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育儿 | 育儿小知识】家庭教育十大原则(下)

【共话育儿 | 育儿小知识】家庭教育十大原则(下)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共话育儿 | 育儿小知识】家庭教育十大原则(下)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也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上期我们说到了关于陪伴、底线、规则和习惯等方面的几条原则,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学习、关系和情绪方面的几条原则:

01
关于学习
第七条原则:转移目光,发现潜能
我们得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些能够影响世界的重要能力,只是每个人的潜能可能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明显的短板,父母要立刻转移视线去发现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转移视线不是放弃,而是帮孩子找到一条更开阔的道路。数学不好的孩子,可能在人文或者艺术方面有优势;不喜欢弹钢琴的孩子,可能只是在键盘类技能方面没有优势,可以尝试舞蹈、绘画、合唱和其他的艺术门类。如果不愿意接受孩子天赋中的短板,非得盯着它不放,必然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造成孩子的对抗,不仅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也会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可能的发展。父母要做的是帮孩子激励自己并让他发现自己的潜能。

第八条原则:多帮少管,供给资源
孩子之所以会犯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资源做更有意义的事。父母要做的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提供超出孩子预期的资源,让他在这方面的发展跟同龄人相比形成明显的优势。有了资源,孩子才会逐步形成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才会珍视自己的时间,热爱生活且珍爱生命。如果希望孩子爱运动,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械,甚至做得彻底一点,把家里的客厅变成乒乓球场地,能让孩子运动,还能吸引孩子和同伴一起玩耍。如果希望孩子爱读书,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书店,也可以和孩子定期一起浏览图书网站商讨购书计划。父母买,孩子也买,大家一起来挑选。如果希望孩子不看没营养的动画片,父母可以帮孩子找一些健康的纪录片、高雅的故事片,给孩子提供好一点的观看条件就行了。

02

关于关系、情绪


第九条原则:传递赞美,润滑关系
这一条太精妙了,一般家长可能都不太会意识到,孩子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老师也会因为孩子喜欢自己而反过来更加喜欢孩子,从而更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关系好了,学校教育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家长就要促进这样的良性循环。越是孩子不认可的老师,家长就得反复想办法在老师身上找到一些能被孩子认可的特点。你传递给老师的认可,也会慢慢影响孩子对老师的看法。反过来,家长也要想方设法从老师那儿获得对孩子的认可,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及时传递给孩子。
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学会两头传递好消息,让孩子更喜欢老师,老师也更喜欢孩子。老师可能会一分为二地向你介绍孩子的情况,不光说优点,也会说缺点。把孩子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不是向你告状,是为了方便你教育孩子。这时家长就得注意,不要把老师指出的问题直接传递给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对老师产生负面情绪。

第十条原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一旦起矛盾,家长心情不好,孩子心情也不好。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其实屏蔽了整个世界, 当然也包括家长对他的教育。李希贵校长的最后一条原则,就是为了应对矛盾: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发生矛盾,家长越是焦躁、恼怒地面对孩子,孩子的抵触情绪就会越强烈。所以家长首先要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再处理孩子的情绪。可以让孩子尽情地倾诉或者大哭、静思,还可以让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听音乐、深呼吸等来缓解情绪,待情绪平息之后,再和孩子交谈。家长可以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讲述,而不要打断他;可以用复述孩子的话去回应他,而不评价他;每一次复述都意味着“我听到了,我首肯”。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家长也可以有策略地进入下一个活动,比如说一起去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一起购物,一起整理书柜等等。




家庭教育十条原则,最终都指向孩子社会情感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只有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作为家长,一定要克服溺爱、偏爱、护短的心理,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以科学的方法重视家庭教育,以积极的行动付之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