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忠告:小学“积懒成笨”的现象太可怕了!先抓习惯,再谈成绩!(转给家长)
表面上看起来在学习,学得很认真,实际上却是在假装用功,偷懒,开小差,成绩一塌糊涂。
有个词叫“伪勤奋”,指的就是这些孩子和别的孩子付出相同时间,甚至同一个班级学习、同一个老师教导,但在学习结果上却差距甚大。
“伪勤奋”,对孩子的伤害极大。
而“伪勤奋”,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懒”。
克雷洛夫说过:“天赋如果无益于人事,必将一天天衰弱,天赋若被懒惰所左右,那么再旺盛的事业心,都没有任何指望。”
作为家长,一定要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
世上没有笨孩子
备受瞩目的“双减”政策,在去年9月全面落地。
◆孩子们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不用上培训班;
◆周一到周五,回家不用写作业;
◆每逢月底、期中,不用考试。
“双减”,看似给孩子的学业松了绑,实则是对孩子提出更高要求。
如今政策实施一年,有家长发现:
「孩子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使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有的孩子稳如泰山,丝毫不受影响,甚至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而有的孩子虽然学习表现一如以往,但出现了明显的退步。
“难道是孩子变笨了?”这是多数家长的第一想法。
甚至有家长认为:是孩子智力不如人,根本不是读书的料。
其实不然,世上没有笨孩子,孩子之间的智商也相差无几。
有诸多实验证明,孩子间智商一般相差不多,基本上就是先天决定的,即使产生差距也微乎其微。
孩子学习差,根源在于“懒”。
这种“懒”,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是态度上的“懒”:不敬畏知识,不敬畏课堂。
二是行为上的“懒”:上课开小差,作业能拖就拖。
三是思维上的“懒”:假装努力学习,但不爱动脑思考。
孩子“懒”,慢慢地就真的变笨了,这就是“积懒成笨”。
这类孩子从不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不爱学习,成绩自然越来越差。
事实证明:没有真正的笨孩子,只有被“懒惰”拖垮的孩子。
错误的教育
无论何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家长的期望。
做父母的,都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懒惰”的人。
孩子的懒惰,究竟从何而来?
李玟瑾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到:“大部分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如果想要带孩子来进行心理咨询,家长自己过来就行,不用带孩子来。”
家长有必要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映射。
没有人天生是懒惰,懒惰的孩子源于父母。
有一些家长,因为自身工作等原因,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学校和老师。
“老师,我家孩子就交给你了。”
“老师,你一句话顶我们十句,麻烦你好好教育!”
教育好孩子,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那些在孩子成长中缺席、不配合老师的父母,如何把孩子教好?
还有一些家长,过度宠爱孩子,事事都替孩子包办。
不仅在家务上如此,在孩子写作业时也是如此,恨不得什么都替孩子做好。
于是,孩子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动手能力变得越来越笨,思想也越来越懒惰。
甚至有一些家长,完全指望孩子自觉。
“学习全靠自觉,任何人督促都不管用。”
“孩子不愿学,学不会,我哪有什么办法?”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没有自觉。
一个自觉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长期陪伴、耐心监督和严格教导的结果。
爱因斯坦曾说:“孩子出生后就是天才,是父母在他们求知的过程中,使用了错误的教育方法,而被扼杀了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