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管教就该被打到半死?坏的不是孩子,是吃人的教育 | 深V电影
深 V 电 影
感 悟 人 生 只 需 一 刻 钟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杨永信?”
12天前。
来自知乎用户“温柔”的一篇文章彻底引爆了舆论,文章本身引赞6万。
相关问题“如何评价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浏览量高达324万。
之后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新京报等大型媒体持续报道。
这个涉及到中国教育最深处黑暗的事件,终于被完整地披露了出来。
这件事的前半部分,固然叫人痛惋。或被欺骗、或被绑架送进豫章书院的学生们,遭受了禁闭、虐待、体罚、性骚扰等一系列非人的待遇;每天吃着劣质的伙食,搬着水泥无偿为学校打工。
更可怕的是,即使喝洗衣液自杀,学校也拒绝对他们进行救治,拒绝通知家长。
好一个“生死由命”。
我们本一厢情愿地认为,杨永信电击治疗网瘾已是对未成年人施暴的极致。
但今天我更无法想象,比起每天透骨穿心的电击,豫章书院里一眼看不到头的日子是不是更让年轻人们绝望?
但,这仅是前半部分。豫章书院是被阳光照晒到的那部分。
剩下的黑处,到底还有什么?
11月5日,知名记者王志安赶赴南昌,对“豫章书院事件”进行实地调查。但来到现场的并不只有他一人,相反,这里已经成了一个“大型发布会现场”。
主角还不是校方,而是受害学生的家长。
他们拉横幅;
他们写请愿书;
他们努力为校方打call,就像秋叶原的宅男面对SNH48那样,当面泣不成声。
因为,他们认为书院管好了自己“无法无天”的孩子,没有书院,就没有未来的阖家团圆、美好幸福。
甚至有家长表示,“小孩已经顽劣到无法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了,要不是有书院,小孩离监狱,真的也就一步之遥。”
抱歉,真正应该离监狱一步之遥的,就是你们这群家长。
这让V姐想到一部电影——《超脱》。
两种家长,同种原因
奥斯卡影帝艾德里安·布洛迪在《超脱》中,
饰演一名社区学校的代课老师。
社区学校,意味着这里的学生,都是些最顽劣、成绩最差的孩子。
虽然各有各的缺点,但他们的家长,却只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对“正常”孩子的极度渴望。
比如班里的胖姑娘梅丽迪斯,她一直热爱着摄影和绘画。
但她的父亲在看到她的作品时,只有居高临下的辱骂。
“你画的都是什么?你受尽屈辱的灵魂?”
“为什么不画点积极的?”
“画点有颜色的!”
“你应该以那些进斯坦福的孩子为榜样!而不是搞这种狗屁玩意!”
这样的指责和侮辱在中国也并不少见。
实际上,中国家长对于所谓“正常”的判定,也是花样百出:
有认为孩子不考年级前三就是不正常;
有认为孩子想学音乐艺术这种“旁门左道”就是不正常;
有认为孩子上网就不正常;有规定孩子不能和异性交往,见之则恐吓威胁,甚至“荡妇羞辱”。
如果孩子反抗他们,巨大的不安全感和焦虑会瞬间吞噬他们。
于是,豫章书院这样的机构成为了他们的救星,他们把成绩差的孩子送进去;把玩游戏的孩子送进去;把多动症的孩子送进去;把早恋的孩子送进去……
就像个巨大的流水线,他们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定制成“正常”。
他们不爱孩子吗?
他们当然爱,只是这爱永远低于他们的控制欲和可怜的自尊。
但若继续质问他们,也只会换来一句:
“还不是为你好!”
就像在一百年多年前的美国,人们对待精神病人的方式是直接摧毁病人的前额叶,手术过后,病人如行尸走肉般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如同宠物狗一样温顺、听话。
某些家长们,也正在试图用新的方式,去复刻这种精神病手术。
第二类,则是试图将所有的教育责任丢在学校身上。
老师:“先生,你的孩子蓄意伤害其他学生。”
家长:“我的孩子这么做是因为,他什么都没学到!而这都是你的错,而且他有学习障碍,你们在干什么?”
老师:“但我们的调查显示,他并没有学习障碍……”
家长:“他一直很狂躁!是因为你们做得不够好!法律会保护我们的权益,等着被告吧!”
这是电影中的一段对话。
这些家长相比第一种,更加的懦弱。他们时时刻刻在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们看似没有对孩子施暴,却不知道无动于衷的冷暴力是摧毁无数人童年最大的原因。
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这些家长的产生都来源于同一种原因。
他们没办法坐下来承认自己的错。
他们只会在面对孩子反抗时,一个巴掌抽上去;一拳打上去;一脚踢过去,如果体力不行,就送豫章书院。
或者,直接送豫章书院,并告诉书院:
“这小孩你们教好,要打随便打!除了学费一切都跟我没关系!”
无法改变的悲剧
豫章书院自杀的孩子,运气很好,从鬼门关口,活了下来。
而电影最后,胖姑娘梅丽迪斯自杀身亡。
这样的悲剧,建立在完全错位、冷漠的教育之上。
即使是能顺利从豫章书院走出来的孩子,在其余下的生命中,也将不断尝受这条伤痕带来的酸涩和痛苦。
而家长们,则将享受之后几十年,缓慢的,如钝刀割肉般的报复。
但更大悲剧在于,我们无法改变悲剧。
因为,我们没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更没法选择自己的家庭。
从婴儿开始,我们注定成为一个与我们父母越来越相似的人。我们不仅会从他们身上继承物质性的遗产,更有他们带来的,无法拒绝的喜怒哀乐。
有人说,家庭不行,学校可以行啊。
是的,学校也是类似的东西。
就像豆瓣页面下影评中写的那样:“如果说家庭带来的是第一次人格塑造,那么学校带来的则是第二次。”
家庭与学校,是我们在人生前十几年,价值观尚未定型前,唯一可以用来理解这个世界的工具。
但不幸的是,糟糕的家庭,总有大的几率,在最重要的青春期,给你选择一个无法拒绝的糟糕学校。
就算不在像豫章书院这样的地方。仍有大量青春期的孩子,在最该塑造自己人格的重要时期,变成了教育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