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话】 核心素养视阈下小学音乐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版)》中指出,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聚焦学生发展,从关注“教什么”,更多地转向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学的怎么样”上,探索创新学习方式,积极实践教学改革,实现艺术课程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的一种有规则的,以发展音乐能力为重要目的的游戏活动。以听、唱、动、奏等为手段,以有趣的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孩童在快乐的情绪体验中具体、形象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音乐学习是快乐的,音乐活动是有趣的。在教学中,歌曲演唱的巩固环节如果通过呆板地反复演唱或是教条式的综合表演等方式来完成,学生会索然无味,使学习活动缺乏生命力。
在苏少版二年级《儿童在游戏》一课中,教师巧妙运用游戏化的“随机擦除歌词”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歌曲背唱。因为是随机的擦除歌词,学生需要极高的专注力,才能跟上学习的节奏,同时,他们还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游戏的挑战性。这样富于变化、不落痕迹的重复演唱,学生的情绪状态是积极、主动的,音乐学习不再枯燥,既起到巩固作用,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记忆,也使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要求融于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做到了寓教于乐。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 杨梦慧老师 示例
《儿童在游戏》教学片段一
音乐游戏活动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特点,在游戏活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玩”的规则,融入音乐学习的要求,需要从传统的单向接受、简单模仿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聆听、表现与创造。“对二拍子、三拍子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版)》1-2年级“聆听音乐”学习任务的学业要求之一。
《儿童在游戏》一课中,教师关注到“趣味唱游”与“聆听音乐”两个学习任务之间的关联,在课的拓展部分,将这首歌做了三拍子的改编,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方式听辨节拍变化,并用情境化的动作表现出来。游戏情境进一步发展为“游戏(二拍子)——休息(三拍子)——游戏(二拍子)”,学生通过自主聆听和表现,不仅丰富了对歌曲的感受,对节拍的体验,还锻炼了敏锐的听觉,建立了音乐学习用“听”指挥行动的规则意识。
《儿童在游戏》教学片段二
《儿童在游戏》一课的开始部分,教师依据歌曲中的两组典型节奏 X X X X | X X X|和 X X X X | X X|设计律动游戏,整个学习过程,从最初的身体体验——感性的游戏律动——借助学具提炼节奏——用图形谱形式呈现——念节奏名巩固节奏体验,教师摒弃了机械地教,巧妙地让学生通过动作的模仿,听、动、思结合,在轻松愉悦、充满音乐性的互动游戏氛围中体验到歌曲的节奏特征,巩固了对四分、八分节奏的感受。整个唱游学习过程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主要是教师重视了“音乐整体感知”,在保证学生对歌曲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层层叠加学习要求,感性为先逐步深入。
围绕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从音乐出发,巧妙适时地营造学习情境,架起了学生、音乐与情感的桥梁,能唤起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习思维,让他们能更好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四年级《声声乡音传乡情》一课,其中的“打硪劳动”在平时已经很少见到了,教师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不仅看到打硪的劳动,听到打硪的歌声,还创设了“打石硪”的劳动体验情境。学生用自制的石硪学具,跟着音乐打石硪、唱号子,再现劳动场景。学生在自主参与、亲身体验中,体会到了怎样才能让劳动动作整齐一致,发现了音乐和劳动的节奏是吻合的,音乐来源于生活,理解了劳动人民用歌声统一动作、指挥劳动的智慧。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触发学生真正理解音乐,也体会到了探究的快乐和成就感。
镇江市润州区实验小学 廖丽美 示例
《声声乡音传乡情》教学片段一
在《声声乡音传乡情》一课中,同学们学习本土民歌《打硪号子》,教师创设了“跟奶奶学”的情境。通过“看、听奶奶在田间地头演唱”—–“请奶奶进课堂教唱”—–“跟奶奶一起喊号子”等,这样几个逐层深入的学习活动,创设了一种跨时空的合作情境,将传统的教师自己与学生的互动,丰富为更为多元的一种师生互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runer(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境教学来得直观、深刻。”但要获得真正的学习效果,情境教学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饱含真情和深度的交流与合作。
《声声乡音传乡情》教学片段二
音乐课程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情感是音乐学习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学习的动力和中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和内心情感的激发。
在《声声乡音传乡情》一课中,学习内容将教材中的江苏民歌《杨柳青》和两首镇江的本土民歌《打硪号子》、《车水号子·数螃蟹》加以整合。这些与田间劳动相关的歌曲,其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如何让他们乐学、爱学呢?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在生活中学、在劳动中学民歌的情境,教师自主开发和搜集田间打硪劳动、车水劳动视频等,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劳动人民边歌唱边劳动的场景,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教师和学生一起律动,模仿田间劳动,在融洽的师生互动中,不仅体验到民歌与劳动的关系,更浓厚了课堂情感的氛围。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传承民歌,在课的最后,教师播放了学生民歌采风小组走进田间地头采集民歌的场景,用伙伴们的号召,进一步唤起学生对民歌、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声声乡音传乡情》教学片段三
小学音乐课堂中“通感体验”的学习方式,是听、唱、动、奏、视、思等多通道、多感官的联动互助,可以全身心、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达尔克罗兹说:“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的。”虽然“随乐而动”常是人们聆听音乐时最直接、最本能的反应,但是音乐课中的律动,应该在尊重学生天性的基础上,注意培养他们的韵律感和协调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在情绪、风格和特点。
如:五年级《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一课,听、动结合的方式多次运用。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教师深入挖掘音乐素材,设计了与音乐特点相吻合、简单易操作的体态律动。学生在饶有趣味地听、动体验中,初步感知了音乐作品在节奏、情绪、段落等方面的特点,在心理上做好了学习的准备,课堂气氛也得以活跃。
《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教学片段一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版)》3—5年级听赏与评述学习任务的学业要求中指出:“能听出音乐的主题,并用语言、动作、图示或乐谱等加以表示。”
图形谱就是图示的一种,它是通过点、线等图形或符号,来表现音乐旋律的走向、节奏的长短和音的强弱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等特点。
在《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A段主题学习中,图谱的运用是这样设计的:前面动作辅助体验音乐建立了感性经验之后,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他们大胆地用点、线等图形记录自己对音乐的聆听感受。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欣喜地发现,学生跟随音乐画出的图形都不太一样,并没有标准和固定模式。这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由表现、以听为主、用画记录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并丰富和积累了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
《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教学片段二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教学中合理运用视、听结合,让声像一体、虚实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B段主题学习中,学生多次结合谱例聆听音乐,经过分层聆听、对比聆听、探究聆听,层层剥笋似的逐步体验到音乐中乐器的音色以及多种乐器合奏的效果,再借助视觉动画的形象辅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织体”如同用音乐织布,是时空上的纵横交错。视听结合,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学生渐入“乐”学的佳境。
《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教学片段三
音乐是想象的艺术,想象是音乐情感的升华,它给音乐学习带来了活力。音乐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就作品来教作品”,而是让学生通过音乐审美体验,启迪智慧、提升创造力,丰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提升音乐素养。
在《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一课中,老师将作品的A主题,处理成了不借助标题的感受与体验。学生在对A主题经过了多次的聆听体验后,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想象,他们所联想到场景或者画面非常丰富,与音乐的特点也很吻合。当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畅所欲言之后,老师再提出作曲家想表现的是什么呢?很自然地转到对作品标题的关注,我们可以观察到:当老师说作曲家的灵感来自于一幅画的时候,同学们被吸引了。此时,教师多次提到的,每个人对音乐都可以有不一样的理解,已经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通过切实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具有开放性、创造性,让学习也更具有情趣。
《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教学片段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音乐课堂不能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性成长。巧设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促进目标达成,多感官联动让音乐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教师应让知识技能通过学习转化为能力,教会他们主动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核心素养”真正有益于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