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课堂——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育儿课堂
第四期
一
注意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时,幼儿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投入到倾听活动中去。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倾听内容。如对3、4岁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简短有趣、易懂易记的儿歌、故事等;对5、6岁的孩子则选择一些稍长、形象生动且有一定表演性的内容;对6、7岁的孩子,可以选择相对较长、情节曲折、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另外当孩子在专注的看书、玩游戏时,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不要对孩子说话,不要要求孩子去做什么事情。当孩子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时,尽量不要去打扰他。
二
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家长可以为孩子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这种环境不仅仅是物质的,比如安静和谐的氛围,也应该注重心理环境。
当孩子有话要讲时,家长要专心倾听,因为您专心的表情会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他们表达的思想和意见很有价值,值得别人倾听,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其次,家长要及时地、具体的表扬孩子良好的倾听行为。比如,当孩子按照您的指令完成某件事情时,你要及时作出肯定:“你刚才听清楚了我说的话,做得真棒!”
另外,当外出时,还可以让孩子们注意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比如风声、雨声、各种动物的叫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家长还可以有意的引导孩子模仿、表达,这也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培养幼儿养成倾听习惯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家长应该注意言传身教,您可以告诉孩子:“当别人说话时,要用眼睛看着对方,这说明你很尊重对方”。当然,平时您在和孩子说话时,也应该看着他的眼睛,这样不仅可以树立榜样,也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信号:你在跟他说话,他需要听给你说话。
另外家长要注意倾听和讲话的一些策略,当孩子向您倾诉或告状时,一定要认真倾听并耐心引导他们解决问题;面对孩子的提问时,也需要耐心等待和聆听,不论他们的话题多么简单,都应以目光、手势、语言、动作来传递您已经听到他的感受。
四
关注并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能力情况会各有不同。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时也要尊重孩子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对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多和他们聊天,在聊天时减慢语速,或者可以加上手势、眼神、动作,使他们听清、听懂。您在表述的时候也应该明确指令,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比如,要一起出门了,您可以告诉孩子“现在去穿鞋,我们要一起出门了”,而不是“我告诉你要出门了,你在干什么?有没有听见我说话?”
END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