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孩子沉迷电视怎么办?育儿专家“实战”帮你解决问题

作者丨鸥妈
针对假期看电视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很苦恼,孩子总是看电视怎么办?
当然我也和大家一样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最近公司要求我们在家办公,这下正好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尝试“看电视好习惯”的养成,在这里把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第一步
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看电视
我认为,通过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去了解他们喜欢看的内容是好习惯养成的一个基础。
首先,可以发现游戏讲解类视频、动画片、科普小知识……等内容每一集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这个时候最起码在你内心里初步有了一杆秤,可以界定出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的一个范围。
然后,再通过几天的观看和观察,我和孩子有了很多共同话题,针对动画片里的内容也可以了解到孩子近一段时期的喜好以及他喜欢这些内容的具体原因。
例如:最近疫情不能出家门,孩子一直在看贝尔先生的《荒野求生》。用他的话说,现在活着不容易,要是没有点技能防身怎么混。(我当时很汗颜,现在5岁多的孩子怎么能说出这么“牛”的话)
有了深入地沟通和交流,走进孩子的世界,这将给接下来的计划再次打下良好的基础。
并且通过陪他看电视,我还有了意外发现:现在的孩子因为过早接触过多的信息,已经非常早熟了,这要不是有时间多跟孩子聊一聊,早晚被孩子淘汰啊!
第二步
规则不能只管孩子,更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
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我和孩子共同制定了看电视计划:时间为2小时,告诉孩子他平常爱看的内容换算成2小时大概是能看四集。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时间是完全抽象的概念,要用孩子理解的方式为孩子解读规则,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然后我们一起制作了看电视公约表。并提前告知孩子,如果违反会怎么样。我们家制定的规则是:如果超时,第二天看电视时间会直接变成1小时。这个可以根据不同孩子采用不同的措施。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们要注意,公约不是限定孩子一个人的,在限定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享有特权。
在孩子没看电视的时候,如果成人玩手机,孩子肯定会觉得不公平。
所以,我们继续约定,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孩子可以没收手机2小时。
另外还有一个补充声明,如果爸爸、妈妈有工作需要,在办公地点是可以使用手机的。办公地点:书房,厨房和厕所。
如果一旦发现父母不是在工作,是在玩游戏,孩子同样享有没收手机的权利。(明面上,还是要说的过去一些的,也就是各位家长要想“偷”玩手机,那就得更加隐蔽一些了。)
第三步
制作看电视公约,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充分体验
待公约确定后,我们又一起制作了表格,因为孩子还小不太会写字,所以写字的任务由我来完成。
这里也有几个温馨提示:
◆1、虽然孩子小不会写字,但也要让孩子参与制作,哪怕是在公约上按个手印。
◆2、表格中要明确每次看电视的具体时间,便于孩子统计。(大一点的孩子一定要自己记时间,认表又认数的机会来了。)
◆3、表格上要有总计时的标注区域,也就是2个小时全部完成后打卡记录。当孩子消耗掉今天所有时间的时候,一定要自行记录这个格子。因为这对孩子来说更是一个提醒。
我想家长如果看到这里的时候,肯定会问,孩子一次性把时间都看了,我要不要限制啊?
我的答案是“不”。
我认为2小时看电视的时间需要孩子充分体验后才会有感悟,而家长也没必要一上来就来个严肃警告。如果担心孩子的眼睛坏了,那更没有必要,因为一天是绝不会看坏眼睛的。
当然作为家长你可以温柔地提示一下,“你确定要一次性把时间都用了吗?如果是我,我可能会看4次哦!”当你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别指望孩子就能听你的,没有体验孩子可能根本不会理解你的想法。
第一天下来,我家的情况是这样的。
上午看了第一次用时一小时,中午吃过午饭马上看了第二次用时半小时,下午睡醒觉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又看了半小时,好吧,今天的机会用完了。
当然,我也没忍住,在下午看电视之前,我非常正式的提醒他:“今天只有半小时了,你确定现在就使用吗?”孩子很确定的告诉我:“妈妈我确定。”
我说:“如果你现在看了,晚上不能看电视,那时候你想干什么呢?”
他的回答是:“我可以玩游戏啊!”
“那好啊,妈妈尊重你的选择。”我们就这样达成了友好的约定。
第四步
协助孩子缓解不能看电视的焦虑,优化实施
我们都知道,想改一个习惯哪有那么容易,更何况是一个处于幼年的孩子。
假想一下,如果爸爸一天不抽烟或玩手机会是什么样?如果妈妈一天不许说话,一个月不能买东西,那得多痛苦。
所以在孩子看最后一次电视的时候,我就预想到了晚上绝对是个体力活。
家长可能会好奇,怎么就是个体力活了呢?
孩子就像一块蓄电池,你把这条路给堵上了,那总得给孩子找点新事干吧。那孩子往往就是“疯折腾”。所以我脑袋里提前准备了好多好多的备选方案。
果然,孩子在下午5点就开始坐立不安了,因为平时在我们做饭的时候,他一般都是在看电视的。孩子开始了“哎”声狂想曲,满屋弥漫着“哎”、“哎”、“哎”…
经协商,我们决定调派一个人手去陪孩子。好吧,这时候我必须冲在“第一线”,哈哈!爸爸去做饭,我陪孩子。
我和孩子聊天,
“你今天都做了什么事情,你还记得吗?”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如何安排今天的生活呢?”
“可以用画笔画下来,然后让妈妈猜猜你的计划。”
要想让孩子理解电视要分阶段看,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机会。
孩子画完之后,我问孩子:“你今天提前把电视看完的感受如何啊?”
孩子说:“难啊,现在超想看电视。”
我又问:“如果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打算如何做呢,你能画下来吗?
于是,孩子在我的引导下自己重新做了更细致的计划表。
1、起床
2、在爸爸妈妈床上玩
3、吃早餐(面包片上的是蓝莓,哈哈,确实是当天的早餐)
4、看电视
5、吃午饭(盘子里放了两个包子)
6、看电视
7、游戏(“打架”游戏)
8、看电视
9、晚餐
10、看电视
事情当然没有结束,还有晚上呢,这时候就要依靠家长的智慧。赶紧准备充足的亲子小游戏,和孩子一起度过吧。
其实,孩子看电视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无聊,如果我们变被动为主动,那就占了先机。
于是饭后半小时,我就主动提出了拼乐高的邀请。因为孩子喜欢拼插玩具,所以饭后想安静坐在那消化食物,乐高我认为是首选。
但好景不长,毕竟是小男孩,精力旺盛,1个小时对于我家孩子已经坐到极限了。孩子开始扭屁股了。
我决定在孩子厌烦之前,先下手。接着我们又开始了运动类项目,反正动起来最重要。
后来我们玩了音乐活动,听着音乐开始“蹦迪”。因为孩子有跳街舞的基础,所以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玩的过程中,我还拔了孩子一只袜子,随着音乐扭动的过程中,时不时的拽个袜子,看他能不能接住,一场扔袜子大战就自然而然地“爆”发了。他扔给我,我扔给他,玩得大汗淋漓。
孩子就像一块永远用不完的蓄电池,他的精力可比我们充分的多,在“玩”过妈妈,又“玩”过爸爸之后,孩子还是说没玩够。
这时候我们是真玩不动了,幸好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我问儿子:“这时候你是不是在想,要是能看会电视该多好啊!”
儿子有些惋惜地说:“是啊,我要是留一点点时间给晚上就好了。”
我说:“那只有明天了。但我这会儿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你要不要试试?”
儿子的嘴笑得跟朵花一样,不断点头。
我拿出了一个计算器,我说:“你那么想玩手机,我帮你过过手瘾吧。”
孩子开始会不断瞎按数字,后面我来说出数字,他来按。之后就是进阶局,我说简单的加减法,孩子用计算器算出答案……
在各种游戏后,我们终于结束了今天的“战斗”。孩子入睡了,我跟爸爸长长出了一口气,今天终于熬完了,真不容易啊!
所以家长们,在我们给孩子制定规则之前,你们是否已经充分做好心理准备了呢?
我相信一天这样安排,家长都没问题。可问题是,这样的生活将是一场持久战,至少需要我们进行7-14天的持久“斗争”。
▲看时间记录表
第二天,我和孩子又完善了公约。每完成三天一个周期后,孩子会额外获得半小时的玩手机时间。
第四天,因为孩子在我提醒后早早关了电视,我一看表还有5分钟,我又让孩子补了5分钟的玩手机时间。(实际上是10分钟,我假装忘了提醒孩子。让孩子偶尔享受一下“福利”生活)
因为我们之前做过其他的养成计划,所以基本到第5天的时候,孩子就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时间了,更会自觉遵守。
现在时间来到了第二周,孩子看起来完全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每当关电视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很自然地说出后面他想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