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一二年级期末考试不进行纸笔考试!低年级抓什么,怎么抓?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哪个孩子不为自己的分数紧张万分,惊魂失魄呢?
但是在这个学期,一切都变了。
为了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
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
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
有一部分家长却是持反对态度。
在教育界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一二年级相差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
因为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孩子的成绩本就具有强烈的欺骗性,所以考试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孩子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是重点。
这个阶段,家长真正要抓的不是成绩,而是为之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抓好这5件事,孩子成绩自然不会差!
01
抓习惯:好习惯决定好成绩
《好习惯决定好成绩》中说:
好习惯可以使孩子获得人生的成功与快乐;坏习惯则可以使孩子的一切努力变成徒劳,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
不难发现,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通常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醒家长朋友们,在新学期里,小学一二年级,没有必要紧盯着孩子成绩,帮助孩子养成下面这5个好习惯是重点。
1、守时的习惯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守时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让孩子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2、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如果孩子的学习没有计划性,尽管很用功,但是都是无用功。
3、预习的习惯
预习能让孩子上课不但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可以游刃有余的自主思考,课堂效率高,知识学得更透彻,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稳步提升。
4、复习的习惯
知识不是一学就能学会的,必须有个不断总结、归纳、巩固的过程,才能把碎片的知识整理成知识框架,融会贯通,做到真正的“学会”。
5、专注的习惯
儿童教育专家斯特娜也曾经说过:
“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对孩子而言,越早养成专注的习惯,对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乃至成人之后的工作而言,就越有益处。
02
抓书法:一手好字影响孩子一生
01
“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02
写字,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地方。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一下周围的孩子,你就会发现,成绩好的孩子大都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成绩差的孩子则字迹潦草,卷面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
甚至有时候,几门考试下来,由于字迹问题就能被扣掉15——20分。
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写一手端正的字迹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练字这件事,越早越好,趁着孩子年纪小,字迹还没有定型,家长多花点时间,让孩子好好练字,将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建议:
1.选择喜欢的字帖,专心练好一种字。
2.练习喜欢的内容,比如一首古诗、一篇优美的散文,练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
3.不要贪图速度,重在过程,每天练好固定的内容,掌握写字技巧。
03
“我家孩子小学成绩挺好的,常常考100分,为什么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二初三,突然就被落下了?”
-
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
-
-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没有量的累积,就没有质的提升

04
“教孩子自己动手做,无论是盥洗、穿衣、准备点心或倒饮料,都能协助孩子迈向独立之路。孩子在培养相当程度的独立时,也奠定了受惠一辈子的良好工作习惯、自律自重与责任感。”
05
孩子走路的姿势十分协调,善于模仿各种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说明他有身体动觉才能,运动协调能力好,可以发展运动、舞蹈方面的才能。
孩子对各种自然现象都非常好奇,经常问为什么,给他一堆杂乱的玩具,他能够把它们分类放好,说明孩子在数学、逻辑方面有天赋,可以学习围棋、象棋等,加强对思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