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熊”孩子来家里作客,是否要管教?

有“熊”孩子来家里作客,是否要管教?



陪你,一路前行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家有潮宝儿



说到喜欢去别人家串门作客,当仁不让属小朋友了。喜欢别人家的玩具、书、不一样的装修风格、美味的饭菜,甚至和蔼然可亲的别人家父母…



一个喜欢热闹的小家伙



言同学从开始走路起就特别容易接受小朋友或家长的邀请。有时,没收到邀请也直接跟着别人走。对于这么一个爱串门的小朋友,只好一次又一次的告诉她,去别人家一定要遵守别人家的规矩,不可以随意翻东西、吃东西、不脱鞋、不洗手、不跟家里的大人打招呼聊天、帮忙干活等等行为。当然,言同学也特别喜欢小朋友来家里吃饭,玩游戏,还喜欢小朋友留下来睡觉。


1

ONEPAGE

如果来做客的孩子没有跟父母一起来,是孩子们的聚会。那么,在孩子们开始玩之前,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讲清楚玩的规矩,让每个孩子都明白了之后再开始玩耍。因为提前制定好了规则,划好了条条框框,孩子很明确在这家里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不被允许,基本上都不会出大格。

SEE MORE →


上次言同学生日,她邀请十位同学放学一起来家里吃饭。前一天,我跟她说,你邀请来的同学,你知道怎么跟她们讲好规矩没?言同学稍稍点头后看着我。我说,第一点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有任何危险的事情发生。第二,因为住在楼房里,不可以大喊大叫会影响隔壁左右邻居。还有其他的规矩,比如不能上床上玩,不能在房间吃东西等等,你自己管理吧。


当天,言同学和同学们表现都不错。接近两小时的聚会大家一直很开心。每个小朋友都很懂规矩,认真吃饭、吃甜点、吃蛋糕、拉小提琴生日快乐歌、看电影、聊天、玩游戏、看书…因为言爸出差没在家帮忙,从早上去买菜一直到中午一直给孩子们做吃的,还叫了朋友来帮忙,还是到最后累得生日的朋友圈都没发。


通常情况下,来小朋友来家里串门,都是比较守规矩。会换鞋,主动打招呼、洗手后再玩玩具。但也有极少数小朋友,咚咚敲门进来,二话不说,眼睛开始四处扫荡后开始自个儿玩耍起来。

2

TWOPAGE

我们通常会告诉自己说:不要紧,没关系,小孩子就是会调皮……没有给他人带来影响或危险,都是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不过多干预。


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犯“熊”的时候,父母应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不在人前管教孩子,把孩子叫到一旁跟孩子讲清楚道理,孩子在家里都已经习惯了遵守规矩,也明白不守规矩会有什么后果,所以在父母管教之后都会规矩下来。

SEE MORE →


有一次,有个小朋友进来家里,我主动打招呼后。那孩子开始拿我的瑜伽球当跳跳球来跳。跳一会跳累了,开始翻柜子。翻完柜子,然后,又四处搜索有什么可玩,最后,在沙发的茶几上翻零食。


第二次,这小朋友来家里依然是我行我素,把我和言爸当透明人。我跟孩子说,现在小张正在做作业,你先下去玩会,等她做完了,如果她下来,你们可以一起玩。

3

THREEPAGE

么,我们遇到作客“熊”孩子要不要管教呢?其实管教来家里玩的“熊孩子”的出发点是为了让自己家孩子明确知道规矩立了大家都要遵守,不能随意通融,如果来家做客的孩子可以破坏规矩,那么对于自家的孩子就难有说服力了。

SEE MORE 

如果孩子的父母没有看到自家孩子犯”熊”,而“熊孩子”的行为影响到了其他人或者对自身有危险,这时候主人一定会出面管的。


如果有孩子玩起来兴奋过头,忘了规矩,要出声制止,重申规矩,如果孩子屡教不改,那么就不允许他们再继续玩下去,改做其它活动。


如果孩子父母无视孩子的熊行为,那么主人在孩子刚开始调皮捣蛋,破坏性的行为刚有苗头的时候,就立即出声制止,言辞和蔼但是坚定,孩子就知道在这个家里他是不能为所欲为的,他会收敛自己的行为。孩子心里是有数的,别人家不是自己家。

说到底,“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为父母管教不利,所以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别让孩子成为一个“熊孩子”,是做父母要下功夫的地方。






其实,一开始不懂到底该不该管教别人家的孩子这个问题,也和不少育儿方面的朋友聊过。有一个朋友说,“我的根据就是看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女儿发现她朋友在我们家可以不遵守规矩,那么她也就会有样学样,也觉得家里的规矩是可以随便打破的。所以别的孩子来玩,破坏了我家的规矩,我是一定要管的。”


我问她:如果管了别人的孩子,会不会引起一些后果,比如人家以后都不找自家孩子玩了怎么办?


朋友回答说: “不会的,我家设立的规矩并不严苛,都是在合理范畴内的,也就是这么几条:只能在厨房吃东西,玩完了一种玩具要收拾好了再玩下一个,一次吃糖不超过两块等等。那些不守规矩的孩子,不找我家孩子玩儿也未必是坏事,孩子们互相影响很大,别把自己孩子带坏了。”说得也有道理,那么,我们大人有时也根据情况做好自己该做的,以防出现不理想的局面。

有时来做客的孩子,就是单纯的想找小伙伴玩。对于在家里的大人会害羞,或不懂如何跟大人沟通交流。主动拉近跟孩子的距离,打打招呼。有空聊聊天,聊好玩的游戏,漫画书,讲个小笑话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