军电风扇行业!
他敏锐地意识到,家电是百姓的必需品,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
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无比正确。
问题是,何享健要技术没技术,要创意没创意,工人们也是没啥技术含量的大老粗,怎么搞得成高质量的电风扇?
何享健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去找人才!
他跑到广州越秀区一家国有电器厂,找到其中一位老工程师。只是,那位工程师根本看不起这个顺德来的“农村人”,正眼都没看他一眼。
为了挖到这个人才,何享健想尽办法:“白天不行就晚上,晚上不行就周末!“待遇50元不行,就100!200元不行,就500!工程师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工程师不去,他就不走。就这样,这位工程师终于被何享健打动,答应每周日去顺德帮忙。
正是在这位“星期天工程师”的帮助下,何享健造出自己第一台40厘米台扇,当时叫“明珠”牌。


1年后,企业改名“顺德县美的风扇厂”,何享健担任厂长。
当时的美的,员工251人,年产风扇13167台,总产值328.4万元,利润41.8万元。
当时“万元户”还是稀罕事,何享健已经带着自己的“美的”品牌,踏入百万元户的级别!
力排众议自主研发

企业最后资产过亿
面对成功,何享健并没有沾沾自喜,没过多久,他就把目光投向了香港新制造的塑料转页扇,也就是常说的“鸿运扇”
这种风扇风力柔和,摆放方便,而且设有跌倒安全装置,适合睡眠时连续吹风使用。
何享健非常兴奋,托人买了一台,开始仿制。
然而,仿制并没有那么简单,有不少技术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攻克起来非常困难。
为了做出这款风扇,何享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资金都周转不过来了。
员工们都非常不理解,我们做台扇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做这种转页扇?
面对种种困难和旁人的不理解,何享健坚信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如果沉浸在过去的成功,得到的就只有失败!
1986年,美的生产的鸿运扇研制成功,以强大的功能和低廉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
此时,美的赖以成名的台扇,已经因为技术门槛低、竞争激烈,早已无利可图。
尝到甜头之后,何享健彻底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他前往日本考察,发现日本空调制造业很发达,回来后决定:做空调!
做空调不比做风扇,有生产设备还不够,产品质量、市场卖点、营销渠道,所有东西都要重新设计。
此时,又是何享健挺身而出,他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稳住员工心思,一边派人到日本学习相关经验,一边带头加班优化产品销售渠道。
经过努力,美的空调终于走上了正轨。
1988年,美的电器公司实现产值1.24亿,成为顺德县十家超亿元企业之一,其中出口创汇达810万美元。

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
一捐就是60亿
现在,美的的市值已经超过2500亿元,是国内家电行业巨头。
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何享健早已退出前台,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方洪波,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这一举动同样非常大胆,开创了民企创始人传承职业经理人之先河。
此后,何享健专注于慈善事业,2014年发起成立了何享健慈善基金会,拿出4个亿作为首批项目运作基金。
3年后,他又公布了60亿元的慈善捐赠计划。
何享健这一生,每一步都踏在了准确的步点:该创业时创业;该做风扇做风扇;该改革就改革。
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大局的思考。他的一生,完美契合了雷军所说的那句话: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何享健自己也说:“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转折点,你必须要知道什么时候企业该转折,这条路一开始是金光大道,可能越走越走就是死胡同,而过去的成功往往却成为了陷阱。”
做企业如此,做人,更是如此!

(本平台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出处望谅解,敬请联系主编删除或付稿费,多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