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 教研活动促成长——五年级数学教学开放周活动暨新课标学习研讨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新时代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数学科课堂教学“提质增效”。1018日,我校张霖锐老师和罗晓玲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共同执教了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可能性》。同一内容,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演绎了不一样的精彩!

PART 01


第一堂课
















      张霖锐老师在教学中,结合当前学校时事“善搏杯”足球联赛引入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生活经验等因素,让学生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的体验。另外“摸球”游戏,让学生体验、建立“可能性”中不确定这一现象,在相同因素条件下的活动,通过小组试验结果汇报分析对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事情发生可能性这一教学重点。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充满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好学、乐学”的教学理念。
















PART 02

第二堂课











      罗晓玲老师的课堂也让大家眼前一亮:罗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串”目的性强,环环相扣,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学生在猜测、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可能性现象这一新的观念。





PART 03

集体评议





直击精彩评议现场




       精彩的观摩活动让在场老师们收获满满。课后教导处组织全体数学老师评课、议课,相互学习,携手共进。



颜惠静老师:

     张老师准备得十分精细,整体达到了教学目标,目标指向很明确。罗老师的课,时间把握准确,内容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




蔡智杭老师:

      两位老师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他们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林锋老师:

     张老师的课引入生动有趣,对学生循循善诱,设问巧妙,讲解细致,孩子们学习热情很高,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敢于提问质疑。而罗老师的课堂组织严谨、大方,通过各种环节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数学素养。



教导处彭淑齐副主任发言:

      两位老师的课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条理清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导处庄瑞奇主任发言:

       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和扎实的课堂教学,为我们呈现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两位老师的教学都紧紧围绕新课标,始终能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教学,突出重点。





陈潘业副校长做最后的总结:

      两位老师都能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展开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紧扣新课标,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立足于课堂教学,把核心素养落实于数学课堂中,牢牢把握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本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成长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