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榜样力量 | 优秀毕业生王逸超: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学前教育学院

优秀毕业生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感受优秀毕业生王逸超的风采

共同学习,共同努力



个人介绍

王逸超

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高起四班毕业生,专升本考入枣庄学院,今年9月成功录取为吉林师范大学的一名研究生。







01

心路历程

在母校生活和学习的三年时光是令我感悟最多、收获最多、体验最强的三年。在这段大学时光中,我通过用心学习收获了许多专业知识、通过反复不断地练习掌握扎实专业技能、通过参与各种丰富有趣的社团活动、体验学生会工作不断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结识了许多在未来学习道路上的挚友。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懵懂却又坚定的自己便确定下了要在专业成绩和技能上尽最大努力做到优秀,并在心中有了了三年后升本继续学习的决心。

自己几乎除了上课和练习专业技能,剩余的时间几乎全都泡在了图书馆,每每去吃饭时都面对的是空空的食堂。同时,在学习专升本课程同时还要保证学校课程不掉队、保持班级前列才能有冲破前40%的稳定,在冲刺专升本的最后一年,我进入专升本培训机构学习,早上天还没亮路上早已人来人往,六点十五大家都坐在教室进行自习,晚上教室熄灯仍然还打着台灯读书学习,十一点多教室楼上被一盏盏台灯照的灯火通明,楼道里同学散落四处,留下的只是连续不断的背书回响,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我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殊不知2020年的疫情,让专升本考试整体延期3个多月,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本来信心满满的自己被足不出户束缚。但那种从三年前就立下的决心和目标并没有被疫情冲散,怀着忐忑的心情完成考试,面对的是选学校、查分数的煎熬阶段,本以为自己可以超常发挥稳稳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但成绩的公布并没有让我感到惊喜而是惊讶,那段时间,脑海中总是回荡着大家分数会不会都很高,自己的成绩没有学校可上的声音。怀揣着忐忑、激动的心情,当我发现自己被枣庄学院录取的那一刻,我的脸涨得通红,一种五味杂陈般的感觉让我流了半个多小时的泪水,这也让我终身难忘。

升入本科后,我发现在母校的扎实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让我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体验时更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验。回首发现,自己在母校参加的各种手工制作、美术绘画、声乐比赛以及说课讲课技能比赛都使我在本科的学习活动中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没有在母校学习阶段时,反复不断的对所学的不同领域知识进行说课讲课的练习和录课,对于幼儿故事声情并茂地练习,在本科阶段我不会有轻松而自然的展现。

升入本科阶段,我发现当我面对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许多抽象的概念的记忆过程,结合我在母校的很多实践体验,都是可以结合生活进行解释的,这让我对新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由于在前期母校的扎实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技能学习,让我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基于扎实熟练的专业技能以及优异的文化课成绩,让我萌生了在本科学历的层次上再进一步深入学习本专业的强烈意愿。

那是20年刚入学,我便发现有很多同学已经买好了考研专业课一的书,书上密密麻麻的画着线,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让我开始紧张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寻求途径来了解考研、了解自己需要考试用到的各种资源。说实话,那时候的自己真的非常迷茫,因为本科只有两年,时间非常快,第一年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所有的时间我都用在努力把自己课程成绩做到最优的一种状态。所以,在对考研所要学习的内容,我在英语上投入比较多,兼顾公共课中的英语以及四六级考试,所以21年整个上半年我把英语打了一个很好的底子。但自己在专业课和政治考试的学习方面还是一头雾水,我清楚的记得在216月份,院系开优秀考研学姐经验介绍大会时,自己仍然是没有选定学校,专业课知识背的也是零零散散,整个人处在一种非常想努力但是却不知道朝哪个方向使劲的感觉。甚至我放暑假回到家的前一个星期,自己还是听着网络视频课程做笔记,但好在通过联系上一位上一届高分考入研究生学校的学姐,让我找到了方向,我不在盲目的抄笔记背诵,而是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天必须达标背多少内容,暑假那段背书时间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去到处旅游和朋友聚餐,心中是羡慕、是彷徨、是紧张,有好多次从早背到晚上十二点多,嗓子充血的同时还要面临第二天早晨起来反复遗忘的痛苦。就这样,坚持完一个暑假,我怀着“成功”的心态将专业课一的四本书的全部内容背完了。

本以为到了开学九月份自己会相对轻松,便总是怀着不紧不慢的心态背书,但我发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恐怖”的,自己曾经第一遍背的内容随着时间推移给我忘得几乎一干二净,四本书的知识点真的太多了,如果加起来得有千道题不止。步入十月份,自己真的非常焦虑,有很多天早上5点多起床去教学楼走廊桌子那里背书,一坐就到中午十二点半,吃个饭午休都是忐忑到睡不着,简单休息一下,下午一点半又投入背书声中,一背就到晚上六点半,吃个饭再继续背到晚上1015左右楼下安保大爷叫我下楼。走廊桌子那里很快聚集了很多同学,无奈从十月开始一直到1224日考试前一天,我几乎都是全天戴着耳塞,尽可能不受身边同学干扰,直到1226日考完试我才发现自己耳朵是不是会有充血、难受、压迫的感觉。

在考研这段时间,最难克服的其实是“遗忘”,因为知识点太多,如果一天不投入时间努力背诵,自己前几天的努力便会付诸东流,有好多次自己偷偷躲在卫生间里和同学父母倾诉、痛哭,也不知道多少次在深夜里睡不着觉,默默的掉眼泪。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萌生过受不了、难过、坚持不住的心态崩塌,但却从未想过放弃。因为那时的我就告诉自己,都坚持到这里了、拼尽全力也要坚持到考试努力一把。在熬过那段最难的背诵遗忘时光,12月初我看到了曙光,那时的我背诵专业课一四本书大概8遍,专业课二7遍,在十二月中旬,我终于可以做到专业课一本书一天顺完,专业课二半天顺完的状态。政治肖四肖八大题内容我一个也没有放过,并不是只记忆关键词,而是要求把长达上万字的肖四大题答案全部背过。

在去考场的学校大巴车上,没有灯便打着手机闪光灯看书,在上考场的前一刻,不仅仅是我自己、所有的考生在门外候考,全部手捧一本书,生怕错过任何知识点,在进考场的前一秒,手里都还在握着书本,嘴里反复快速的念,手冻得通红都无暇顾及。就在坐在考场的那一刻我都是紧张的。在考试过程中也是经历一波三折,但手中的笔不敢停,因为根本没有时间对题目进行思考,自己需要从大脑题库中快速提取知识,稍一停顿便有可能写不完卷子。怀着紧张、忐忑、不安、激动的心情,终于从眉头紧锁到短暂的一段放松时间,脑海中一直在想着考试过程中自己会不会遗漏什么小细节。

伴随着寒假的到来,我面对的不是放假的开心,而是紧张又忐忑的心情,一方面要积极准备复试、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自己的初试成绩是否理想,那段时间只能是充分的准备、准备、准备。因为等到成绩出来再进行准备是来不及的。在初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是晚饭时间,我不敢查看自己的成绩、怀揣着激动、难过、不安、紧张的心情吃完饭,我先是看到微博中有好多晒成绩的高分图,怀着一种期待而又紧张的心情,点开了我的成绩416分,当时和爸爸妈妈激动的分享、流泪、激动。本以为顺利高分录取的自己殊不知今年大家的成绩都是异常的高,怀揣着一种自己的分数会不会进不了复试的心情,寒假结束了。

由于吉林在三四月份受到疫情的影响,复试名单迟迟没有公布、复试的时间也是一拖再拖。此时的我再次面对升本时疫情的影响推迟复试。在那段煎熬的时间,我努力和之前上岸的学姐在图书馆安全通道反复视频模拟练习复试,光英语的2-3分钟问题就准备有30多个,要求自己要熟练、有感情的同时还要保持好自己的表情自然,就这样终于等到了复试那一天。在线上复试回答问题过程中,大脑真的紧张到一片空白,如果不是自己平时知识点背诵的非常熟练,那在回答问题上一定会连续卡壳的。当自己线上复试结束那一瞬间,是一种还没有从紧张中走出来的一种激动。因为疫情,复试时间的推迟,录取名单公布时调剂系统也面临开放,那时候一天几乎全程盯着电脑刷新,终于在那天早上6点半当我怀揣着每天早晨刷新学校网页的心情,惊喜又紧张的发现公布名单那一刻,我激动的找到自己的名字,点开自己的那一栏后面是拟录取,那种心情是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忘记的。





02

学姐寄语

请抓住自己身边的每一分每一秒,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从实现自己的每一个阶段小目标开始,每天不断的突破昨天的自己,你会发现,看似迷茫的前方是条条的大路、满满的希望。路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人生是在一个又一个选择中变得精彩和富有意义。学弟学妹们充满无限可能,希望大家不忘自己当初的本心,把握好现在的自己,创造自己更多无限的未来,加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