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管教失控的孩子和一个情绪失控的妈妈
先看视频
昨天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我简直半天说不出话
视频刚出来时,毫无疑问一大波负面评价往情绪失控的妈妈身上泼,甚至还有不少知名的公众号标题直接说是这个妈妈疯了。其实作为旁边者仅看到这一小片段的视频是无法完全真实的掌握事情原委的,现在的媒体很多为了阅读量也喜欢断章取义,标题能取的要多夸张有多夸张。
据某新闻网最新调查结果如下:
男童1周岁,刚满月的时候腹部做过手术。女童3周岁。
矛盾的爆发点:女童从男童腰部踩过,导致男童痛哭流涕,腰部红肿。请大家注意,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可是踩了男童的腰部,而不是《新京报》报道的脚部。
事情经过:双方当事人在杭州的某家游乐场玩耍,两个孩子都在滑滑梯,在滑滑梯的过程中,女童多次推搡男童,导致刚会走路的男童多次跌倒,女童母亲只是说说,并没有出面制止女童,男童母亲担心孩子受伤,把孩子抱到滑滑梯外面爬行,女童也随之下来,抬脚要踩男童,男童母亲说:“小弟弟还小,不要踩着小弟弟。”女童停顿片刻之后趁男童母亲没注意,直接从爬行的男童腰部踩过,男童顿时嚎啕大哭,男童父母怕孩子再次受到伤害,带孩子离开,10多分钟后,孩子仍然痛哭不止,腰部红肿,男童父母折返游乐场,就发生了大家视频中看到的一幕。
作为男童的母亲,想必换作任何人都是气炸了,虽然有些人不会情绪失控到这个地步,但内心一定是难受无比的。
看这篇文章的人可能大多都是父母,作为父母我们平时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其实经常看到像女童这样的孩子,蛮狠、不讲理、具有攻击性和以自己为中心。就拿我们小区的一些孩子来讲,有些孩子什么都要争第一,公共玩具要第一个玩,玩游戏也得自己第一个上,分礼物自己要最大的。例如小区有个孩子在玩游戏时,只要别个小孩接触到她的身体她就会用力推开别的小朋友(游戏过程肯定是难免有身体接触的),她的个头又大,对比自己小一些的孩子来说真的很危险,特别是在快速奔跑过程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对于这类孩子最让人气愤的并不是这个孩子本身,而是看着他们的父母站在旁边不作为,一面刷着手机一面不痛不痒的说“不要推弟弟,弟弟还小,不要抢东西等等”,而孩子的行为根本就没有任何改善,难道这个父母是瞎子吗,看不见吗?如果万一出现事故时,父母就会如视频中的妈妈一样,替孩子道歉,而孩子依然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确实有很大的一个父母群体如视频的妈妈一样,到不是说她们教育孩子不用心,她们天天都在唠叨,天天都在教育孩子,但孩子却越来越失控。这类父母真正缺乏的并不是亲子陪伴时间,而是科学的教育方法。说到底像视频中的女童妈妈,肯定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连基本的教育原则:面对孩子时的行为底线是什么都没有,更不说制止相应行为的适当手段,除了说一堆孩子当耳边风的“别别别,不能不能”还会什么?有科学的惩罚机制吗?中国父母最爱看的就是情感诉求类的教育文章,而科学育儿的实操性或理论性文章,可能一辈子也看不了2本,因为这类文章或书籍相比较而言确实显得比较乏味。看看咪蒙的年轻女性用户们,她们将来都会变成妈妈或者已经就是妈妈,我并不是说咪蒙的文章写的不好,真的写的很好,很多也有道理,但多大都是以情绪宣泄为主,可曾见过一篇教大家控制情绪的实操贴,这样的文章看多了对帮助改善家庭矛盾能有什么作用?对教育孩子起到什么作用?除了更加情绪化。
中国整个家庭教育环境都透露着一股强烈的个人情绪化教育方针,要么是像女童妈妈这样无为而治的快乐就好,就要么是必须出类拔萃的望子成龙。这映射到视频中男童的妈妈,不也是如此吗?因为男童才1岁,我相信妈妈的双眼是不会离开孩子的身体的,而明知道孩子腹部做过手术加上眼前有一个这样的女童,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女童玩耍,如果空间不够则应该离开,这叫【结合幼儿的自身情况对周围的环境安全做一个科学评估】。第二点,当或多或少带有侥幸心理而导致事故已经发生,应该第一时间返回拉上女童妈妈到医院做伤情检查和评估,不需要女童妈妈道歉,该怎么赔付怎么赔,我相信这种做法会让她真正的长记性。我们确实容易原谅素质比较高的孩子和父母因为过错造成的事故,而对这样父母和孩子造成的事故非常不爽,如果你认为不发泄情绪你整个人都不好,那么可以在明知道孩子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时,你也可以单方面要求去医院做伤情鉴定来发泄,而不需要通过这种极端的情绪发泄方式,因为这样的发泄对自己的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比身体伤害还要大一些。
缺乏科学理性的教育方式,映射到父母和孩子的行为当中,可以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而上面双方父母表现出来的行为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因为缺乏科学育儿知识造成的可怕行为表现。例如安全教育,儿童意外事故频发,而有些事故根本就是因为父母连最基本的安全意识都没有造成的。
西安咸阳,妈妈带着儿子去玩水,孩子在浅水池里挣扎了3分钟之后,溺亡,妈妈站在旁边,全程一直玩手机,头都没抬。
一位家长推着婴儿车,走上了下行的电动踏步式扶梯,婴儿车后排轮子着地,前排轮子悬空,不到5秒钟,婴儿车从电梯上滚了下去,车里的宝宝也跟着一起滚了下去……
我想问这能叫意外吗?这分明就是带孩子的人对安全常识的一无所知,在这个学科上面根本就是个文盲,连最基本的安全条件反射都没有,当你拿着大学毕业证在未上大学的人面前沾沾自喜甚至略带优越感时,你不感到害臊吗?可能有的人会说,什么超市的安全措施不行,保安不管,护栏设置不科学等等,算了别扯了,对于这样的文盲再好的安全硬件都是无济于事的,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安全事故形态总能超越安全工作者的想象范围。
你可能会说那是侥幸心理,安全意识她们还是有的。确实如此,那么侥幸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对所处的安全环境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数,非常模糊,好像有点不安全也不知道有多不安全,也不能想到什么动作可能导致不安全,万一不安全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有的人安全意识强,有的人安全意识差呢?安全意识好像是一个很感性的词,好像是一种感觉,其实并不是的。当一个人安全科学知识丰富时,一个环境和动作,会像条件反射一样在他脑海里形成安全指数,知识专业越强,形成的安全指数越具象,越可以量化。
再如为纠正孩子行为的父母做出这样事的:为阻止孩子的网瘾,成群结队的父母找到知名的戒网大师释永信,使用电击疗法。
不少少年在杨叫兽的“网瘾治疗仪”下承认了“网瘾”
我相信能对孩子使用这种手段的父母,他们在家里是多么的强势和霸道,他们根本不会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更别谈他们会去研究科学育儿方法。
还有很多很多让人无语的案例,你们可以随便想想一个身边或者自己的育儿案例,本质原因是不是因为父母缺乏科学育儿的方法?哪怕小到培养孩子吃饭习惯,大到孩子高考成婚和工作,甚至是关于生命的威胁。
生活需要调味剂,偶尔看看情感诉求的东西肯定是必要的,但如果将教育孩子这样神圣的事都寄托在完全个人情绪化、感性化的教育方式上,这将是整个家庭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