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悦读丨家校共读一本书之《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家校共悦

携手共向未来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诗人吉利兰的这一诗句感动了无数的妈妈,也成为了很多孩子的一份期盼。

为弘扬优秀的读书传统,提高学生、家长、教师的阅读兴趣,营造人人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促进全校师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为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我校启动了智慧悦读·家校共读一本书活动,每周由一位班主任老师推荐一本图书与家长共读。




阅读书目:

作者简介

薛瑞萍,网名:看云。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曾获合肥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合肥市优秀教师。《中国教师报》2005年元旦首期曾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和整版的篇幅对其进行了报道。自称“布衣”“草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上网仅一个月,即被评为“教育在线”最佳网友。“看云说”几乎成了很多语文老师的口头禅。她于2004年9月在“教育在线”网上贴出的,以她第三次带一年级的每日经历为主题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帖子,更是掀起了低年级教师和家长的追看热潮。


阅读感悟:

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她再一次带一年级的每日经历,语言朴实又不乏生动,在普通的叙事中向我们展现了她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详细地记录了自己是怎样从焦灼走向平和,她的班级又是如何度过了艰难的时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秩序。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作者自身一日不读书,便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仿佛少了点什么,几日不读书,便觉得有浮躁之气。这点让我很是忏愧,虽然平时也有读,但却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仿佛读书不过是⼀种消遣,比起薛瑞萍老师那种把读书当作吃饭睡觉这种事来对待的态度,实在是自惭形秽。身为教师,常年与书为伴,读书实在是当好老师的一个重要习惯。


精彩摘抄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
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
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
第四才是“成绩优秀”。
这是教师对自己孩子的期盼。如此排列,并非轻视考试,恰是因为我们深刻地知道,什么才是取得佳绩的正途。
我们以为,具备了前三条,在学习上,孩子自会取得天赋赠予他的最大成就;即便成绩一般,也能在学术之外的领域独当一面,拥有幸福人生。如果前三条欠缺任意一项,学习很难达到应有的高度,即便成绩幸而优秀,作为身心、人格、能力有缺陷的人,是否可以拥有广阔的前途和快乐的人生,也很值得怀疑。
如果努力,至少我们能做到前三条,至少我们能让孩子成为热爱书籍、精神生活充实愉快的人。
那么,无论他考试的成绩如何,我们都是最成功的教师和父母。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指出:
“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为什么读书使人聪明呢?
美国教育家施道弗告诉我们:阅读时用于眼球移动的时间仅占5%,其余95%的时间用于思维。
根据二十多年的经验,教师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凡是文理兼修、学习轻松的中学生,都是在小学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课外书籍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人的大脑好比待垦的荒地,广泛的高品位的阅读,使它成为热土,只有在这样的沃野上,才有可能长出参天的智慧之树,结出丰硕的知识之果;仅抠教材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无疑是贫瘠的盐碱地。即便现在的考分很高,我们也不敢对他的将来抱乐观态度。
有一种常见的错误观念:我的孩子完成“本职工作”已经费力了,还是少读课外书、集中精力务正业的好。
对于这种看法,我们还是听听苏霍姆林斯基的见解吧!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正因为功课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很艰难,所以我们更要鼓 励他们去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这就好比让一个在封闭的屋子里干活干久了的人到鸟语花香的园子里散散步。否则,他们对于学习的理解将是枯燥和无法忍受的。
有些孩子不是不聪明,而是开窍较迟。用教育学家的话说,是思维暂时处于沉睡的状态。那么,怎样唤醒思维,使他们蕴藏着的聪明苏醒过来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多读有趣的课外书。
当孩子怎么努力也解不出一道在别人看来很简单的数学题时,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孩子,放开吧。您先看看这本漫画书,回头再来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