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在渡过了开学季里哭哭闹闹的分离焦虑期后,多数孩子已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节奏。他们像一匹小野马一样,逐渐被幼儿园的新鲜所吸引,跑跑跳跳玩的不亦乐乎。但接踵而来的就是在所难免的磕磕碰碰……


【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零磕碰=100%安全?


幼儿园里的安全问题是最受关注的。从孩子入园的那刻起,老师们的神经早已时刻绷紧:尽力保证每个孩子都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即使在户外空旷的活动区域;仔细检查地面干净无水,没有琐碎零件对孩子形成安全隐患;桌椅的边边角角也要小心处理好,避免让孩子划伤碰伤…………

【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虽然幼儿园极尽全力保护孩子的安全,但是孩子天性活泼、动作协调性不如成人,难免还是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那么面对这些小“意外”,我们该怎么办?零磕碰真的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成长吗?幼儿园里的“绝对安全”对孩子来说就是真的“安全”吗?


01

不同的处理方式影响孩子一生


磕碰现象,在幼儿园里时有发生。当孩子发生小磕小碰后,作为家长和老师,必然都很心疼孩子。但有的家长往往会将孩子的受伤迁怒到老师的照顾不周,认为是老师没有全方位照看到孩子造成。


殊不知学龄前的孩子,本身就精力旺盛,需要不停地活动和探索,加上肢体控制还不十分熟练,出现磕碰是十分正常的。


【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而若因为担心孩子受伤就剥夺孩子自由活动的权利与探索的天性,这样的“安全”对孩子来说也是种折磨,对孩子成长也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

【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会让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


【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小磕小碰本身不可怕,家长过激的态度才可怕。


孩子本身对磕碰、疼痛这些事情是有一些忍耐度的,但是如果家长反应过度,情绪激动或者大声斥责他人,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为了防止这种可怕的事情发生,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不敢冒险,不敢探索,不敢和小伙伴玩游戏。这对孩子社交能力和性格发展伤害非常大。


!

【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会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


如果发生了磕碰,家长就在孩子面前去埋怨老师,斥责学校,孩子会觉得,自己磕碰受伤,完全是别人的错,和自己没有关系。


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学会把责任都推卸给别人。


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冲动,先搞清楚事情原委,而且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学校和老师。最重要的是借此机会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有危险的,让孩子慢慢学会保护自己。


!

【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合群


【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为了让孩子绝对安全,阻止孩子参加同龄人之间的“危险”活动是家长的杀手锏。


但是孩子之间的社交就是在跑跳玩耍这些家长眼中的“危险”活动中完成,限制孩子的这些活动,孩子只能和同龄人越来越远,社交能力也无从培养。导致孩子失去沟通的机会和玩耍的乐趣,逐渐造成社交能力缺乏,严重者甚至产生自闭现象。


!

【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会让孩子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


【安全保护】零磕碰≠100%安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磕碰也是一种成长(转给家长)


孩子受伤后,受到家长的责备,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唯唯诺诺,在幼儿园里不敢再有大动作。


幼儿期是孩子骨骼发育的最佳时期,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孩子骨骼的强韧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家长过分关注,会让孩子不再爱动,身体素质逐渐下降。




_



_



_



_

环境的安全并不是真的安全,相反,因为被过度保护,因为身心发展受到压制,当孩子面对环境时他并没有分析、判断、适应环境或躲避危险的能力。



_



_



02

如何处理幼儿园里孩子的磕碰


01

小伤口,不在意


我们都曾是孩童,每一次的跌倒磕碰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成长,但当我们的角色转变为父母时,难免会对孩子的问题格外敏感,但如果把这份情绪过度放大而失去了理性的思考,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果看到孩子身上有些小伤口,但是并不碍事,孩子也没有出现情绪异常等,那简单帮孩子处理下伤口就可以了。家长朋友们要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磕碰现象,不要过分夸大,也不要视而不见,为孩子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打好结实的基础。




02

孩子情绪异常,先问清楚原因


如果孩子受伤之后出现哭闹、害怕、不愿意上幼儿园等情况,那在处理完伤口之后问一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没有搞清楚事情之前一定不要先下定论。


如果家长对于事情的解决有异议可以单独找老师或者其他孩子家长解决,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当着面质疑老师,会降低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威望,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抵触情绪。


03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对于发生冲突的孩子,也不应该过度保护,更不应该贴标签。


打人的孩子不是“坏孩子”,挨打的孩子也未必就“懦弱”
,他们都需要在冲突中学习、成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不允许孩子受一点伤,会剥夺孩子自主、自立的权力,孩子无法发展出面对冲突需要的能力。


而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也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合群、“惹不起”的孩子而与同伴关系日渐疏远。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和权力,让孩子成长为日后能在社会中适应良好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04

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虽然老师尽全力看护孩子的安全,但年龄小的孩子协调性差,不懂得保护自己。


孩子通过探索了解周围事物,小班孩子由于对肢体控制的不灵活,难免会出现磕碰现象;中班孩子精力旺盛,喜欢跑跳,各项运动技能在跑、跳中得到发展。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玩耍时横冲直撞,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孩子受伤后家长一定不要冲动,要先搞清楚事情原委,并借此机会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有危险的,让孩子自己总结出为什么会受伤,并且避免下次再受伤。让孩子慢慢学会保护自己。



03

孩子受伤最难过的是老师



每天早上入园,当老师从家长手上接过孩子时,就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宝贝,倾注了全部的爱。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磕碰,最心疼的就是老师,他们恨不得受伤的是自己。不妨让我们听听几位来网络的幼师心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