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好书共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阅读分享第3期
努力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
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
感悟分享
问题驱动:一、你怎样理解整体课程理论?读了作者的思想,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晁明芳感悟:
从11月初开始读李怀源老师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一书,这两天读后很有感触,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交流:2022年新的课程标准大力提倡大单元教学,李怀源老师早在十几年前(2005年)就开始实践大单元整体教学。他和团队老师们的研究有理论的思考、有案例的实操。虽然这本书2017年出版,但迄今为止,已经是第五次印刷了,可以看到深耕一线的研究,是有着前瞻性和生命力的。
这么多年在听课中发现,大多数语文课堂都是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效率低下,重在分析理解,轻思维与语言文字的运用。一直思考如何改变,也提出了“活力课堂”教学的主张,并申报了课题。但是,在实践中,也只是构建出课堂的一个教学模式,也只是要求教师注重在上课之前要根据学情提前预习,课堂上要有大问题统领,要有注重朗读训练,要有语言文字的训练等。对于整个单元的思考,我们只实践过布置单元的中长期作业,如此而已,没有大胆的思考过,把整个单元统整起来思考、教学。直到新课标的出台,我才开始思考如何用项目式学习的理念开展大单元教学。
敬佩李怀源老师是个具有钻研、实践精神的人。他带领团队设定小学六年12册的单元教学目标,每个单元分别分为预习梳理、理解感悟、领悟表达、口语交际与习作、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检测等板块。基本用14个课时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包括“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三大部分。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把教材当成了例子,以此来学字词,悟人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这是一个大胆的变革,很自然地就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这样就避免教师一言堂,实现了大任务统领,实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路径。

王瑜感悟:
李怀源老师的整体课程理论基于学生的精细化培养目标为基础,把学生的整体培养统整成为一个全面思考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学生以年级为分支,细化了各学科的目标层级,目标感越强,教师的培养方向就越细致,从这个方面来说,整体教学的思路是正确的。把学生的发展看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机整体,通过整体课程的结构体系来建构各个细致的目标,如: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大致了解了李老师的整体课程理论之后,我似乎明白了,语文学科要教出目标感,这目标要精确,指向精准的课程教学,围绕一个语文要素目标和人文目标做好课程设计,就可以让学生学有所“成”,在一个个“成”的背后,才有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提升。如果语文学习只是教学生单篇课文,零散式的,就会分散教科书的单元教学目标,所以大单元教学势在必行,大单元就是为了强化学生认知,增强学习体验,增进学业技能。因此,对于善于创新和改变的教师来说,单元整体教学不可不研究,到底怎样渗透到我们曾经习惯设计的单篇教案里面去呢?这对大家是个挑战,以后的教案设计是以大单元形式呈现?还是依旧按照单篇教学设计为主线,或者是两两结合,渐进过渡?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在单篇教学中凸显整体教学目标,在单元教学之初明确目标,单元教学结束整理复习单元教学意识。
总之,非常期待能从这本书里得到更多解答。
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务实》有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