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家庭君」陪伴你的第1420

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大家好,我是家庭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是每个家长心中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光鲜亮丽的未来。

为了所谓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有多少父母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进名校,希望名校名师名副其实,希望老师能教育好孩子。

但其实家长忘了最重要一点: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校长说:“学校教育无论有多成功,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家庭教育。

再优秀的老师,也替代不了父母。

教育若只靠老师

那真的会误了孩子

每次谈到孩子教育的问题,总有家长会推脱:

“我要赚钱养家,哪有那么多时间管孩子。”

每当孩子出现问题,老师联系家长,得到的答复却是:

“老师不好意思,我要忙工作,你就帮我教教他。”

当把孩子送入学校的那刻起,有多少家长就单纯的以为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心中觉得孩子教育的好坏,是依靠老师的。

因为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不可否认,教育路上,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工程师。

只要孩子有机会变得更优秀,老师一定会倾尽一切不停推着孩子走。

但说到底,老师不过是传道授业解惑。

真正能够影响孩子一言一行、塑造孩子人格、培养孩子习惯的,只能是父母。

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曾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教育界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叫“5+2=0”,正是验证了这一点。

5天的学校教育很有成效,但只要2天的家庭教育没有跟上,孩子的教育就会原地不动,甚至是倒退。

著名演员成龙,事业有成,名利双收。

但他对于孩子的教育却是一塌糊涂。

正是因为他的不负责任,他的儿子吸毒被抓,他的女儿落魄街头领救济粮。

教育学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教育孩子,家庭的影响力远大于学校。

唯有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

有多少家长总是想着,等自己有空了再去管教孩子。

以至于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各种问题频出,家长开始疑惑:

“我的孩子,怎么不听我的话?”

一位作家说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有保质期的,错过最关键的十年,不管之后如何弥补,都无济于事。”

李玫瑾教授也曾一语道破,教育的本质:“6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12岁之后,父母的话语是垃圾。”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

在孩子最需要教育的时候,父母疏于陪伴,疏于管教,之后只会让孩子叛逆不听话,更甚者可能使孩子走上歪路。

人民网曾发布一条新闻,标题是:留学2年败光200万。

主人公叫晨宇,是一名22岁的男生。

他的妈妈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女强人,因为一直忙于工作,疏忽了陪伴和教育孩子。

而晨宇从小就和奶奶生活,奶奶一直溺爱他。

长大后的他,性格孤僻霸道,不愿与人交流。

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一直与游戏为伴,不出去工作,与家人的交流也只剩下要钱。

主持人董卿曾说了这样一句话:“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赚钱,不去管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都抵不过他败家一年。”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千万不要等到孩子教育失败了,才真正醒悟。

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

孩子的教育,才是父母一生最大的事业。

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

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许多家长口中,经常会出现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多么好,别人家的孩子多懂事……

那么好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

都是父母教出来的。

还记得这则“双胞胎保送北大、中科院博士,接力帮妈妈在工地打工”的新闻吗?

兄弟俩出自寒门,同时被保送名校博士。

而他们的学业成就背后,是他们父母的全力支持。

为了兄弟俩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20多年的打拼几乎都是在围绕他们。

在他们求学期间,父亲每天开约10个小时车,而母亲负责照顾两兄弟起居。

母亲在他们很小时候,就陪伴左右。

在家学习时,母亲都是陪读到他们睡下,才开始忙家务活。

兄弟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确实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但我们更不得不承认,父母背后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所有的爱。

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哪有什么“寒门难出贵子”,只不过是父母努力不够罢了。

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精心浇灌。

正如莫言所说:“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人民日报也曾指出:

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陪”出来的。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妈。

每一个金光闪闪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你是什么样的父母

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常常思考:怎样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育人先育德,育儿先育己。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教育孩子时就是以身作则。

他每次吃饭都穿戴整齐,外出从不摆架子。

对子女的成绩从不苛求,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们。

晚上7点,就是钱学森的看书时间。

这个时间雷打不动,每天如此。

在他的这种行为熏陶下,他的孩子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儿子钱永刚从小学二年级起,就每天坚持读《十万个为什么》系列图书。

每天阅读七十页内容,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会问钱学森。

长大后,钱永刚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就学,并获得了硕士学位,毕业后就长期在计算机软件系统研制方面工作。

这是钱学森教育的结果,这一切都离不开钱学森的以身作则。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

父母做好自己,就是教育的精髓所在。

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孩子一路成长,少不了老师知识的引领。

更缺不了父母以身作则,用行动做好榜样。

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先努力做那样的人。

写在最后: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既拥有恪守职责、眼中有光的老师,又拥有以身作则、永不缺位的家长。家长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肩并肩,共同为孩子护航,孩子才会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