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埋怨孩子各种问题:脾气不好、爱粘人、行动拖拉……可是却忽略了问题孩子根本不是天生的,他们的背后往往站着问题家长。
回想一下,有时候你是不是只顾着做孩子成长的“监督者”,而忘记了与孩子共同成长?
如果孩子总是故意打扰你,可能是因为你和他的身体亲密度不够,他渴望和你接触。
孩子这样做并不是成心跟你过不去,而是在清楚地向你发出信号:“爸爸/妈妈,我需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时间!”
爸爸/妈妈对孩子陪伴时间和质量的缺乏,才会导致孩子安全感不足。
他是借机向爸爸/妈妈表示爱,同时也是在要求爸爸/妈妈对自己证实他们的爱。
从亲子关系的模式来看,孩子犯错被骂的越厉害,之后说谎的概率越高,为什么?
撒谎的目的是趋利避害,假如孩子之前有过被父母严厉指责的经历,那么他会害怕,因承受不住压力说谎就成为必然。
因此,父母先尝试理解孩子,接纳他的行为,当然接纳并不代表认同。
接着,需要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那孩子会慢慢改变这个“毛病”的,当然,当孩子“被指责”的压力小了,也就不需要说谎否认了。
如果你家孩子缺乏自信,可能是因为你给他的建议比鼓励多。
许多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
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你该怎么做,缺疏忽了孩子的心理和想法。
对于孩子来说,成功体验会成为他继续尝试事物的动力之一。
平时,强调孩子的优势,励孩子勇于尝试,获得成功体验越多的孩子就越自信。
如果孩子不敢坚持自己的意愿,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被当众训斥。即使是在兄弟姐妹或亲友面前,父母们也别这样做。
当众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好事,不但亲子矛盾公开激化,而且让其他人侧目、围观,造成尴尬,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面、无论孩子年龄大小,家长都应该给孩子时间,倾听孩子的想法。
如果父母啥都给孩子买,但他还是去拿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
你给孩子买了一堆东西,都不及他很早之前自己挑选的其中一个。为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自作主张的给与孩子一切我们所认为好的,并且信誓旦旦:“这是为你好。”
就这样,在爱的光环下,孩子犹如父母的木偶,选择权被无情地剥夺了,爱和自由并不冲突,多点选择给孩子吧。
如果你家孩子比较懦弱,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及时帮他。爸爸妈妈们,咱们无需为孩子扫除人生道路上的所有当路虎。
家长们如果过分地包办孩子的事情,那么孩子永远顺风顺水,不会感受失败的滋味。
孩子将来总要适应社会,我们要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充分地相信孩子,即使他们做得并不好,也要让孩子从小明白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
如果孩子的嫉妒心强,可能是因为你经常拿娃和隔壁小明比较。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有出息,正所谓恨铁不成钢,但是钢不是“恨”成的,是“炼”成的。
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本是想暗示孩子向别人好的方面学习。
的确,偶尔比较可以增强上进心,但经常被比较,孩子通常会有很多负面情绪:不开心、无安全感、愤怒、嫉妒等。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和自己作比较,关注自己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孩子稍微不顺心就大发脾气,可能是因为你对他的表扬不够,他只有在行为不当时才能获得你对他的关注。
有时侯,妈妈如果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对别人比对孩子还关注,孩子内心就会有失落感,有时候会通过发脾气来吸引妈妈的注意。
发脾气是孩子的一个小伎俩。所以,爸爸妈妈要细心观察,及时了解宝宝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如果孩子不尊重他人的感受,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命令孩子,首先你自己就不尊重他。
有一些时候,孩子们会对大人颐指气使,甚至出言不逊让大人下不了台。
然而,他们可能只是单纯照搬了家长对自己或别的成人说话时的口气和语言而已。
如果你家孩子总是神神秘秘,啥事都不告诉你,可能是因为你总爱打击他。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不愿意多和家长说话,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觉得家长的语言让自己感到烦或者感到受伤。
试想:如果有人一次次打击你,你还愿意和他推心置腹吗?同样,孩子也是。
如果孩子没有礼貌,可能是耳濡目染,从爸爸妈妈或身边人那里学来的。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言传身教之中,身教更重要,比如尊老爱幼、文明礼让、使用礼貌用语……
在一个父母说话全都轻声细语的家庭中,是培养不出说话喜欢大呼小叫的孩子的。
反之,如果家长平时就不注意对待长辈的态度,那么孩子自然也就有样学样,不懂得尊重长辈。
您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首先,您得先让自己成为他想要学习的榜样。
我们不是天生的教育高手,也不是天生就会做家长,犯错没关系,关键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能与孩子相互尊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