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院2020级美术选修课程展 | 《软陶工艺》

前言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幼师队伍的主力军,对幼儿的艺术启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美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前美术教研室专业教师团队不断改进课程内容与方式。老师们不仅在平时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因素的视觉表达,以此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时,美术教研室还给同学们开设了《软陶工艺》、《综合材料制作》、《水彩画与绘本制作》、《花艺设计》及《陶艺》五门素质选修课。在2022年将要结束的时候,我们举办了年度作品汇报展,欢迎师生们前往观展。



授课教师简介

学前教育学院2020级美术选修课程展 | 《软陶工艺》

宋英

现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美术教研室副教授,主编的《手工》等多本教材被多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选用。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软陶工艺

任课教师:宋英

授课对象:学前教育学院2020级学生

课程性质:专业素质选修课

课程简介:《软陶工艺》选修课主要课程内容包括:软陶欣赏、软陶基础知识、软陶平面成型制作技巧、软陶立体成型制作技巧、特殊的艺术工艺处理技巧及其他工具和材料的结合运用等。教学中以软陶工艺制作的基本技能技巧为主要训练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运用基本技能技巧去塑造形体及各种质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技巧的合理运用,并结合学生的作品内容来教授特殊的艺术处理方法及其他材料的结合运用。

课程亮点: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造型、审美、色彩、装饰、创造等方面,都是必须带领孩子去重点感受、理解、学习和表现的。为此,学前美术教研室专门开设了软陶工艺选修课,让学生接触新的材料、新的形式、新的技法、新的理念,指导学生更强的创作意识、更丰富的作品表达及展现形式,并引导学生更长久的对创作思维的热爱。软陶工艺制作具有材料可塑性强、工具易操作、制作工艺性强等特点。学生在学习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色彩运用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课程学生作品

学前教育学院2020级美术选修课程展 | 《软陶工艺》

学前教育学院2020级美术选修课程展 | 《软陶工艺》

幼管2001班 吕青


学前教育学院2020级美术选修课程展 | 《软陶工艺》

幼管2001班 王萍


学前(技能)2001班  杨梦洁

学前(技能)2004班  熊蕾


学前(技能)2004班 刘杰


学前(技能)2004班 万紫研


学前(技能)2004班 张雪


学前2009班  刘贝贝


学前2009班 向晨曦


学前2011班  唐婉姣


学前2011班 梅婷婷 


学前2012班  高雨莲


学前2012班  刘鑫梦  

学前2012班  余殷婕


学前2014班  张梦梦


学前2014班 徐思琪 胡梦蝶


学前2014班 易典梅


幼管2001  汪娜


幼管2001班  苏梦巧


幼管2001班  薛琬滢

幼管2001班  周馨


幼管2001班 陈奕






课程感想                                  

教师感想:

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同学们从了解软陶的基本特性、熟悉工具的使用、掌握制作的流程及要点等,到可以熟练的操作并进行一系列的创作活动,展现出各自的艺术特色;从慢慢摸索、尝试,到后来可以快速的制作出满意、精致的艺术作品。每一阶段都能看到学生明显的进步,我很欣慰,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同学们创作过程中的各种情绪变化创作后的喜悦以及对软陶的热爱在创作实践中,同学们掌握了软陶制作技能技巧的巧妙运用,根据自己的作品需要可以自由选择多种特殊的艺术处理方法来丰富作品的艺术效果,因为学习时间有限,在与其他材料的结合运用上还不能大胆的尝试。我相信,同学们在后期的创作中,一定能找到更多材料的契合点,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软陶艺术品!

                                              ——宋英

学生感想:

学习软陶工艺,让我渐渐的发现学习软陶用四个字足以概括——其乐无穷!刚接触软陶时,对它细腻的表面、美丽的颜色、柔软的手感感到特别好奇,那股好奇是永远禁不住的,渐渐地,我学习软陶的乐趣蒸蒸日上。这段学习的过程中,与和蔼可亲的宋英老师一起捏软陶,学习用软陶装饰物品、制作立体人物与浮雕等作品,在宋老师细心与耐心的指导下,我的软陶作品越来越精美。通过学习软陶,我丰富了美术知识,提高了鉴赏能力,制作出了许多满意的作品,也在制作软陶过程中找到了许多快乐,尤其是看见成品出来的那一刻,自己都有点崇拜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软陶的确有它无与伦比的魅力,它的色彩就像彩虹一样多彩的交叠而又完美的衔接。虽然软陶课是一门选修课,但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门课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增加了我对艺术的理解,而且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提高了我的艺术修养,软陶是课余时间陪伴我的最好的伙伴。

                                         ——幼管2001班 吕青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在一开始的课程选择上,我就选择了我喜欢且热爱的软陶。在课程初期,老师非常仔细的讲解了软陶的特性、制作注意事项与理论知识,带着我们一起欣赏了很多精美作品,课堂上传出一声声惊叹。当时的我甚至有一点害怕,因为学习一门新的技艺,充满着未知。 第一次的练习项目是制作软陶花条,让我觉得非常惊喜的是,将不同颜色的软陶按照不同的方向、顺序、排列方法、叠在一起,或是随心摆放,都会有不同的形态变化,每一次的创作都是尽情发挥着想象力创造力。将花条切片,可以制作成精美的饰品、装饰物,非常有趣也非常实用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我们的毕业创作。选材、搭架、捏雏形、精雕、修改、化妆、上色、烤制、拍摄。每一步都有很多的心路历程。选材,老师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搭架、捏雏形,即要稳且要比例一致;精雕,根据自己的设计来选择制作工艺,如一层一层叠加衣服,选择的厚度不同,可以做出内搭飘逸、外衣有型的效果;修改,对作品进行精致化处理;化妆,选色要准、下笔要稳,一旦下笔,人物妆容将无法大改;上色,让作品整体协调化,更加有质感;烤制成型;拍摄,选择背景、衬托作品、表现意境,同样也是一门学问。所有的经验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试错中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正是有了这些积累,当我做第二个软陶作品时,就显得事半功倍了。

每当一个作品完成,都意味着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就,每一次制作的体验都是精神与身体的的完美协作,都是个人难得的锻炼,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最让人难忘的是制作的过程,最让人高兴的的是完美的成就,体验软陶制作过程的繁杂琐碎就是感知人生的气怒喜悲,如果能将一个作品细致尽力的做好,那么他也一定能把人生规划的很美好很成功。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软陶的确有它无与伦比的魅力,它的色彩就像彩虹一样多彩的交叠而又完美的衔接。制作一个软陶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创作,更是细心与情致的培养、人格的修缮,软陶——让我从无知到热爱!软陶的确有他的魅力,它让我如结益友,如拜良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