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窝里横”,不一定是性格问题,提高社交能力更关键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邻居刘女士的儿子轩轩刚刚一年级,最近刘女士非常发愁,就是因为孩子的校园生活问题。

轩轩的爸爸因为经常要去外地出差,所以基本是奶奶和妈妈带大的,老人对轩轩非常宠爱,有时候也会让他在家里有点没大没小的,随着年龄增长,如今7岁的他有些调皮得管不住了。

然而前阵子家长会时,班主任却找到了刘女士,跟她沟通起了孩子的社交问题。班主任直言,轩轩在班里成绩中上,还算乖巧,但是不怎么爱跟人玩,很多小朋友看到老师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他却经常喜欢自己呆着,看到老师还会躲着走,性格有些内向了,希望家里能开导开导。

刘女士这一听有些诧异:内向?孤僻?这是我家那个整天跟妈妈和奶奶无法无天的儿子吗?

后来,刘女士一次带着轩轩逛街,偶遇到了他的数学老师,刘女士本想热情地上去打招呼,却发现儿子紧拽着她,说:“咱们从那走吧!不走这边!”

她这才意识到,班主任说儿子总爱躲着老师,有些怕生,这确实是真的。

刘女士真搞不明白,从来没觉得孩子性格内向,以前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没出什么事,为啥上了小学,反而不会跟人玩,还怕大人了呢?

其实,轩轩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出现过,明明在自己家里挺正常的,一出门就“怂”了起来。有些孩子表现得比较严重,在班里几乎没有什么玩得特别好的朋友,更别提跟老师交流了,有些孩子比较轻,偶尔还能跟同学玩到一起,但是看到老师就本能退缩。

其实,这并不一定是性格问题导致的,而是社交能力没有达到这个年龄的要求而造成的影响。这类孩子跟天生内向的孩子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窝里横,外出怂”。                                                                                  

上了小学后,身边换了一个环境,告别了幼儿园一起生活了三年的老朋友,面对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和同学,这时候也需要孩子们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差的孩子,通常会有这些表现

不懂得如何交新朋友

幼儿园时期,小朋友们都是懵懵懂懂的,通过老师组织的小游戏互相认识,并且玩到一起,这是因为幼儿园里可以分享同样的玩具。但是到了小学后,校园生活发生的巨大的改变,少了很多互动类的游戏,多了更多的课堂和互相之间的比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突然不知道怎样主动交新朋友,正是缺乏社交能力的表现。

交友情绪化

情绪化的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很容易走向极端,因为一点点很小的摩擦,就要跟人绝交,或者因为别人小小的帮助,就认为自己是对方一辈子的好兄弟好姐妹。这种情况的本质是不懂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与人磨合,如果不进行纠正,很难会遇到交心的朋友。

在陌生人和熟人面前,表现差异巨大

所谓“窝里横,外出怂”,说的就是这样的状态,有些孩子在亲近的好友和家人面前非常开朗,甚至有些人来疯,但是一旦遇到陌生人,或者其他不熟悉的大人,就会变得过分安静,恨不得化身“小透明”。

怕生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状况,一般来说稍加引导就可以克服这样的心理,但孩子过分怕生,就是缺乏社交能力的体现了。面对不熟悉的人的视线,他们会感到非常紧张,甚至焦虑。

社交能力有多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社交能力影响到的是他们童年的质量,一个没有朋友的孩子,童年会很孤独,而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难培养,李玫瑾教授曾说:在孩子6岁前,是培养孩子性格与习惯的黄金时期,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有助于他们的一生。

社交能力强的人,能获得更多机会

这一点其实是终生适用的,孩子会社交,懂交友,朋友多,就能获得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小时候或许是当上班干部的机会,而长大后则是升职加薪的机会。

社交能力强的人,心理素质更好

社交能力优秀的孩子,身边总是会有更多的朋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得到更多来自亲朋好友的关心和帮助,不至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素质。孤僻的孩子要么非常懦弱,要么被迫变得过分坚强。

孩子的社交能力,应该如何培养?

很多家长觉得自家孩子太怕生,想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于是给孩子报各种小主持人、讲故事培训班,其实这只是提升了孩子的口才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社交能力跟这两种能力固然挂钩,但是儿童的社交方式跟大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些区别也要教给孩子。

掌握社交距离

作为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与人社交,应该要保持良好的距离。不是说交了朋友大家就立刻亲密无间,情同手足了,该伸手帮忙的地方不要吝啬,该优先保护自己的时候也不要为此感到羞耻,更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朋友身上,要社交也要独立。

学会道歉与感谢

不管是小孩子的社交还是成年人的人际关系,道歉与感谢都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是两个人以上的交流,必然会出现摩擦,学会处理这些矛盾,并且看到对方为自己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

借了小朋友的橡皮擦,要懂得说谢谢,不小心踩到了小朋友的鞋,也要立刻表示道歉。在儿童社交中,能够处理好这两点,就已经足够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欢迎了。

培养同理心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也是快速提升社交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孩子关注他人的情绪和需求,懂得从多角度来看问题,是建立稳固友谊关系的重点。

让孩子看到大人感到退缩时,让他们换位思考:“你遇到别的小朋友,小朋友看到你就跑了,你会不会觉得他讨厌自己?当你遇到老师时,如果也是这样扭头就跑,老师也会很难过的。”

孩子的社交是非常单纯的,年龄越小,引导起来越是容易,而在儿童社交中得心应手的孩子,将来处理人际关系也会更顺手一些。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孩子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社交能力是偏差的,在孩子小时候尽可能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也是家长不可忽视的教育。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