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新学期小学语文课本有哪些改变?绝不止先识字后学拼音这么简单!

【教育资讯】新学期小学语文课本有哪些改变?绝不止先识字后学拼音这么简单!
此前热传已久的最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今年9月开学后,浙江全省小学一年级新生将拿到这本新课本。
2016年浙江省小学语文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培训会在湖州市新风实验教育集团清河校区召开,会上,记者见到了部编义务教育(以下简称:“部编本”)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 “实物”。


“有意义、有意思、讲规律、讲实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核心编写人之一滕春友,用这四个关键词描述新教材的特点。

  
“浙江省有多人参与本册教材的编写,教材中部分古诗词的插画,出自温州青年画家黄国想之手。”提到这一点,滕春友倍感骄傲。
变化一:
课本变“丰满”,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宽大了很多,从封面到内部插画都来了一次“大换血”。


一线教师拿到这本新教材也很惊讶,“开学教育的第一课《我是中国人》,这幅56个民族儿童画非常令人震撼。”来自宁波的李慧珍老师一拿到新教材就反复看了很多遍。
“部编本”教材的“入学教育”包括《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篇,从国家民族身份认同到自我角色定位再到学科认识,较之人教版教材的入学教育,层次分明,格局更高。


“开篇体现家国情怀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渗透到字里行间。大量增加了经典阅读,传承传统文化,本册教材意义深远。”滕春友将新教材这一特点归纳为 “有意义”。


记者注意到,“部编本”教材课文中的插图精美,多采用传统水墨画风格,京剧人物、喜鹊、腊梅等“中国风”元素频现。更重要的是每幅图都与学习内容相关,比如“z、c、s”一课的插画是熊老师在大树下给刺猬学生上课,毛毛虫在旁听,学习内容都体现在图画中,学生们可以看图学习,增加趣味。

研训会上,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的柳琏老师解读了新教材的特点和老师学生应该如何适应新教材,她说:“‘部编本’教材将学习内容整合到故事和图画中,老师在教学中要仔细研读教材,用一年级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讲故事学知识。”
变化二:
先学“天、地、人”再学“a、o、e”
说到一年级,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a、o、e”,可是翻开这本新教材,记者看到汉语拼音已经悄悄跑到了第二单元。

柳琏老师认为这一变化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 “减负”,“识字放在拼音之前,主要想体现幼小衔接,很多孩子在上学之前都认识一些字,识字的方式是父母的口耳相传。这个单元的字都是高频字,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经在运用,熟识度很高,老师只要对字正音就可以。”
变化三:
识字量由400字减少到300字
“部编本”教材对识字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识字量由400个减少到300个,减少的100个字将分散到以后各教材中再学。写100字,数量与之前比没有变化。


记者数了一下新教材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识字的第一课是 “天地人”,其中重点提到了“天、地、人;你、我、他”这6个字。人教版教材识字第一课是“一去二三里”,出现“烟、村、亭”等日常生活中用得不算多的字。“部编本”教材中,增大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

 针对第一单元的识字课,柳琏老师也给老师们支了几招:“采用低幼衔接的口耳相传,教师范读领读,培养孩子专注的倾听能力。要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识,互教互学,既是对主动学习的孩子鼓励,也激发其他孩子的主动识字的热情。”


试教了新教材识字课的青蓝小学楼屹兰校长认为:“‘部编本’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要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热情。识字优先编排高频常用词,虽然识字数量减少100个,但不等于学习总量减少,所以不会影响学生阅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