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并引导孩子的好胜心

培养并引导孩子的好胜心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好妈妈不吼不叫教子方法

       作者:张卉妍               编 著      





















好胜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好胜的内驱力可以激发人的成就欲望。所以,父母从小培养并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故事一:

6岁的小刚好胜心很强。平时让他练琴,他一点没兴趣。有一天,妈妈带他去亲戚家玩,无意间看到表妹照着那蝌蚪似的五线谱用电子琴弹出几支他所熟悉的歌曲时,小刚羡慕极了。回家后,他赶紧找出电子琴,擦干净上面的浮尘,拿出来弹,还让妈妈教他弹。有一段时间,小刚一听到别人家的琴声,他就连忙拿出自己的电子琴来弹,让他出去玩都不肯,好像在和表妹悄悄比赛似的。看到小刚这样,妈妈想,这正是利用他好胜心的好机会。于是就给孩子请来了音乐老师,并买了一些正规的音乐教材,让小刚好好练。小刚颇有音乐天赋,简谱掌握得很快,两只手弹起来也非常协调。仅仅半年的时间,小刚就熟练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全国少年音乐大赛中还获得了二等奖。

故事二:

著名的教育学家斯宾塞的儿子小斯宾塞,一直被铁匠的儿子强尼视为竞争对象,因为小斯宾塞的成绩在班里总是遥遥领先。小斯宾塞对这件事向来都不在意。直到有一次他在体育课上长跑输给了强尼,并且被强尼和其他孩子奚落,小斯宾塞才愤怒了,冲上去打强尼,但是强尼个子比他高,力气也比较大,小斯宾塞反而被推倒在地。当斯宾塞了解了整件事后,说:“孩子,你输给强尼是很自然的,”他安慰孩子说,“但是这并不是你的错,而是因为我没有加强你平时的体育锻炼······现在弥补还来得及,你愿意吗?你还想赢他吗?”

“想!”小斯宾塞擦干脸上的泪痕,精神马上就足了。于是,从第二天,小斯宾塞就开始锻炼-为了超越自己,在跑步上胜过强尼,并且一直坚持。在第二个学期的长跑比赛中,强尼和小斯宾塞并列第一。小斯宾塞对这个结果感到很满意。

这就是好胜心带给孩子的动力。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当地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可以增强孩子前进的动力,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

孩子的好胜心及参与竞争的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培养和锻炼获得的。父母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一些合理的竞争环境。如早上起床,可以让孩子与父母比一比,看谁能按时起床。


平时,可以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学习,并有意识地用比赛的形式让他们比高低、赛胜负。如比一比谁跑得快、谁跳得高、谁的积木搭得好等。在这些简单、轻松的小竞赛中逐渐激励孩子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培养并引导孩子的好胜心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好胜的重点应该是超越自我竞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实力,而要提高实力,关键是超越自己。当然,孩子要提高自己就得向别人学习,要进行横向的比较,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但是无论怎样横向比较,最终还要改变自我,才能有成效。连自我都不能超越的人是无法超越别人的,超越自我是超越别人的前提,超越别人只不过是超越自我的一种自然结果。很多家长把超越自我和超越别人的关系颠倒了,他们总是搞横向比较,忽视了孩子自己跟自己比是否有进步。这样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眼睛盯着别人位置的不正常的“排队心理”,于是很自然就会滑向嫉妒的泥坑。


2.让孩子敢于面对失败在竞争中,孩子难免会遭到失败,受到打击。这时,父母千万不能责备、讥笑孩子,这样会使他气馁,甚至失去信心,丧失竞争意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竞争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使他懂得竞争既能展示自己的力量,也能检验自己的不足,其目的是求得进步。


3.好胜应该对事不对人所谓“胜”,只是说在某一件事情上比别人做得好,如此而已,并不是说整个人比别人高一等。语文不如你,但数学可能比你好;学习不如你,但体育可能比你强;绘画不如你,但音乐可能比你好。主要是对事而不对人的,人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都是好孩子。这样的“好胜”和“竞争”就不容易造成某些孩子的妄自尊大和另一些孩子的自卑,就比较健康。如果对孩子某次考试成绩的高低和某次比赛的输赢太在意,老要分出个“好生”和“差生”,这种竞争的结果就会影响孩子,于是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事情转移到人的身上去了。

4.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父母在培养孩子好胜心时,特别要注意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父母有责任多从正面客观地引导孩子,避免消极的、不与人为善的暗示和态度,不要时时拿自己孩子的长处与别人孩子的短处相比,以出人头地压倒别人而后快。在鼓励孩子不甘落后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善于发现并学习同龄人身上的长处,并积极倡导良好的竞争道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