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回顾起了初中时期拍摄的短片。之所以用「短片」,是因为这些影像实在是太过粗糙——在里面,你看不到任何构图、收音的痕迹。唯一能感受到的,便是抖,如果没有特殊的情怀,估计大部分观众都不会撑完前 30 秒…
我本以为看完后,我会万分羞愧。然而,片尾出来那一刻,心中更多的是感慨——那个时候的我,似乎比现在更加热爱电影。
故事的规模,可以说是我编剧生涯中最大的一个:GFD 是一个与全球各大恐怖组织合作的人口贩卖集团,每年它都会让几个高智商的中学生「失踪」,以提取他们的基因进行生物测试。在一个机缘巧合下,Y 和 L 发现了这个学校一直极力隐瞒的秘密,并把它透露给了公众…
当然了,写是这么写,能不能把它拍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无论怎么说,这个剧本都是我写得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一次。能把它拍出来,当时的自己是有这样的信念的——也正正是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自信,这个「对白含量 90% 动作含量 10%」的剧本共 7000 字。仅仅是把故事的前半部分剪完,时长就已经超过了 15 分钟。
至于后半部分,坦白说,我们没拍完…只记得,这部「短片」至少拍了两个月(因为只能放学后拍),这一点是让我震惊的——当时,居然有十几个人愿意为这部粗制滥造之作牺牲自己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来陪我疯。朋友说,这些作品的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对电影没有太多的支持。然而,对我来说,这群朋友的热情便是对我的支持,毕竟,那时候就算有更好的设备,也没人懂应该怎么去应用好它。
知乎上有个问题:导演在拍摄电影过程中能否知道已经是烂片。说实话,当时那个连《澳门风云》都觉得有点东西的我,或许真没想那么多。管它假不假、穿不穿帮,按钮一按,拍就完事儿了…还记得有一幕是在少年宫前,当时一群小朋友正在那里玩闹,但几个演员们依然面不改色地在他们面前完成了一场「动作戏 」…
可惜的是,十几个人参演的片子,如今时常联络的不足 5 人。先是学校重新分班,大家有了不同的社交圈子。再后来,似乎所有人成熟了,也沉默了,这段经历便自然而然地被大家有意或无意地忘却。
今年四月,学校的编剧课要求我们写一个 90 到 120 页的剧本。哪怕教授没有限制任何主题,我也只是保守地完成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家庭故事。但我并不是唯一打「保守牌」的那个,几乎班上一半的同学都选择了「Family Drama」。反倒是有个大一的学生,决定写发生在俄罗斯的特工故事。
“Have you been to Russia?” 我问。
那是一所双语中学,如今,大家已经从某二线城市,飞向了北京、伦敦和加州,学起了管理、金融与工程…
原本想把一些短片的截图放在文章里,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毕竟,对于没出镜的人而言,这是美好的回忆。但对演员们来讲,这或许是活生生的黑历史。先把短片在网盘里放着,等哪天相聚再拿出来一起笑,这或许是更好的结果。
我真的猜不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帮演员里不乏年少有为者。如果大家知道了,却还是拿起剧本硬着头皮把台词背了下来的话,谢谢你们了。(知不知道都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