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高三语文最新试卷3:
2022上海市华师大二附中高三9月月考(缺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化用《诗经·陈风·月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反思历史以讽谏当朝。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相似的写作意图。
2.按要求选择。(5分)
(1)假如大观园里下发防疫物资,下列人物因最后收到并且品质不好而埋怨,人物与语言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林黛玉:我就知道,不是发别人最后剩下的,也不给我。
B.探春:什么道理,同是自家姐妹,发东西还要分个三六九等。
C.薛宝钗:我倒是不觉什么,只怕他人笑你们的待客之道。
D.宝玉:轮到我倒好,免得给其他人,白白惹她不开心。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曹雪芹既可以把酒令出现的时间大幅度地压缩,_______,_______;又可以高度密集、精心雕琢,高密度安排的五次酒令,_______。这样,既能_______,又能全方位地反映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存境遇及其悲欢离合。
①确保了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有集中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②以此加快小说的叙事节奏
③甚至一笔带过
④充分展现他们曲折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5题。(8分)
泛江送客
(唐)杜甫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
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
3.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1分)
A.《乐府歌辞》B.《琴趣汇编》 C.《格律诗萃》 D.《古风拾贝》
4.下列对本作品风格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含蓄蕴藉B.刚健豪迈 C.平实质朴 D.遒劲高古
5.结合全诗内容,赏析“那得易为情”一句在情感表达上的妙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8题。(8分)
材料一:
和陈述古拒霜花
(宋)苏轼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注释】①拒霜:木芙蓉的别称。霜降时节开花,或白色或淡粉红色或深红色,纯洁艳丽,故又叫霜降花。②和陈述古拒霜花:本诗是熙宁五年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时所作。
村料二: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选自曹雪芹《红楼梦·芙蓉女儿诔》
6.鉴赏这首诗歌最不适合采用的方法是()(2分)
A.无一字无来处B.以意逆志 C知人论世 D.因声求气
7.以下对材料一的理解不符合原意的是()(2分)
A.第一句描写深秋季节,树叶都变得枯黄,飘落一地。
B.第二句通过“只有”,直接赞美芙蓉超凡脱俗、不畏严寒的品格。
C.第三、四句作者欲扬先抑,对芙蓉花又名拒霜先质疑、后肯定。
D.本诗言浅意深,表面上赞美芙蓉实际上表达自己的处世态度。
8.材料二《红楼梦》里的《芙蓉女儿诔》是贾宝玉给哪位人物所作的祭文?结合两则材料,以及《红楼梦》的相关情节,说明贾宝玉称该女子为“芙蓉女儿”的原因。(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4题。(19分)
①刘体乾,字子元,东安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卒,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
②帝以财用绌,诏廷臣集议。多请追宿逋,增赋额。体乾独上奏曰:“苏轼有言:‘丰财之道,惟在去其害财者。’今之害最大者有二,冗吏、冗费是也。多一官,则多一官之费。请严敕诸曹,清革冗溢,减俸将不赀。宜著为令典,岁终使科道臣会计之,以清冗费。二冗既革,国计自裕。舍是而督逋、增赋,是扬汤止沸也。”于是部议请汰各监局人匠。从之。
③帝尝问九边军饷,太仓岁发及四方解纳之数。体乾奏:“祖宗朝止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四镇,各镇刍饷有屯田。其后加民粮,加盐课,加京运,而横费滋多。”因列上隆庆以来岁发之数。又奏:“国家岁入不足供所出而额外陈乞者多请以内外一切经费应存革者刊勒成书。”报可。
④诏市绵二万五千斤,体乾请俟湖州贡。帝不从,趣之急,给事中李已言:“三月非用绵时,不宜重扰商户。”体乾亦复争乃命止进万斤。逾年,诏趣进金花银,且购猫晴、祖母绿诸异宝。已上书力谏,体乾请从已言,不纳。体乾又乞承运库诚税额二十万,为中官崔敏所格,不得请。是时内供已多,数下部取太仓银,又趣市珍珠黄绿玉诸物。体乾清劲有执,每疏争,积忤帝意,竟夺官。给事中光懋、御史凌琯等交章请留,不听。神宗即位,起南京兵部尚书,万历二年致仕,卒。赠太子少保。
(选自《明史·刘体乾传》,有删节)
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止录三人( ) (2)诏趣进金花银( )
10.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宜著为令典( )
A.显著B.记载 C.著作 D.突出
(2)帝以财用绌( )
A.匮乏B.屈服 C.减少 D.革除
11.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3分)
国家岁入不足供所出而额外陈乞者多请以内外一切经费应存革者刊勒成书
12.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体乾清劲有执,每疏争,积忤帝意,竟夺官。给事中光懋、御史凌琯等交章请留,不听。
13.第②段刘体乾在“丰财用”问题上见解独到,论述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4分)
14.“谏止录用鲍恩等人”“多次上奏谏止诏令”等内容反映刘体乾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1题。(22分)
高阳孙文正公①逸事
(清)方苞
①杜先生岕②尝言:归安茅止生习于高阳孙少师。道公天启二年,以大学士经略蓟、辽,置酒别亲宾,会者百人。有客中坐,前席而言曰:“公之出,始吾为国庆,而今重有忧。封疆社稷,寄公一身,公能堪,备物自奉,人莫之非;如不能,虽毁身家,现难逭,况俭觳③乎?吾客食皆凿④,而公独饭粗,饿小名以镇物,非所以负天下之重也。”
②公揖而谢曰:“先生诲我甚当,然非敢以为名也。好衣甘食,吾为秀才时固不厌,自成进士,释褐而归,念此身已不为已有,而朝廷多故,边关日骇,恐一旦肩事任,非忍饥劳,不能以身率众。自是不敢适口体强自勖厉以至于今十有九年矣。”
③呜呼!公之气折逆奄,明周万事,合智谋忠勇之士以尽其材,用危困疮痍之卒以致其武,唐、宋名贤中犹有伦比;至于诚能动物,所纠所斥,退城怨言,叛将远人咸喻其志,而革心无贰,则自汉诸葛武侯而后,规模气象⑤,惟公有焉。是乃克己省身、忧民体国之实心。自然而忾⑥乎天下者,非躬豪杰之才,而根式乎有闻于圣人之道,孰能与于此?然惟二三执政与中枢边境事同一体之人实不能容;《易》曰:“信及豚鱼。”媢嫉之臣乃不若豚鱼之可格,可不惧哉!
【注释】①孙文正公:即孙承宗,高阳人,明末名臣。正史及其它史料中记载其谥号为“文忠”。②杜芥:字苍略,是方苞祖父的朋友,父亲的老师。③觳:简陋。④凿:精米。⑤规模气象:胸怀气度。⑥忾:通“迄”,通行,遍及。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人莫之非() (2)公之气折逆奄(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责难逭()
A.担任B.逃避 C.更换 D.铲除
(2)媢嫉之臣乃不若豚鱼之可格()
A.推究B.变革 C.感通 D.格斗
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至于诚能动物,所纠所斥,退城怨言,叛将远人咸喻其志,而革心无贰
18.第②段画线句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3分)
自是不敢适口体强自勖厉以至于今十有九年矣
19.结合全文,分析第①段详写客对孙承宗的批评的作用。(3分)
20.读完此文,晨晨觉得第①段画线句与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无关,删去会更加简洁。说说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并阐述理由。(3分)
21.材料一:当是时,忠贤益盗柄。以承宗功高,欲亲附之,令应冲等申意。承宗不与交一言,忠贤由是大憾。而其党李蕃、崔呈秀、徐大化连疏诋之,至比之王敦、李怀光。承宗乃杜门求罢。
材料二:十一年,大清兵深入内地。以十一月九日攻高阳,承宗率家人拒守。大兵将引去,绕城呐喊者三,守者亦应之三,曰“此城笑也,于法当破”,围复合。明日城陷,被执。望阙叩头,投缳而死,年七十有六。谥文忠。
——两则材料均选自《明史·孙承宗列传》
上文方苞对孙承宗的评价甚高,将其与“唐宋名贤”、“诸葛武侯”相提并论。你是否同意方苞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上文与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3分)
陶氏义庄碑记
(清)袁枚
①古立大宗,以馀财归之,有不足者资之于宗。后世废宗法,遂有一族而异目相视者。然汉之樊重、魏之杨椿,均能散所有济族人数世之穷。第未尝扁表其庄,绰楔而书,□行其心之所安,而不以为义也。范文正公修其法,号曰“义庄”。公之心,岂以义自居哉?以为仁事也,而义名之,然后使吾子孙知如是则义,悖是则不义,方克踵行勿倦,与吾意相终始。而天下之大,人心之同,必有慕义无穷,而奋乎千百世后者。
②浔阳陶氏之迁于吴也,距文正公六百年矣。族落落大满,不能无窭人子。征仕郎世魁,闻范氏之风而悦之。其子员外筿,尊父志以继先贤,割沃畬①置庄,鸠②厥宗支,振廪同食,月会而旬计之。吴之人以为今之陶、昔之范也。
③今夫江、河之大,绵亘万里,而世不能无断港绝潢者,非其本支故也。若夫岷山之旁流,昆仑之馀波,而淤塞就枯焉,人能无憾于江、河乎?惟其能以九里之润,灌溉百川,而江、河乃愈增其大。然则陶氏之以仁为富也,乃其善于持富也。《传》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易》曰:“何以聚人曰财。”聚即收之之谓也。天下人非财不收,而况于本族乎?
④余与筿之子振声戊午同试京兆,别二十二年,相见吴下。持此颠末,属余为记。余喜故人重逢,遽闻高义,而又私念袁氏族党,零落难收,匪徒力有所让,盖亦自伤其闻之之晚焉。
(选自《袁枚全集》)
【注释】①沃畲:肥沃的田地。②鸠:聚集。
22.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1分)
A.盖B.焉 C.盍 D.岂
23.下列对第①段中“汉之樊重、魏之杨椿”相关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人皆为“济族”之人,但朝廷并没有给予表彰宜传。
B.反衬“一族而异目相视者”,表达对世风日下的讽刺。
C.与范仲淹所为对比,突出二人“行仁不为名”的品质。
D.为下文论述铺垫,推进对设置“义庄”之价值的认识。
24.分析第③段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4分)
25.请结合以下材料及本文内容,探究陶氏设立义庄的原因及其价值意义。(5分)
材料一: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
材料二: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陷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上述材料均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三、写作70分
26.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