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
小学科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笔试成绩公布时间在12月9日
单项选择题
1.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教育基础 – 教育与社会
【答案】B
【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故本题选B。
2.“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表明教育的本质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传递人类文化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教育基础 – 教育概念
【答案】C
【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故本题选B。
03.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世界观教育,并指明实现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教育基础 – 教育学发展 – 蔡元培
【答案】C
【解析】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美感教育是实现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故选C。
04.在小学阶段,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主要是将道德规范
A.具体化与人格化
B.标准化与系统
C.标准化与制度化
D.人格化与系统化
德育 – 德育方法
【答案】A
【解析】榜样法是教师以自身或他人的优良品行去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通过榜样人物的言行,把深刻的道德原理和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与人格化。故选A。
05.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强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教育基础 – 学制
【答案】C
【解析】壬戌学制又叫六三三制,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而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均是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故本题选C。
06.“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繁重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教师 –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4)教师需要“教育机智”。题干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反映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认识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调整、改进、出新,说明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故本题选B。
07.夏季,师生在操场活动时突然遇到雷雨天气,最安全的做法是
A.站在*的地方
B.在大树下避雨
C.在建筑物下避雨
D.立即进入建筑物内并关闭门窗
小学生安全防疫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安全防范常识。在室外活动遇到雷雨天气时,师生应立即进入建筑物并关好门窗,不在大树下避雨,不使用金属杆雨伞,故本题选D。
08.“及时复习”是学生记忆学习材料的有效策路,依据的遗忘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时快时慢
C.先慢后快
D.呈倒U形
普通心理学 – 认知过程 – 遗忘
【答案】A
【解析】大量实验证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越到后来就越缓慢,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根据遗忘的这一规律,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即要在遗忘大规模开始之前进行,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遗忘。故本题选A。
09.小明**与**敏捷活泼,善于适应环境变化,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普通心理学 – 心理特征 – 气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气质类型。多血质感情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能力强;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题干中小明活泼,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是多血质的体现。故本题选A
10.小学生在学习加法时,需要利用小石子、**.手指等完成计算活动,依据加里培林”儿童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这种智力活动处于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这个我编的
D.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教育心理学 – 学习实质 – 操作能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物质活动是借助实物进行活动,物质化活动是指借助实物的模型、图片、样本等代替物进行活动。小学生利用小石子等实物来完成计算活动,属于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故本题选D。
11.小红非常喜欢数学,对数学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这种学习动机是
A.**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教育心理学 – 学习动机 – 奥苏伯尔 – 内驱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类型。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属于内部动机。题干中小红非常喜欢数学,对数学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好奇心和兴趣属于认知内驱力,故本题选B。
12.小学三四年级儿童的**发展会出现**,表现为
A.从***思维过渡到***思维
B.从***思维过渡到***思维
C.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
D.从****思维过渡到初步的****思维
普通心理学 – 认知过程 – 思维 – 皮亚杰认知发生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主要表现在: (1)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但仍带有较大的具体性。(2)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3)在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平衡性。(4) 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中出现“飞跃”或“质变”。BD选项说法错误,A选项属于小学之前的儿童思维特点。故本题选C.
13.小学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分类依据是( )。
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B.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C.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
D.课程管理的层次
教学 – 教学规律
【答案】A
【解析】A选项,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B选项,按照课程设置的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选项,按照学科的固有属性,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D选项,根据课程管理、开发的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故本题选A。
14. 在设计数学目标时,经常用“参与、交流、经历、发现、探索 “等行为助词表述的属于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行为与实践标
C.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 – 新课改 – 三维目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题干中交流、发现、探索等词语是一种学习方式方法,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要求。故本题选C。
15.为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教育部倡导小学生的评价应采用()
A.百分制
B.等级制
C.评语制
D.等级与评语
课程 – 新课改 – 课程评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小学阶段的评价方法。查看学生操行评定细则
16.具体规定教学阶段学校应设置的课程,课程开设的科目及课时分配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大纲
课程 – 课程文本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依据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故选A。
1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 “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体现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实践取向
D.相互适应取向
课程 – 课程实施价值取向
【答案】B
【解析】如果是即考虑“用教材教”,又考虑“教教材”就是相互适调的取向。
18.在下列选自《学记》的语句中,体现教学语言应***的是
A.学不躐等
B.开而弗达
C.禁于未发
D.罕譬而喻
教学 – 教学
【答案】D
【解析】罕譬而喻出自《学记》,意思是: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体现教学语言简约生动。故本题选D。
19.在讲完长方形面积计算后,王老师要求学生回家计算一下自己房间的面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践研究法
B.实验教学法
C.实习作业法
D.实物演示法
教学 – 教学方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老师讲完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点后,让学生回家计算自己房间的面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属于实习作业法。故本题选C。
20.强强学习一般,但劳动积极,老师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这种评价属于()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教学 – 教学评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分类。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的个体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老师评价强强时,不仅从成绩,还从劳动方面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故本题选C。
简答
21.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 – 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要点】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形曲线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效率最高,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任务容易,动机中等偏高;任务困难,动机中等偏低。
22.简述小学德育中实施奖惩的要求
美育/劳动教育/体育
【参考答案要点】
奖惩法是教师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品德健康发展。
要求:
(1)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态度
(2)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坚持标准
(3)发扬民主,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4)把奖惩和教育结合起来,坚持育人为目的
23.简述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教育研究
【参考答案要点】
(1)帮助研究人员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材料分析
24.材料:
某小学召开中学生座谈会,以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其中,六(2)的学生对王老师的意见最大,当学校向王老师反馈学生意见后,她非常生气。
第二天一上课,王老师就将学生“痛骂”一顿,责怪学生不知好歹,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她说着说着,委屈地掉下了眼泪。这时,学生们都低着头,不知所措。
第三天,王老师批改作业时,看到一张小纸条:“老师,请您别生气了,我们不是说您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您动不动就发牌气,有时竟为一点儿小事大发雷霆,说真的。上您的课,我们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就挨骂。老师,真没想到我们的意见会给您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落款是几位参会学生的署名。王老师看后,对自己之前的做法有些后悔。
问题:
(1)应如何看待材料中学生的行为?(10分)
(2)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10分)
教育类 – 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
(1)材料中学生的行为是合理的。
①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学生上王老师的课,他们总是提心吊胆,害怕挨骂,因此他们向学校反映了王老师的问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②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责权主体,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材料中王老师动不动乱发脾气,影响学生学习,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故向学校反映王老师的问题。体现了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③学生做到了尊师。材料中王老师对学生的“告状”行为很是生气,学生给王老师写小纸条说明原委,说明学生对王老师的尊重。
(2)想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需要具备教师职业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
①教师的道德素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②教师的知识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政治理论修养;
③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④教师的心理素养: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因此,想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职业素养。
(2)想要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需要具备教师职业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
①教师的道德素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②教师的知识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政治理论修养;
③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④教师的心理素养: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因此,想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职业素养。
25.材料:
单元测验后,李老师照例上了一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 她就发现那几位考满分的学生表现出不耐烦和心不在焉。于是,她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每讲一道题, 就请做对的学生将自己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提问,然后进行讨论,结果,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不仅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还产生了许多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问题:
(1 )评析材料中李老师的教学行为。(10 分)
(2)如何理解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10分)
教学 – 教学环节 – 教学评价
(1)该案例中的老师遵循了新课改的要求,是正确的。
①李老师做到了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要求。材料中,李老师看见个别学生心不在焉,改变教学策略,做到了面向全体的要求
②李老师遵循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营造讨论答疑等方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③李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材料中,李老师教学过程没有照搬自己的教学方案,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改变了教学策略,体现了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④该材料体现了李老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李老师能够随机应变,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较高的教育机智。
(2) 教学过程的预设是指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与安排。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生长和建构,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两者之间的关系:
①预设为生成打基础。
②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③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生成,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无效的预设。预设与生成具有同等的价值。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6.请认真阅读下列课文,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从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角度,分析上述文本。(15 分)
(2)如指导二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与方法。(15分)
(1) 《场景歌》是一组数量词的归类识字。教材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第一小节展示的是一幅海滩风景图,认识六个生字,第二小节展示的是一幅山村田园风光,认识三个生字;第三小节展示的是一幅公园景色,认识两个生字;第四小节描绘的是少先队员的活动场面,认识三个生字。
学生通过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主动识字,同时通过读词语,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说数量词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课后”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能听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初步了解数量词,及其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数量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反复朗读,感受场景图展示的美丽景色。
(3)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去过什么地方旅游?看到过什么?(点名指定学生回答)
2.教师引导: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旅行,出发啦!想一想,一路上,我们会看到哪些美丽的场景呢?
二、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一)自读第4小节,认读词语。
1.提问: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交流,教师在ppt上点击出现词卡。
(课件出示: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等词语)
2.指导朗读:学生同桌读,男女赛读这些词语。
(二)交流识记生字。
1.认识铜号并识记“铜号”。(课件 出示铜号图片,识字方法)
教师提示二“铜”字用加一加的办法。同学的“同”加上金字旁;换一换的办法:“ 洞”去掉三点水,换成金字旁。
2.理解识记“红领巾”。
(1)教师指名读词语,正音“领”是后鼻音,“巾”是前鼻音。
“领”是形声字,左边是“司令”的“令”,司令就是发号施令的人,头领。(课件出示 “领”字识记方法)。
(2)提问:你在哪儿看见过”领”字?试着组词。
明确:领带、带领、本领。
(3)教师引导;瞧,红领巾垂下来的样子,多像“巾”字!
(课件出示红领巾图片和“巾”字图片)后来,人们用“红领巾”称呼少先队员。
(4) 提问:谁能说一说“一队红领巾”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很多少先队员。
(1) 提问:除了队旗,你还见过什么旗?
明确:国旗、彩旗。
(2)提问: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队”字?(课件出示“队”字识记方法)
明确:加一加:双耳旁+人。
换一换:“认”去掉言字旁,换上双耳旁。
编儿歌识记:一人只有左耳。
(三)再读韵文,感知量词。
1.提问:第4小节课文,你会读吗?
要求:教师指名读。
明确: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要有节奏,下面听老师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全班齐读。(课件出示课文第 4自然段)
3.教师引导:我们看到的像“一队、一把、一群、一片”这些词就叫数量词,数量词与后面的事物一定要搭配得当,否则会闹出笑话。(课件圈 出数量词)
4.指导朗读:学生再读整个小节。(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提问: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前3小节,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带领我们游览了哪些地方?
明确:海边、乡村、公园。
2.提问:同学们在海边看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看图说话。
明确:海鸥、帆船、军舰、港湾。(教师课件 出示海边图片)
3.指导朗读:学生齐读第1小节。
4.提问:少先队员又带领我们在乡村、公园看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运用学法,同桌合作交流。
明确:鱼塘、稻田、垂柳、花园。(课件出示乡村图片)
小溪、石桥、翠竹、飞鸟。”(课件出示公园图片)
5.指导朗读:学生齐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重在激励
1.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去了大海边,来到了美丽的乡村,又来到了美丽的公园,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这些字你们认识吗?一起读读。(课件出示会认字)
要求:学生开火车认读、小组赛读。
2.提问:再看看这些字你们会写吗?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结构。(课件出示会写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课件出示书写指导)
明确:处:半包围结构,捺要写得舒展,托住上部。
园:全包围结构,笔顺:竖、横折钩、横、横、撇、竖弯钩、横。写“园”字要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元”字的第一横写得略短,第二横略长。
桥:左窄右宽。乔”字中的三个撇写法不相同——起笔撇要平,第三笔撇往左靠,与木字旁穿插,第五笔撇写作竖撇。
群:左部横左伸右缩;右部点,撇呼应,横间隔要均匀。
队:左窄右宽。右边长撇往左下方舒展,与左边穿插。
旗:左低右高。右边上下紧凑。
铜:左窄右宽。字形方正。
号:上小下大,长横在横中线稍上。
领:“页”横画起笔在竖中线上,长撇伸向“令”下方。
巾:居中。中竖是悬针竖,要直。
3.要求:学生描红、练写。教师提示握笔和写字姿势。
4.师生评议。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自主总结,教师归纳补充: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数量词,学会了不同的识字方法,还感受到了不同场景图展示的美丽景色。
六.实际演练,布置作业
放学回到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照片或图片,仿照课文,用上数量词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上面有什么,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 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包含的运算规律。(8分)
(2)如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规定教学目标,(12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0 分)
(1) 转化的数学思想。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2)①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体会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常用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激发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3)一、情境导入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找出含有的数学信息:水杯的单价为3.2元,跳绳的单价为4元,苹果的单价为4.98元,提问:买3只同样的水杯需要多少钱?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
二、新课讲授
①小组讨论问题
可能会有下列方法: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2角x3=96角。
方法4:竖式笔算3.2元x3=9.6元。
着重讲解方法4。
②教师总结,在解决买水杯一共用多少钱时,有不同的方法。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能够化成以角或分做单位的整数乘法来实行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在现实情景中用不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然后通过对方法4的讨论,在培养学生估算、计算水平的同时,感悟小数乘整数还能够先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小数乘整数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完成后教师针对结果给予评价并总结。
学生练习,并分享答案。
学生互评,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算法的理解。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教师进行查漏补缺。
[设计意图]由学生做总结,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五、布置作业
发现身边的小数乘整数,并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英语故事的教学作用。(4 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9 分)
(3)依据上述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导入和故事理解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7 分)
(一)英语故事的教学作用:
(1)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学生理解新内容;
(3)提供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多种阅读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提高阅读与听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故事的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三)1、导入
呈现狐狸和葡萄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图片内容形象生动,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同时,该活动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核心主题,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2、新授:
(1)学生泛读小故事,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精读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①What does the fox see in front of the house?
②What do the grapes look like?
③Does the fox get the grapes?
(3)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设计意图]通过泛读和精读,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最后学生跟读,模仿语音语调,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29. 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调式、节拍、歌词内容与情感。(4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这首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笞。
脚内侧接地滚球
动作方法:
支撑脚脚尖上对来球,膝关节徽屈,同侧肩正对来球脚尖微翘,脚掌与地面平行。使脚内侧正对来球:当球滚到体前时,接球脚自然伸出迎球,触球的一刹那接球脚顺势后撇,以缓冲来球力量,将球接在脚下。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简述“脚内侧接地滚球”的动作要点。(4分)
(2)试拟定小学中年级”脚内侧接地滚球”第1课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7分)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31.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雕塑的含义和基本艺术形式。(4分)
(2)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2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