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泾川县第三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高青落实课标精神 提升教学质量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落实课标精神 提升教学质量
泾川县第三小学
五年级语文备课组: 高 青 吕小丽 何建霞
喻小芳 鲁文静 王红莉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除了要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外,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也作出了明确要求,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释放了空间、提供了契机。在此背景下,学校的教育质量该如何提升呢?
首先,正确的认识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何为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高分数、高升学率就是高质量,这种教育质量观是不科学的,忽视了学生素质拓展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是学生一生的奠基阶段,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可能。教育部等6个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为学校提供了学习指导,应发动全校教师进行研读与学习,更新认识,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接下来,我们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将从打造高效的“三思”课堂、拓宽丰富的课堂外延、发挥强大的团队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特殊的学生群体五个方面展开交流:
一、打造高效的“三思”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三思课堂”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促进课堂效益的提升呢?
(一)有效课前准备
1.丰富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社会生活资源,网络资源等。教者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最为重要的策略。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前,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应根据具体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课前通过搜集众多的海底生物,矿产的图片制成课件,教学时让学生对海底世界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觉。同时,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一篇新课前,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料,如上网搜索,阅读课外书,生活中观察,社会调查采访等。如此不仅能有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了预习习惯的养成,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深入钻研教材。教材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实践表明,教者只有在课前亲密与文本接触,认真地解读文本,制定恰当可行的教师目标,并完成详细的教案,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动态的生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前,编写课堂活动方案时,教者应深入研究教材中每个内容的内涵,探析教材中每个探究性活动之间的结构及前后联系,积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充分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的问题。只有做到对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细节进行全面深入地思考探究,力争将课堂教学过程运筹于帷幄之中,如此才能尽可能地把课堂生成纳入自己的教学预设中来。我们年级组集体备课时,对于一篇新课文总是要求教师先各自深入钻研教材,在此基础上集体交流,形成教学个案。如此,既提高了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也锻炼了教师上课能力及评课能力。同时,也自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好了基础。
(二)有效知识传授
1.语言传情。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教者情感性的话语往往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有魅力,更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条纽带”,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发挥显得非常重要。之前听一位老师教学《地震中的父子》一课时,积极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紧扣文章重点,运用饱蘸浓烈情感的语言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要求全班学生紧闭双眼,想象当时父亲在瓦砾堆下挖掘孩子时的撼人画面。通过教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描述,结合自身的想象,学生仿佛亲身来到了那场悲壮的地震场面之中,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憾。
2.学法指导。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一定的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以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为例,应指导学生运用眼、耳、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清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要注意听清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下雪”的“雪”字上面是“雨字头”,“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或横折钩等;脑,要牢记字的读音,字形,字义。
(三)有效课后强化
1.作业巩固。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预留一定的课堂作业时间,并能精心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对于每一次作业务完成,教者应能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规范书写,可定期将班级学生的作业进行展览。在此基础上,教者本身应做到作业的认真批改与订正工作,通过作业转化学困生,从而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教学质量。
2.活动实践。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利用课后时间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
二、拓宽丰富的课堂外延。
(一)巧设作业形式
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最有效的途径,平常我们的作业都拘泥于书面作业,在“双减”政策及提质增效的背景要求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类作业、体验式作业、自主式作业、单元类作业、创制类作业、游戏式作业、表达类作业及制作累作业等不同方式的作业类型。通过不同作业类型的调解,同学们既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提升了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我们这一学期所学内容及相应的作业为例,简单的进行一下说明:比如学习了中国民间故事单元,我们可以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来讲中国民间故事,在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中,我们发现有的小组能充分的发挥小组成员的特点,善于做手工的制作道具,擅长表达的来讲旁白,富有表演力的同学来扮演角色,甚至是行动迅速、反应快的同学在他们组讲故事之初就画好了板报,渲染了气氛。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强了小组的协同合作能力,使得小组内的凝聚力更强。
通过这种减少书面作业、增加实践探究类个性化作业的方式,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同时推动家校共育,让陪伴落地,实现亲子阅读更优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基于深度学习的长程作业,注重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和实施,作业的周期虽长,但通过过程性评价可以实现及时反馈。内容包括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以及学生自己结合表现性评价进行的自评和互评。当然,我们设计各种不同的作业类型,其实为的依然是我们的提质增效,也就是说,通过多种作业活动,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对于作业的检查,我们要勤查作业并伴有详细的记载,对于班额大的问题,我们也可借助班干部的力量催促未按时、按要求完成的学生及时补救,教师加以详细辅导,针对不同学生表现出的作业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二)勤搞实践活动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实践,并反映着生活实践和人的主观态度。正由于这样,语文教学不能离开生活实践,不能把眼睛只盯在语言文字上,而要在字词句段篇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地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并且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使其产生改造世界的愿望,成长为一代新人。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行小学课本选有不少名家名作,有的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对学生比较陌生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与作者思想感情发生共鸣,就必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如,阅读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学生很难体会到作者爱花之甚的思想感情因而学生指出:”菊花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真能那样吗?是不是采用了夸张的写法?”于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与文中内容相似的经历,通过“入情”媒介,借以体会作者的感情。如有的联系自己精心照顾的猫咪死去的悲痛心情;有的联系自己心爱的航模小飞机被弄坏时的惋惜之情。学生的思想入了境,也入了情,老舍这篇名作发挥出它应有的感染力。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在学习“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单元中《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中有这样两句话“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其实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第一次”,完全可以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教学实践活动还充分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必须指导学生读好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读好有字的书,就要上好阅读课。读好无字的书,就要丰富儿童的生活,经常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增加生活积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贯穿学科融合
小学语文是一个涵盖面非常丰富的课程,牵涉到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以小学语文教学与美术学科的融合为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美术元素进行问题的导入。例如,学生在进行《望天门山》的学习时,心里可能对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比较模糊,对于句意的掌握也不够充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红日”“孤帆”等景物的图片,让学生想象“水的汹涌”和“山的奇险”,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副动静结合的优美画面,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诗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平时的学习中,小学语文和美术学科的融合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来实现。在美术学科中,思维导图的类型有花朵型、鱼骨型以及树形图等,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条理清晰的进行分类和梳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归纳,充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活化。语文学习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也是密不可分的,如在学习了《做班级的小主人》一课后再来学习《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可见学科融合既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也使得教学质量提升许多。
三、发挥集体的教研力量。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拥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粒火花,教师要拥有整个花海。作为教师的我们,思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拥有足够多的水和足够大的花海。进行集体备课,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富“水”添“花”的好办法。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我们一般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来进行,这样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1.个人初备。个人初备时,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要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情况、摸清学情,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
2.集体研讨。在集体研讨时,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学法和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训练的方法,做一个教学的预案。备课研讨,无论新老教师都是一个钻研和提高的过程,再通过备课组的讨论,相互启发,提出问题,共同研究,形成一个基本一致的教学意见。我们只有在备课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个性化的加工,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凝结集体的智慧,再经过实践和对教学的反思,从而完善教与学的过程。
3.修正教案。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要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开发每位老师设计的个性化教案,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比较各种教法的优劣,也可以备课组成员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开展更深入的探讨。
4.课后交流。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总之,集体备课时我们要树立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反思意识等。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老师一定要将课设计好,上好。上得准确,明白,清楚,有趣,一定不拖堂。让你的学生爱上你的课,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就可以把学习的内容消化掉八九成。
2.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那些尚无动机或者学习动机不高的学生,教师没必要推迟学习活动。教学的最好办法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认知方面而不是动机方面,努力想办法有效地教他们掌握有关知识,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就可能产生或者增强其学习动机。
3.巧用学生的求胜心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方。人人都有求胜心理,课堂可以多一些小组合作竞赛的活动,这样即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动力,又可以增强同学们团结力,提供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们交流分享。
4.有效地运用表扬,也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心态,赞扬、奖励一般比批评、惩罚更具有激励作用。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当表扬是针对某一行为结果,并且具体可信时,表扬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
5.珍惜学生的进步;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或许付出很大努力,但是进步不是很明显,这时候你一定要察觉到她的努力,重视她每一次进步,及时表扬她,这些都会成为她坚定前进的动力。要说如何有效表扬,我想表扬进步的行为是最有效的,不管是针对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如此。
6.培养学生树立目标的意识,当你明确你的目标,并且你特别需要实现你的目标,那你不用老师或者他人督促,你就 会自觉的去认真学习了。
(二)重视学生日常习惯的养成
1.关注学生上课是否会认真听讲,是否会认真做笔记,能不能积极思考,是否能够遵守纪律等,从这次方面不断的去干预,使其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
2.重视书写。书写是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审美等品质,一般成绩可以保持很好的人,书写一般都不差。教师应当把字练好,当最好的的榜样,你板书的字好看,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
3.重视预习。教给学生预习五步法,让学生有法可依,在长期的坚持中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①标出自然段;
②圈生字、划词语、读课后生字(会认字) ;
③查字典自学生字(会写字) ;
④读课文;
⑤标出问题、查阅资料。
4.重视阅读和朗读。一般成绩好走得远的学生,都喜欢阅读。应当把阅读当成每天必做的事。班里设置图书角,举办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去图书馆看书,教师带头阅读课外书。当孩子喜欢看书,成绩就会慢慢上来了。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好的帮手,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方法。我们要充分发挥学习通的作用,鼓励学生朗读打卡。营造了一种爱朗读的氛围,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5.重视基础。课本上的内容一定要过关,尤其识字认字方面,古诗词理解背诵方面,一定不可以放水,严抓基础,有一句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6.注重语言表达练习。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语言教学,离不开语言实践,所以要给多点机会给学生实践,写写片段,让学生多发表看法,教学生一些语言表达技巧。
7.小积累,大作用。平时让学生多多积累一些东西,比如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故事等,小小积累,大大进步。
五、关注特殊的学生群体
1.抓住细节,培养习惯。
教育无痕,细微见智。学困生大多数是败在了习惯上!大到预习、听课、复习、阅读,小到握笔姿势、记录作业、书包整理、卫生习惯、人际交往,我们都要格外关注,有效指引,加强监督,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习惯好了,学困就会迎刃而解。
2.委以“重任”,练就毅力。
这些孩子多比较自卑,在班里比较边缘化,缺乏毅力,做事虎头蛇尾,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经常交给孩子一些任务,并且限时完成,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体谅父母,懂得感恩,一旦自身起了变化,那么其他的事情自会水到渠成。
3.课后辅导,助力转化。
精心批阅作业,梳理共性问题,利用课后服务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辅导,作业设计分层递进,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有简单的能力训练。坚持面批,杜绝懒散与敷衍,及时纠错,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作业限时完成,切实提高他们地作业的质量与速度。
4.宽严有度,持之以恒。
对于五年级的学困生而言,有些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在转化过程中很容易反复,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宽容和耐心,不能急功近利,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且细致的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有长期的感情投入,学生并非草木,孰能无情?
以上内容都是基于教育教学中学生和老师存在的“真问题”进行的探究。课堂教学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与“主战场”,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两点:
基于“真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真问题”,即学生“自己”的问题,不是教师自以为学生会存在的问题,而是学生真正会遇到的困难与阻碍。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大多以经验为主,很少去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真问题,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与过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基于经验总结的教学,多采用问卷调查、课前小测、课前访谈、课后小测等形式去了解学生的真问题。比如,在教学的某一课程之前,我们事先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作答,再对结果进行统计,然后每种答案抽取1~2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原因,再针对这些真问题进行设计。最后,我们会发现教学过程更为流畅,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
基于知识结构,进行单元教学。现行的教材很多都是按照主题划分单元与课时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基础,又将许多同一领域的知识分散安排在不同年级。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严格按照教材呈现的课时或单元进行教学,很少从单元的角度去进行适当的整合与规划,上一节课备一节课,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破碎的。但是,不少科目如数学,自身的结构性就决定了单元、课时之间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我们要转变教学方式,基于知识结构,进行单元教学。比如,学校可以每周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以单元核心内容为线索进行梳理和分析,整体规划与设计,加强课堂的连续性,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