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怎么”接”?难坏长春5龄童家长!咋办……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5岁孩子的家长,孩子在长春市内一所不错的幼儿园读中班,下学期就要升入大班。因为孩子平时很调皮好动,为了让他升入小学的时候能够顺利适应,身边好多过来人都建议,为孩子选择就读培训学校的“学前班”。我也了解了一下,学前班可能会比在幼儿园多学好多东西,但孩子会很辛苦。是让孩子再享受一下幼儿园的快乐时光,还是应该提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这个问题真的让我很困惑。
读者来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前不久,一则“为了学前班入学报名,吉林市170余名家长自发搭帐篷,校外排队4天4夜”的新闻图片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不难看出,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幼小衔接,这已经不仅仅是某个家长的困惑。事实上,俨然成为了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这封家长来信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幼小衔接的时候该如何选择?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接轨,这样的连接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学习状态。
长春高惠心是一个5岁男孩儿的妈妈,她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选择。
“我儿子特别调皮,好动,很多时候,别的小朋友安静地在座位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总是在教室里四处走动,玩自己的。我真担心他上学后能否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是不是还会像在幼儿园一样管不住自己,那还不得让老师天天训啊!所以我们家里人商量着给孩子找一个学前班,规矩一下。”
相对于高女士的担心,儿子已经是小学一年级的浩浩妈妈说出了自己的经历。
因为浩浩爸爸的坚持,浩浩当年没有选择学前班,而是从幼儿园顺利毕业了。上了小学不久,通过与其他家长聊天,浩浩妈妈发现,班里有好多上了学前班的孩子,百以内的加减法张口就来,而浩浩有时候十以内的运算还要掰着手指想想,这让浩浩妈妈有点着急。半学期下来,浩浩虽然不是班里的尖子生,但成绩倒也不差,尤其是班里的好多活动老师都会找浩浩帮忙,老师说,浩浩语言表达能力强,做事情积极主动,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也很强,这多少让浩浩妈妈宽慰了不少。
高女士的担心和浩浩妈妈的经历代表着适龄小学儿童家长的心声,他们担心如果不经过严格管理,孩子上学了会不适应,会没有规矩;担心如果不给孩子加大学习强度,掌握的知识量不够,上了小学,学习上会很吃力。家长们这样的担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幼小衔接,接的究竟是什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王萍对记者说:“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这个概念现在被我们窄化了,变成了幼儿园和小学年龄段的衔接,其实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就在为入小学进行准备,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还要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做准备,所以不能把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当成小学教育的准备室。”
王教授说:“孩子从幼儿园到学校最大的变化就是环境变了,带着游戏区域的教室变成了课桌和板凳,看到的不再是原来熟悉的小朋友和老师,这是孩子最需要面对的,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不适应,更多的是对环境的不适应。”
学前班和幼儿园
在“幼小衔接”上有何不同?
据了解,国家幼儿园教育大纲中规定,幼儿园以游乐为主,禁止幼儿园小学化。
幼儿园不能小学化,那孩子进入小学,不适应怎么办?上了学就要会拼音,会英语,会数学,不仅要会说读还要会写。这些和幼儿园“游乐”完全不搭边的学校“知识”怎样才能让孩子掌握?为了解决家长的困惑,“学前班”就成为幼儿园和学校之间的“缓冲带”。
记者以一个家长的身份,走访了长春市内两家较为大型的学前教育机构,虽然有的叫幼儿园大班,有的叫学前班,但都是为了升入小学而做准备。
上午10点,记者走进位于长春市绿地中央公馆的童晟幼儿园,院子里有老师带着小班的孩子在草坪上做游戏。
负责接待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的大班名额每班限额30人,一共5个班,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满额了,除非是开学的时候有退学的孩子空出位置,要不然已经不能报名了。“因为都是要上小学的孩子,所以我们更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天安排了七节课,一节课30分钟,早八点半到下午三点半是上课时间。”接待的张老师介绍到。
记者来到二楼,一个教室里有些孩子正在上课,张老师介绍说,这就是即将要毕业的学前班的孩子。记者看到,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围坐在几张大桌子周围,老师站在中间讲课,教室里非常安静,孩子们拿着各自的书本认真地看着,虽然上课的形式跟学校还是有区别,但学校课堂的气氛已经很明显了。
接着,记者又来到了长春市南三环幸福街附近的“小巨人学前教育”进行咨询,相对于童晟幼儿园,这里的环境不是很好,虽然有两层楼,但一楼只是个接待的前台,空间不大,学校没有独立的院子,是一排临街门市房其中的一户,旁边有许多正在营业的门市。
相比不愁生源的童晟幼儿园,小巨人的刘校长介绍起情况来相当热情,“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教材,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效果非常好。我们特别注重行为能力的培养,作息时间也是按小学的时间来安排的,回家会有作业,作业的目的不是看孩子完成了多少,而是让他们形成独立写作业的习惯,让孩子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告诉孩子到小学需要他们怎么去做,这是最主要的。”
对于学前班的费用,记者也做了简单的了解,学前班一年的费用3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午餐和特长班的费用,这样算下来,学前班一年费用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记者走访了解到,长春市内学前班的情况十分复杂,有学校办的、有幼儿园办的、有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的,收费标准也各不相同。
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吉林省学前教育条例》中就明确规定:学前不得教授小学教材内容、布置家庭作业。但是学前班的课程依然以小学教材为主,只是在叫法上“穿”了新外套,有些学前教育机构还把这种“自主教材”当成学前班招生的“特色”,把能识多少字、“双语教学”、数学可以做一百以内加减法运算等当作自家的优势。
相对于这样的“学前班”,幼儿园“大班”的课程安排就显得更为轻松自由。
在长春市政府第二幼儿园,记者看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走班游戏”。
不算太宽敞的走廊里,两三个孩子聚在一起,形成各自的小摊位,每个摊位都有名称,“小小超市”“朵朵医务室”……这是幼儿园专为“大班”孩子开设的活动区域,每个活动区域有不同的概念,不同班级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游戏伙伴和游戏内容。
在“小小超市”摊位前,记者对正在卖东西的小女孩儿说要买根雪糕,小女孩儿微笑着说:“5元钱!”当记者真的要拿出钱付款的时候,旁边的刘园长拦住了记者,并拿出小女孩儿收款机里的一枚钱币,笑着对记者说:“我们这里都是用这个付款的!”刘园长递给记者一个10元的“游戏币”,记者交给小女孩儿,小女孩儿停顿一会儿想了想,从“取款”机里拿出个5元的“游戏币”放到记者手里。对孩子来说,一次简单的换算,就这样完成了。
原来,“走班游戏”中所有用来交易的货币都是幼儿园统一定做的“游戏币”,大小面值不等,孩子们可以把自己家中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换取相应的游戏币,带来的玩具也可以作为游戏中的道具。
刘园长对记者说:“孩子的认知都是通过生活和平时的游戏活动来完成的,游戏其实也是一种教育,就像我们大人,成年后最不容易忘记的就是童年的游戏。”
经过走访记者发现,“学前班”和幼儿园“大班”的最大区别就是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
“学前班”更注重“分科教学”,采用的是集体参与的课堂形式,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孩子的评价来源于孩子的作业和考查,注重教育的结果;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方法更注重综合性,各领域间相互渗透,用集体或者小组的形式,将开放、多元的信息探究式地归纳传递给孩子,更为看重教育的过程。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前阶段可以说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到底该让孩子怎样度过,不同身份的教育专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从事幼教工作30多年的长春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园长张馨予说:“幼儿教育,是土壤下面的工程。也就是说,一棵小树能否成为参天大树,能否硕果累累取决于种子在土壤中所汲取的营养,不能一味地拔苗助长。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具备坚韧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要完成的任务。单调的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有些孩子上小学就戴近视镜,有些孩子甚至出现颈椎弯曲,有些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引发紧张焦虑情绪,这都是跟长期单调压迫式的学习有关。”
让孩子在幼儿园快乐的游戏,接受幼儿园开放式的学前教育,孩子上学后会不会出现家长所担心的那些问题呢?
省第二实验学校高新校区小学部教务主任杨桂华说:“‘学前班’确实是幼小衔接的一个很好举措,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理能力,养成好的习惯。但时下的‘学前班’有过度学习知识的倾向,这也反映出家长的一种心态,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得孩子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去学习一些知识,进而孩子产生逆反、厌学的心理,可以说这就是超前学习带来的恶果。不管是‘学前班’还是幼儿园‘大班’,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长春市卓伦家长学校校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孟羡慧向记者讲述了她所咨询过的一个案例。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还影响别的同学。老师和家长分别跟孩子多次沟通,不仅没有改变,师生关系、亲子关系都变得很紧张。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学完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家里还给报了许多课外班,二年级的课程也掌握得差不多了。我问孩子妈妈:孩子在幼儿园时除了学习,玩耍的时间有多少?孩子的妈妈说没有多少。我说,那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带孩子到大自然去玩儿的次数多吗?这位妈妈说,几乎没有。她说,这些事那时都没有太在意,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这个孩子之所以出现了问题,就是因为在他的幼儿园时期,家长没有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品质,没有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去引导孩子。”急功近利式的提前学习,它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只能在重复式的学习中占优势。接受正确的品格启蒙和能力启蒙,这才是孩子以后成功的真正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