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经被宠坏的七个特征一一请对照!
被宠坏的孩子七种最常见的表现:
1 不给我买我就闹
2 吃饭我都不消停
3 遇见长辈不说话
4 借的玩具不想还
5 童言无忌很无奈
6 脏话动粗样样来
7 不好吃的就不吃
1
不给我买我就闹
无论是逛商场还是游乐园,只要看到心仪的玩具,宝宝就会情不自禁,非常亲自娱乐感受一下,或者要求爸爸妈妈给买回去玩,如果不遂了他的意,立刻使出“一哭二闹三倒地”的绝招,在公众场合下,哭闹引来众人围观,让你尴尬得手足无措、原地石化。
许多家长拗不过孩子也只能就范,想买…买,想玩…玩,久而久之,有求必应,孩子会越来越难以满足,直到让你崩溃。
解决之道
爸爸妈妈面对这种情况,也不能任由孩子哭闹,这样会让孩子哭得更凶,也切忌当众训斥,甚至动手,这样会伤了孩子自尊。推荐方法是先帮孩子离开,这时可以缓和彼此的情绪,之后再回忆刚发生的事,同时和宝宝想想对类似事情是如何规定的,帮宝宝慢慢认识到他的错误表现。
2
吃饭咱都不消停
带孩子去外面吃饭,看电影,特别是在餐厅,不是乱跑,就是乱叫,再不就是乱动,简直就是个小猴子,无论怎样说教都不行,吃一顿餐都不消停。
通常情况下,爸爸妈妈会听之任之,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规矩,所以在家也就会追着孩子喂食,各种“装孙子”。
解决之道
孩子天性就是好动,但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用餐习惯,多数家庭已经习惯追着喂食,孩子也就惯下了玩一会吃一会的毛病,对于这类情况,要明确告诉孩子:离开餐椅就不可以再坐上来。凡事都有第一次,饿上小家伙一次,他就知道爸妈不是闹着玩的。
3
遇见长辈不说话
带着孩子出门遇见长辈,让他打个招呼,就是不开口,各种尴尬,不知道的还以为做大人的不懂礼仪,没有家教,连打招呼都不好好教。可是在家里,孩子却欢腾得不行,教他说什么就能说什么,这是个什么情况???
解决之道
其实这跟孩子的个性有关系,在家活蹦乱跳,出门不跳不笑,毕竟孩子对陌生的人或事物,都有一点点自我保护心理,爸爸妈妈不要用强迫的方式,也不要当众斥责孩子没礼貌,这样会让孩子更加畏畏缩缩。可以先让宝宝给长辈点点头,或者挥挥手,以后再慢慢教育孩子过渡到宝宝肯主动打招呼。
4
借的玩具不想还
见到别家小朋友的玩具更有意思,借了回来玩,这很常见,可是,借时容易还时难。待到归还时,宝宝说什么不肯将玩具还给人家,这可怎么办才好呢?这样久了,孩子认为不归还也是正常的,会变得没有信用。
解决之道
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还没有“你我他”的概念,会出现抢玩具的情况,此时要耐心地教导,不要生硬地将孩子手里属于他人玩具强行夺下来归还,借玩具前,就该要告诉孩子,玩具最后都要回到主人手里,不能夺人所爱,就像别人把你最喜欢的玩具借走不还,你一定会不开心的!如此,孩子会慢慢学会分享,还会主动归还不属于自己的物品。
5
童言无忌很无奈
带宝宝外出,电梯里遇到熟悉的邻居,宝宝突然对邻居说:“阿姨,你好胖啊,像……”尴尬指数瞬间爆表。
带宝宝和几个朋友聚餐,几家人欢声笑语,孩子突然对个子不高的朋友说:“叔叔,要多吃菜菜,才能长高哦……”欢乐气氛立刻降到冰点!
解决之道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没有任何顾及,会凭借直觉说出自己的感受,此时,爸爸妈妈要马上纠正他:“你小时候更胖好不好,你听过妈妈说你胖吗?”当宝宝摇头后,爸爸妈妈要继续告诉他,随便评价别人的外表是不礼貌的,不可以这样讲,从而让宝宝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平时要注意以身作责,不要随意评论他人,以免宝宝见样学样。
6
脏话动粗样样来
孩子有时候在家长面前非常乖巧,和别的孩子在一起时却出口成脏,一起玩时还学会了动手,邻居们会私下说谁谁谁家孩子没有教养,这让爸爸妈妈好没面子!
解决之道
宝宝说脏话、打人时,一定要及时给予处罚,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就告诉诉宝宝:“骂人是不对的,打人更是不对的,你自己犯错,就要接受惩罚,去罚站!”对于小宝宝来说,限定活动自由是很严酷的事情,无论宝宝是否哭闹,都不要因此妥协。
当孩子体会到活动被限定的痛苦时,特别是别的小朋友都在玩,他却要罚站时,他就会将说脏话、打人和不能自由地活动联系起来,认真记在心里,如此才能避免以后再犯错。
要注意的是,不可以采取打孩子的处罚方式,以免孩子认为以暴制暴是正确的。聪明的爸爸妈妈一定要记得,找出宝宝最怕的事作为惩罚,效果远比武力要好得多。比如借不让宝宝吃巧克力,不能出去玩,或是罚宝宝做不喜欢做的家事等都是不错的方法,永远不要做无效的处罚哟!
7
不好吃的就不吃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吃肉,鸡肉、鸭肉、牛羊肉,活生生一个肉食动物,往往清脆的绿色蔬菜却视而不见,满满一桌子菜,往往剩下的都是一片绿色。
有些爸爸妈妈认为长身体就该多吃肉,吃肉才能长肉啊!小墨君还碰到个小朋友顶嘴:吃那么多菜有啥用,能长出菜来吗?
解决之道
营养均衡大家都懂,但大多数孩子更喜欢吃肉的现实无法改变,有时候强迫孩子吃了两片菜叶就认为大功告成了,反正是吃了,吃多少咱不管。
来给大家讲个活生生的例子,小墨君就是个例子,作为家中独子,小时候在吃的方面的确是要啥有啥,然而挑食的毛病也就是这样惯出来的,多年后海拔平均以下,吃了那么多年的肉肉,现在也还是没几斤肉,身材纤细,风大一点都不敢出门。
而另一个极端就是,物质条件好了,爸爸妈妈给孩子吃的东西也多,但一定要注意均衡营养,不但不能惯孩子挑食的毛病,还需要注意不要营养过剩,人体每天的吸收是由上限的,吃的太多也不好,容易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看看现在的孩子,身体是不单薄了,然后却一个个成了小胖墩。
借用一句广告词——营养之道,食之以衡。
图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其他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