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润泽最美童心 ——建新小学课后服务传统文化课程(一)




弘扬传统文化

润泽最美童心

  ——建新小学课后服务之

             传统文化课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了进一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铸牢学生的爱国意识,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我校艺术团队在课后服务的课程设计中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课堂教学及课后服务中。



教研赋能,聚力成长


为了更好的聚焦核心素养和落实新课标中,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链接课堂教学,艺术团队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将已取得的实践成果进行梳理。通过汇报研讨,落实课后服务的开展形式及方向,充分发挥学科教师专业特长,打造优质课后服务团队,为此我校开设了,创意涂鸦、青花古韵、篆刻魅力、墨色飘香、民俗手艺人等11个课程内容,每个课程内容围绕一条传统文化主线,三大主题开展传统文化节日、戏曲、传统舞蹈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艺术的时空中释放天性、兴趣成长,真正做到通过传统文化以美育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青花古韵——线描彩画

青花古韵社团带领学生体验青花的色彩美,将青花元素与儿童装饰纹样美有机结合,创新了青花线描彩画,引导学生用单色线条对物体进行勾画,再赋予彩色背景,进行色彩搭配,与线条形成鲜明对比,又相互融合,绘制的画面不大,但很丰富多样,不经意间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的奇幻美丽,以及画面跳跃的趣味。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发现青花的色彩秘密以及纹样特点。细看,每幅作品的小主人都为它赋予了生动的情节,望我和青花的故事能够被你倾听,愿我和你之间的快乐能在这方彩画中传递。



印在课堂——篆刻魅力

篆刻是书法,绘画,雕刻综合的艺术,学生在篆刻的学习中,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养成良好规范的坐姿和执刀姿势。以认识中国传统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篆刻与篆书文化为基本内容,加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学生能够学会审美,提高对美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让学生充分了解篆刻的艺术特点,及相关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想像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和成功的快感。每个孩子就像发现了宝藏,用软件查询字的写法,拿起刻刀、印石、砂纸等工具,在方寸之间反复练习文字,用一笔一划传承国粹经典。



墨色飘香——白描练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隽美多姿,它迎霜独立,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为淡泊而宁静,卓雅而富有品味。学生用国画中白描的技法表现菊花。赵老师以清晰的思路,进行教学过程的讲解,通过实物观察、教师演示、小组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技法中的用笔用墨。过程中学生用毛笔把形状勾勒出来,用墨的线条来描绘对象。学生在勤加练习中,线条粗细均匀、流畅、转折自如、八方行笔无碍,感受墨色的力度、虚实、质感等方面的变化。



链接评价,促进成长

学生丰富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在课后服务中依次呈现,学校通过门厅小舞台,艺术长廊,多形式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促进成长。看!许多美好的愿望,无数奇妙的遐想,一双双理想的翅膀,从学生们一支支稚嫩的笔下流淌,描绘出他们的七彩梦。我们建新可爱的学生以独特艺术语言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创意的传统文化视盛宴。每一件作品都描绘出他们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值得我们珍藏与珍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