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后,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调整学习状态


      期中考后,学生面对测试的压力,高度紧张……家长正确陪伴孩子、理性分析结果、肯定情绪价值……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应用到未来的磨合中,是父母、老师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一起看一下老师和家长的经验。

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

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越是在学习任务重的时候,越应当有意识地留给孩子放松的空档。”


“在孩子青春期以前,家庭内部能养成交谈和沟通的氛围简直太重要了!否则要重新建立新的沟通机制实在是困难重重。”


清华附中的老师曾在期中后写给家长一封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启发。(以下为信的内容节选)


我想请您在和孩子谈成绩之前,先和孩子一起完成下面的亲子作业。这可不是选做作业,是必做作业。


1. 找个飘满落叶的林荫路,和孩子一起走走,捡些漂亮的落叶,赏赏秋天的美景,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接受大自然的恩典,想想生活原来如此美好!聊聊孩子感兴趣的,能让孩子开心的话题,不谈学习。


2. 带着孩子去趟花店,买上一朵太阳花(也叫“幸福花”)。不必多,一朵,两朵,都是好的。告诉孩子你有多爱TA。


3. 一家人找个只属于你们的时间和空间坐下来,拿出你们一起捡的叶子和买的太阳花,共同动手摆出你们心目中最美丽、最有创意、带着浓浓爱意的造型。


4. 把你们的作品拍成照片,发到适合的地方。



家是讲“情”的地方,是温馨的港湾和心灵的栖息地。我想,只有您的亲子关系是和谐的,融洽的,美好的,您对孩子的引导才是有效的。在做完这个作业后,再让孩子拿出试卷,和TA一起谈谈这次考试。


成绩是和各方面因素有关的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同于孩子犯了触碰底线的大错,这时不需要家里的“刀光剑影”。


“刀光剑影”除了给孩子留下恐惧考试,增加过分压力的阴影,我没想出有什么其它的好处。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成绩过于焦虑,那我想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我们自己的焦虑,再来谈孩子的学习。


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引导、督促孩子的过程上,用淡定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结果,无条件接纳孩子。


在您和孩子谈完话后,我需要孩子们写一份非常认真的期中考试总结,统一A4纸,不少于一页,要求态度端正,字迹工整。


在和孩子谈考试成绩时,有几类表达请千万避免:


1. 打击孩子自信心


例:怎么才考了这么点分?你平时是怎么学的?


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我很笨,我不行”的感受,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差,是非常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的。好的学习状态一定是一个自信的状态。


2. 情感绑架


你对得起我们吗?我们天天辛苦工作挣钱,还不全是为了你……


这样给孩子的感受是家长照顾自己心不甘情不愿,可我没让你为了我啊。全为了孩子,这个责任太大了,孩子承担不起它带来的压力。


父母确实不易,教育孩子感恩是应该的。但我想,由老师来对孩子说你的父母不容易,你应该感恩,可能更合适一点;相应的,家长来对孩子说任课教师不容易,这样换位的感恩教育效果会更好一些。


3. 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例:你看某某怎么就每回比你考的分数高呢?


当我们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时,常常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面子。但,不是孩子考得好,家长就有面子,孩子考得不好,就没面子。我的面子我负责,和孩子无关。


任何一场考试,我们要想尽办法把他的教育价值挖掘到最大,如果我们最后收获的只是一个分数,那要求就太低了。


我想考试首要的功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诊断”,是对孩子之前学习过程的检验。在看到孩子的试卷后,比起家长的连番追问,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自我总结、自我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哪些题是答得不错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哪些方面(上课听讲效率、作业完成效率、改错情况、时间安排等)做得好,才保证了这些题做得好;哪些又是孩子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反映出平时哪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找到几种方法来解决或者改善……


这样处理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引导孩子关注学习过程,只有过程做好了,才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学习真的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孩子表达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道题我本来会做,只是由于马虎做错了”,面对家长或老师的疑问,很多孩子都这么回答。此时,我们一定不要等闲视之,以为孩子“马虎”只是小事。


如果试卷上的题目是1+1等于几,你会因为马虎而做错吗?答案当然是不会。


很多所谓的“马虎”,本质上还是在知识掌握上出现了问题。做题也好,做事也好,不“马虎”,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学习的过程,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弥补缺点和不足的过程。


凡是爱“马虎”的孩子,往往不是一次两次“马虎”,而是经常会重复发生,甚至每次都“马虎”。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总结过后

对未来学习的规划也很重要

语文特级教师袁卫星曾写给当时正在念高中的女儿的一封信,对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正确规划未来的学习方向很有意义。第三点不妨根据孩子的年纪及体能作相应调整,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第一,要明确学习的目的。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但也有人把苦事变成了乐事,那是他找到了学习的意义。真如尼采所说:“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我们为什么而学?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情,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为自己的衣食生存,为自己的荣誉名声,为自己的有为人生……


我希望你能够做这么几件事:

1. 注意收听收看国内外时事新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 读一本伟人传记,我推荐你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的传记;

3. 针对自己的思想弱点找一句或写一句能够医治这一弱点的“座右铭”,贴在醒目处;

4. 每天用15分钟左右时间写日记,问三个问题: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明天有什么打算?

5. 在老师或爸爸妈妈的指导下,试填一次高考志愿。



第二点,要激发学习的兴趣。
研究证明,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说,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


在激发学习兴趣这个问题上,我希望你试着做一做这么几件事:
1. 如果你喜欢文化课以外的学习(比如电脑、绘画、球类)到了痴迷的程度,能不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一次适当的调整,在这个月中间,在痴迷的项目上最大限度地克制自己,把精力转移到文化课中去,以求得一个月后的适度平衡;
2. 如果你特别不喜欢某门学科,你一定要找相关老师聊一聊,听听他对这门课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介绍,最好再问一问他当初是怎么学这门课的,你还可以问一问班上对这门功课感兴趣的同学,他们的兴趣从哪里来的;
3. 每一个章节学完,你不妨扮演一回老师的角色,给同学(互相这么做最好)出一份试卷,你们互相批改,互相讲评,一定会很有意思。
第三点,要磨练学习的意志。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充满了竞争的紧张学习,好比用跑一百米的速度跑一万米,谁坚持不懈,谁就能成功。如果想今后升入高校、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在高中学习期间,就应该努力了。


磨练学习的意志,我建议你试做以下几件事:

1. 每天早起,坚持跑上1000米;晚上做100个仰卧起坐或俯卧撑(哪怕从200米开始跑起,从10个开始做起,渐进)

2. 考试失败,学习中受到挫折,主动找老师谈一谈,找到原因,寻求改变。

3. 尽快养成一套适于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该学习时就学习,该休息时就休息;不搞临时的考前突击;预习、复习、作业阶段分明;上课专心致志,下课有疑便问;日有计划,对照执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