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孩子沉迷抖音怎么办?看李亚鹏是怎么管教自己女儿的

热点丨孩子沉迷抖音怎么办?看李亚鹏是怎么管教自己女儿的


当下,网络空间里,存在着丰富的内容资源,其中有些内容能够扩展孩子们的视野,也有些内容不适合孩子们观看,甚至还有一些低俗内容,容易给孩子们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当你发现孩子在社交媒体上开了账号,要怎么做?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编者按


跟一位当老师的朋友聊天,他说:现在家长们终于不用担心王者荣耀了。因为现在孩子们迷上新玩意了,抖音、快手简直风靡到爆。班里有个孩子因为在抖音发逗趣短视频粉丝好几万,成为班级偶像,被小女生们热捧,其他小男生也有样学样,搔首弄姿,各显神通。





他忧虑地在自己的社交自媒体中写道:

“虽然原先也知道他们玩游戏,但亲眼看到他们的投入,还是让我很震撼的,跟我们语文课本里的《城南旧事》、纳兰性德词选真的距离太远了,而这些错综矛盾的不同文化,正以奇怪的姿态叠加在这代小孩的身上。”


01


知道最近短视频火爆,没想到已经火爆到这种程度,点开视频,感觉满满的鬼畜风,惊呼现在的孩子已经成精。




这些有趣的小视频最大的功能就是给无聊的人杀时间用。有家长说孩子看这些短视频一看就没头了,常常能保持四五个小时。


抖音资深用户、12岁的6年级学生张同学说:


我挺喜欢抖音的,春节时爸爸把他的闲置手机给了我,我发现里面有个叫抖音的视频。打开一看发现有很多小哥哥小姐姐跳舞,挺有趣的。后来还发现居然有很多王者荣耀搞笑视频,比如说鲁班导弹抢龙、超级兵偷水晶这些我平时很少见到的视频都有。所以我把这些视频都订阅了。




有家长说,孩子就是课外时间放松一下而已,毕竟也就几个小视频,又不是农药这样的游戏,没有太大问题的。


那你就太低估孩子的自制力了!玩过抖音的大人都知道:会!上!瘾!而且会严重破坏孩子的学习,给他们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指导。


02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某些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热门视频里,频繁出现未成年人禁忌视频。



无数10多岁的少女,在平台上公然炫耀自己的早孕。



她们中有人才14岁,已经是2胎妈妈;

有人晒出自己的孕照,称15岁就和宝爸“结婚”,年龄不够就没领结婚证;

有人晒出自己和“老公”的合影,称“老公”1988年出生,自己出生,宝宝出生;

还有人兴高采烈地告诉粉丝, 自己今年只有14岁,但“宝宝还有62天就出来了”。


在快手整顿之前,类似的00后宝妈,一搜就是一堆。


热点丨孩子沉迷抖音怎么办?看李亚鹏是怎么管教自己女儿的


她们晒孕照,晒验孕棒,晒医院产检书,乐此不疲,一波接一波。


这种怪诞而可悲的景象,令许多人以为,未成年怀孕已成潮流,正在暗中汹涌。


它裹挟着少不经事的孩子,也加入其中;同时误导了不少中小学生,模仿着大V的行径,也踏上未成年产子的歧路。


而这些00后妈妈并不觉得不妥。


她们在直播里,炫耀幼年生娃,早早为人母,享受着粉丝们的叫好与跟从。


只是,走在这条路上的底层少女们,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这种无知行为背后的风险与代价。


03


抖音是如何影响孩子成长的?


抖音会让孩子们失去专注力和思考力,人类是视觉动物,人生来就会听、会看,而读写技能,却需要经过多年教育才能掌握。


无法长时间地集中精神,缺少对某个问题深入持久的了解和思考,这似乎已经成了手机操控下的现代人的“通病”,“专注”状态正变得越来越难得。


它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而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如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


有家长会抱侥幸心理:不就是上短视频看个笑话吗?不至于吧!要知道,当孩子的大脑长期被这种“高刺激阈值”包围,习惯了轻而易举能获得大量愉悦感,他们就会慢慢对这种愉悦感脱敏。


久而久之,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他们还会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


相对而言,愉悦感更少、付出更高的行为 —— 比如学习,阅读,思考 —— 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细思极恐!


04


新媒体社交时代,爹妈该咋当?


很多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聪明又有个性,手机、平板电脑玩得比自己还溜,注册社交网络账号成了很简单的事情,在视频网站拍摄上传视频对他们来说也很简单。当家长的,有时候自己哪里搞不懂了还得去请教孩子。


但是请教归请教,该“管”还得“管”。你知道应该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新兴社交网络、视频网站吗?我们先来看一位明星家长的做法吧~

 

李嫣玩自拍成了“美妆博主”,李亚鹏发声明关闭其账号



的时候,王菲与李亚鹏的爱女李嫣在某款自拍视频APP上传了自己多段视频,成为了“网红”。

 

在视频中,李嫣自称“李老师”,一会儿教大家如何自拍,一会儿教大家如何化妆,还曝光了妈妈王菲的化妆间,虽然很多网友赞李嫣的视频可爱,但是网络上心态不健康、恶意谩骂的网络用户也不少,成人很多时候都难以招架,何况一个孩子。

 

很快,李亚鹏就宣布关闭李嫣的账号,并解释说:“毕竟这个年龄还不适合面对社会”。



从李亚鹏的这则回应中,可以看出为人父母之道。如“自责管理疏忽”,为人父母者在面对未成年孩子做出的一些行为时,要自省、检讨,首先要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


如“商榷”,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家长在纠正、指导孩子的行为时,哪怕自己的立场和做法是对的,也要和孩子商量一下,讲通道理,要“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


最后李亚鹏也幽默了一下,说自己其实也看了好几遍,肯定了女儿在自拍中展现的自信可爱。

 

相信,这位“明星爸爸”的做法会给其他家长一些启示。那么,您的孩子有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吗?您知道应该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社交网络、正确面对风靡的视频网站吗?这里给您支几招——


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荣耀观”


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之前,接触最多的是家庭成员,父母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上文所讲述的那几个事例,未成年妈妈、未婚生子等等,在她们还稚嫩的世界观里,什么是“光荣”,什么是值得炫耀的呢?她们或许认为引起轰动、粉丝数量多、发布的视频点击量多是一件“光荣”的事,因此她们会通过发布一些博取大众眼球的“卖点信息”,获得满足感和荣耀感。


要从根上改变、杜绝这种现象,就要教会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何为真正的“光荣”,通过努力、通过奋斗来赢得他人的关注。

 

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区别对待


说起网络社交平台,有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孩子使用社交平台这回事,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长们不妨将孩子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小学及之前的阶段,孩子们不大适合有自己的社交平台,特别是虚拟平台,要鼓励孩子们主要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去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初中阶段,鼓励孩子们在熟人的范围内建立这样一种虚拟交往平台,改变一下之前的交往方式,但局限在熟人社会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