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育儿智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中六班育儿知识分享
-育儿小课堂-
幼儿自理能力
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健康领域(中班)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4-5岁
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1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2
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3
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
4
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
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
6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5岁
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
01
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02
培养自理能力的目的和意义
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来完成的。在幼儿解扣子、拉拉链、系鞋带、收拾小玩具等活动中,幼儿上肢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有利于增加幼儿独立意识
我们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鼓励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学着做,培养他努力独自完成一件事的能力,久而久之,幼儿的独立意识就增强了。这对幼儿在以后的人际交往和学习中的独立思考、独立处事、拥有主见都有深远影响。
有利于提高幼儿自信心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提高,幼儿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尝试取得成功,再加上老师正确的鼓励,幼儿就会在其中感受到“我能行、我真棒”等愉悦情绪体验,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
有利于强化幼儿责任感
在幼儿的生活自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渗透责任意识的教育,告诉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就是一种责任。比如,告诉幼儿玩具玩好后应该放回原处,午睡后要自己整理好床铺,衣服脱下来要叠好,反复强调这些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强化幼儿的责任意识。
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自立能力
父母要言传身教
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家长的行为,所以,家长首先保持房间的清洁,打理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做好自己的事情。
家长不要凡事包办
孩子能做的事情就放手让孩子去做。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试试,但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爸爸妈妈要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将生活中的技能作为内容编成儿歌
一边说一边让孩子操作。孩子不喜欢做的事,变成有趣的儿歌后就会很高兴地自己去做,穿衣、洗手、刷牙、吃饭等都可以编个儿歌,这样孩子比较喜欢接受。
父母可以与孩子比赛
比一比谁做得好,做得快,如:比比看谁谁床铺整理得好等。这样可以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及要把事情做好的愿望,父母可以适当给孩子些鼓励和赞扬。
爱的小贴士
爸爸妈妈们,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家务时,千万不要拒绝哦,虽然最后的最后还是需要你来收拾更加混乱的家务现场,但还是请你要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与鼓励,笑着去面对,努力成为一名佛系家长。
当孩子在混乱的家务战场,摸索出一条条有效的经验后,你就会发现。孩子不光动手能力超强,还随时随地散发着自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