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怎么教

小学作文怎么教

什么叫小学作文?


作家说:用我手,写我心。

家长说: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

教育研究者说:小学生作文就是让小学生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益的事,围绕一个中心,按一个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

语文老师说:小学生作文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的一种语言训练,也是小学生学会做人的一种途径。


作文要不要教?我到北京参加一个会,正好碰到叶圣陶先生的大公子叶至善,我就向他请教:“您小的时候您父亲怎么教您作文?”他用浓重的苏州话说:“不教的。”原来他小的时候,父亲从来没有叫他们写什么作文,不写什么作文。只是让他们做两件事:第一件,他书柜里的书,要一本一本地读,读什么书,随便;第二件,每天要写一点,写什么,随便。写好以后,叶圣陶先生也不批不改,就是吃了晚饭乘凉的时候叫三个小孩一个一个地把自己写的读给他听。他也不说写得好不好,他只说两个:懂了和不懂。不懂怎么办?去改。改了以后再读给他听,直到他懂了。叶至善说:“我就是在父亲的‘懂’与‘不懂’中学会作文的。”


叶圣陶先生教作文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一定要阅读,大量地阅读。现在我们的小孩读书太少,老师要指导、引导他们去读书,让学生在书本里面寻找快乐。第二,每天要写。写多写少不要紧,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第三,多改。写了一定要读,可以读给自己听,也可以读给家长听,读给同伴听。


我教小学生作文是这么做的:




第一步,抄写




抄一个句子,或抄一段话,要工工整整,清清楚楚,句读分明。




第二步,听写




老师读一句,学生听一句,然后写一句。听写什么?学生写的句子也可以。如果听写能力强,可以读得快一点,可以听写一段话。




第三步,视写




就是给学生一篇短文,一百来个字,学生看5分钟,然后把它写下来。写了以后读,读了以后誊,誊了以后老师改,改了以后再评价。




第四步,改写、续写、仿写、扩写




今天这堂课就是扩写。我给38个字,学生把它扩写成500个字。学生最感困难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没东西写,一个是有了东西不会写。现在我给他们东西,教他们写,慢慢地,他们会写了,能写长了。今天这堂课我遗憾的是用了45分钟的时间,过了5分钟,但我也很满意,因为后来学生的题目拟得实在好。每个同学都说知道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还有三个同学写得很成功,其中有一个同学,平时写得并不好,而今天写得很好。


后面接着就是让他们自由创作,自由写,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老师出的题目不要窄,要宽。“我真高兴”“谁哭了”“某某表扬谁”,这些题目让他们自己写。学生自由写,越写越高兴。写了以后收起来,把好的文章告诉大家,大家向他学习。


我念三篇一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第一篇是《看爸爸刮胡子》。一共三句话。第一句:“爸爸脸上,长了密密麻麻的胡子。”第二句:“每天早上他都要对着镜子刮胡子。”第三句:“每当他刮胡子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师教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小孩子的作文,小孩子的作文就是四个特点: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情感、儿童的视角。


第二篇是《妈妈嫁给老外就好了》:“舅妈生了个孩子,一天晚上妈妈带着我去探望舅妈。路上我问妈妈:‘舅舅是北京人,舅妈是云南人,他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会说什么话呀?’妈妈用手戳着我的脑门笑着说:‘傻孩子,当然既会说北京话,又会说云南话了。’我咕哝了一声:‘妈妈当初嫁给老外就好了。’妈妈扑哧笑了一声说:‘傻孩子,为什么这么说?’我说:‘那我就不用学外语了。’”你看多有趣的作文。


第三篇,《天上也有一个动物园》:“星期天爸爸带着我到动物园去玩儿。我们玩累了便躺在大草坪上看天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真好看。云密集以后,一会儿像一只狮子,一会儿像一头牛,一会儿像一头骆驼,真好看。啊,地上有个动物园,天上也有个动物园。”多么好的作文啊!




第五步,作文的批改




我检查老师批改的作文本,基本分四步:第一步打个勾;第二步写个“阅”;第三写几个评语,字迹潦草,内容空洞,缺乏描写;最后写个日期。学生看了怎么会高兴呢?


 老师批改作文分批和改两个方面。批分总批和眉批。字啊,词啊,标点啊,一两个字说一下,用眉批。总批要至少写五六十个字,但是老师现在就是五六个字。改,要改四个地方:错的要改,多的要删,少的要补,颠倒的要换。


下面这句话是我以前的学生写的:“北寺塔有九层多高,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上,俯视下方,真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看起来蛮好,词汇也丰富,但实际上错误很多。


北寺塔是在苏州。“北寺塔有九层多高”,什么叫“九层多高”?九层就是九层,十层就是十层。这个“多”是多余的。“高”也是多余应该删掉的。第一句改后是“北寺塔有九层”。


上面讲北寺塔,下面讲“我”,所以第一个逗号应改为句号。“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上”,不是“上”,而是“边”,“站在栏杆边、栏杆旁”。什么叫“俯视下方”?从高处往下看。俯视下方,一般的感觉是“唉呀,这么高,胆战心惊啊”,而不大可能是“胸襟开阔,心旷神怡”。那么这里错了:他不是俯视,而是看远,不是“俯视下方”,而是“眺望远方”。“胸襟开阔”“心旷神怡”,两个词一样的意思,重复了,可以把“胸襟开阔”拿掉。


这里面有一个“真令人”,使句子不通。什么“真令人”啊?“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不是的。这个“真令人”要拿掉。这样,这段话就成了“北寺塔有九层,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眺望远方。心旷神怡”。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句子是通了,但语气不顺。怎么办?加一个字——“啊”:“北寺塔有九层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边,眺望远方。啊,心旷神怡。”这样,学生读了你的修改以后,他能学会很多东西。

叶圣陶先生写过一本书,薄薄的,就二十几页,叫“评改两篇作文”。评改的两篇作文都是报纸上的,叶圣陶先生逐字逐句地改,改得真有道理。作为老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基本功,去学人家,自己去实践,那才能把老师这个工作做得越来越有资本。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选编时有删减,经贾文骏先生授权,在此鸣谢。)


叶圣陶先生: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教师不可能永远跟在学生后边帮他们修改文章,学生“能自改其文”才是“终身受用”的。


1

提倡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习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2

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

“预先把取供讨论的文章发给学员,请他们仔细考虑。考虑分两方面:一方面看这篇文章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是优点,要说出个所以然;另一方面看这篇文章有哪些缺点,为什么是缺点,该怎样修改才成,也要说出个所以然。”“文章虽然是人家的,而把它看做自己写的,考虑它的优劣正误,势必从动笔之前的立意谋篇想起,一直想到完篇之后的反复推敲,才说得出种种所以然来。”这是共同修改前的准备工作。


提倡学生自改以及共同修改并非彻底否定教师批改,叶老关于教师批改作文的主要观点:


一是,着眼未来,提高功效;二是,因文制宜,把握分寸;三是,善于引导,贵在启发。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第一,要引导学生“认定标的”。



“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已。”“果臻文理通顺,习作课即为成功。至于思想之高深,意境之超妙,皆关系于学养,习作课所不克任也。”“改文以就原文修改,使内容表达得完足切当为主。”“修改是就原稿再仔细考虑,全局和枝节都考虑到,目的在尽可能做到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叶老根据写作训练自身的任务,十分重视“表达”,所以把它作为修改的主要标准。学生修改文章伴随作文以行,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次性地求得尽善尽美。“改到自己认为无可再改,那就算尽了贵任了。也许水平高的人看了还可以再改,但是我没有他那样的水平,一时要达到他的水平是勉强不来的。”


第二,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



“检查咱们自己写的东西或者斟酌人家写的东西,看它妥当不妥当,完整不完整,要不要修改,要修改又怎样修改。怎样检查、怎样斟酌呢?也无非像阅读一样,看它从哪儿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直到它的终点,凡是脱空一段的地方或是走上歪路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这关涉到全篇的中心意思,所谓检查和斟酌,主要的着眼点应该放在这上头。其次才看用词用语是不是妥适,前后照应是不是顺当。”“觉得这个地方要改,不妨想出两个三个改的办法,经过比较,挑选一个。这样,容易改得精一点,用老话说,就叫做推敲。”


第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念改”。



“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啊,后一段跟前一段连得不紧密啊,词跟词的配合照应不对头啊,句子的成分多点或者少点儿啊,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同时也很容易发现该怎样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正就是修改的办法。”“念改”得力于“听诊”,构成一个小的自我反馈系统。“自己的嘴代表一个人,耳朵代表另外一个人,好象这个人说给那个人听一样。用耳朵听,比光凭眼睛看能多看出一些毛病,多发现一些问题。”这是因为,口头语言是检验书面语言的尺度,“我们对于口语的感性知识就是鉴别文章通顺与否的最可靠的根据”。所以,古今中外许多大作家都爱用“念改”,相信“念一念,那些不恰当的地方,不顺口的地方,就都显露出来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