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下册中考地理知识点答案版(附下载链接)

八年下册中考地理知识点答案版(附下载链接)

获取清晰pdf打印版,下载方式在文末。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越向北气温越低  。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我国地势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西

东    、 南    北  麦  的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   西   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东   西   的特点。

3、南方、北方的自然差异

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分界线

秦岭、淮河  一线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C  

高于0°C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主要温度带

中温带 (地形区:东北平原  )

暖温带 (地形区: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

亚热带、  热带  

主要干湿区

半湿润    地区为主

湿润    地区为主

气候类型

及特点

类型:  温带季风  气候

特点: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

  温多雨  

类型:  亚热带季风  气候

特点: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类型:  热带季风   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地形

主要地形类型

以   平原 、 高原   为主

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  高原、盆地    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 平原 、 低山         和   丘陵  

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  、   华北平原  、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  四川盆地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东南丘陵

河流

流量      ,汛期    ,冬季    (有或无)结冰现象。

流量     ,汛期    ,冬季  (有或无)结冰现象。

土壤

黑   土地 、  黄  土地

红  土地

植被

以   温带落叶阔叶林  为主

以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为主

主要能源

煤  、 石油 、 天然气  丰富

水能  丰富

4、南、北方的人文差异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业区类型

旱作   农业区

水田   农业区

土地利用

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华北平原: 冬小麦  

东北平原:  春小麦  

水稻  

主要油

料作物

花生 (地形区:华北平原  )

大豆 (地形区:东北平原  )

油菜 (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

糖料

作物

甜菜 (地形区:东北平原  )

甘蔗  (地形区: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

其它经

济作物

棉花 (地形区:华北平原

棉花  (地形区:长江中下游 )、 、  竹子

作物熟制

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

两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珠江三角洲:  一年三熟  

交通运输方式

 运为主

 运为主

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  

传统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优点: 防寒保温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优点: 通风散热

传统运动项目

溜冰、滑雪  

赛龙舟  

主要食物

面食  

米饭  

传统饮食习惯:  南米北面

文化

剧种

  梆子、秦腔,唱腔高亢  

 越剧、黄梅戏,唱腔委婉  

园林

  规模庞大  

  小巧玲珑  

二、四大地理区域

读图回答问题:

1、综合 地理位置 、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方地区  、D 青藏方地区  。

八年下册中考地理知识点答案版(附下载链接)

2、 (1)图中1是  南方 地区和  北方 地区的分界线,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气候 ,大致沿  秦岭、淮河  一线分布。

(2)图中2是  北方 地区和  西北 地区的分界线,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降水 ,与  400mm 等降水量线分布接近。该分界线北端大致沿  大兴安岭  (山脉)分布。

(3)图中3是  青藏 地区和另外三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划分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地形地势 ,与  第一、二阶梯  分界线分布接近,大致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山脉)分布。

八年下册中考地理知识点答案版(附下载链接)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 黑土地 黄土地

1、地理位置: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A  大兴安岭 、B 青藏高原 以东,C 内蒙古高原 以南,D  秦岭 、E  淮河 以北,东临F  渤海 、G  黄海  

2、自然环境:

(1)地形:地形以 平原 、 高原 为主。主要地形区①  东北平原 、②  华北平原 、③ 黄土高原

(2)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 温带季风 气候。地跨 中温度 和 暖温带 (温度带),大部分属于 半湿润区 (干湿区)。

(3)土壤:东北平原被称为“ 黑土 地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被称为 “  黄土地 ”。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北方地区的农业:

农业区类型

旱作   农业区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

主要粮食作物

(华北平原: 冬小麦    东北平原:  春小麦  

(黄土高原: 谷子 、高粱

主要油料作物

花生 (地形区:华北平原  )  大豆 (地形区:东北平原  )

糖料作物

甜菜 (地形区:东北平原  )

其它经济作物

棉花 (地形区:华北平原

作物熟制

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3、  华北平原 和  黄土高原  春旱严重。

(1)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①春季,华北平原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②  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  。

(2)华北平原如何应对春旱?

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② 发展节水农业

4、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春旱夏涝、土地盐碱化

5、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1.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2. 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 东北三省称号:“白山黑水” 、“林海雪原” 、“北大荒” 、“北大仓”等。

八年下册中考地理知识点答案版(附下载链接)我国最大林区是 东北 林区,主要分布在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长白山 (山地)。

  1. 范围:

东北三省包括A: 黑龙江省 ( 黑 、哈尔滨 )

B: 吉林省 ( 吉 、长春 )

C: 辽宁省 ( 辽 、沈阳 )

3、自然环境:

(1)地形、河流:

八年下册中考地理知识点答案版(附下载链接)地形分布特点(山河分布大势):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山环”证据: A大兴安岭、B小兴安岭、C长白山

“水绕”证据: 1黑龙江、2乌苏里江、3图们江、4鸭绿江  

“沃野”证据:有由 ①松嫩平原、②辽河平原、③三江平原  组成的东北平原。

(2)气候:

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是  温带季风  气候,

气候特点: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成因 纬度较高,又紧邻冬季风源地  。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三地的雪期由北到南的变化规律?

三地雪期由北到南越来越短。

(2)比较延吉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提示:从地形、纬度位置和 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延吉比长春积雪厚度大。

原因:延吉位于山地迎风坡且距海近。

(2)比较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提示:从地形、纬度位置和 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漠河比长春积雪厚度大。

原因:漠河比长春纬度高。

5、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东北三省纬度高,冬季寒冷,墙体厚,窗户小有利于保温;冬季降雪较多,房顶坡度大,防止积雪压坏房子。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气温较低  (或者  热量不足  )

成因  纬度较高   。

  1. 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3.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 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纬度高与我国气候有什么关系?

东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雨热同期。

  1. 东北三省大面积开荒,该地区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但也产生哪些问题?  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   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

  2. 为什么东北三省能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4.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5.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6. 农业科技水平高。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最大有利条件是 矿产资源丰富

2、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特点? 工业分布靠近资源产地  

3、本区工业发展面临问题? 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  。应对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更新技术、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 文明的摇篮

  2. 黄土高原有丰富的能源矿产    。主要农作物  高粱、谷子 等。

  3. 名胜古迹:陕西省黄陵县的 黄帝陵

  4. 黄土高原的位置:

东起  A太行山  , 西至乌鞘岭, 南到 B秦岭  ,北到 C长城  。

4、长城是  黄土高原 和  内蒙古高原

(地形区)的分界线

  1. 黄土高原的范围:

  2. 山西省 (   晋   、  太原  ②陕西省 (  陕或秦  、  西安  )

③ 甘肃省 (  甘或陇  、  兰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宁、  银川 )

6、黄土高原的“黄土风情”:传统民居是 窑洞  、民歌是  信天游  、头巾是 白羊肚头巾  。

7、黄土高原适宜开凿窑洞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②气候干燥,容易开挖 。窑洞的优点: 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

二、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风成说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该学说认为黄土的老家在  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 地区。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点: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稀少  。主要是由 水土流失 (生态问题)造成的。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2)植被破坏严重,(3)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

四、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

或者(1)植树种草;(2)建梯田,修挡土坝;(3)退耕还林还草;(4)禁止过度放牧等】

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措施: 植树种草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1. 政治文化中心

1、地理位置:位于  华北平原 (地形区)的西北角,北面是A  燕山 (山脉),西面是B  太行山(山脉),面向C  渤 海。与① 河北省 、②  天津市 (省区)相邻。

2、自然环境:

(1)北京地势特点: 西北高东南低  ,判断依据:  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

(2)北京是  温带季风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3、城市职能: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名胜古迹众多,其中  长城  、  明清故宫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  颐和园  、  天坛 、  明十三陵 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  四合院 、  胡同 、牌楼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已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  环形加放射状  的快速道路网。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 铁路 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1. 北京应积极发展  高新技术  产业。

    1. 南方地区

  2. 自然特征与农业

  3.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地理位置:

南北方地区大体位于A  秦岭、B 淮河 以南,C 青藏高原 以东,东临D  东海 、南临E  南海  

2、自然环境:

(1)地形: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  高原、盆地    为主,

东部有交错分布的 平原 、低山   丘陵  

主要地形区:①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 四川盆地 、③ 云贵高原 、④ 东南丘陵 。

主要山脉:1  武夷山 、2  南岭 、3 雪峰山 、4  巫山

(2)气候:属于 亚热带、热带季风 气候。地跨 亚热带 和 热带 (温度带),大部分属于 湿润区 (干湿区)。

(3)土壤: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红土地 ”。”。

3、四川盆地被称为“  紫色盆地 ”,该盆地物产富饶。

云贵高原  石灰岩 分布广泛,是典型的  喀斯特 地形,雨水已渗漏,表土易流失,不利于与发展农业,但是山奇水秀,有利于发展  旅游 业。

  1. 重要的水田农业

    1. 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最大优势: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

2、

农业区类型

水田   农业区

土地利用类型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主要油料作物

油菜 (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

主要糖料作物

甘蔗  (地形区: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

其它经济作物

棉花  (地形区:长江中下游 )、 、  竹子

作物熟制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珠江三角洲:一年三熟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1. 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A 上海市 (简称  沪 、行政中心  上海 )、

B 江苏省 (简称 苏 、行政中心 南京 ) 南部、C 浙江省 (简称 浙 、行政中心 杭州 ) 北部。

  1.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水运便利。

  1. 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由图可知“箭”是指  长江

“弓”是指  东部沿海

“箭头”是指  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著名的古都: 南京 、 杭州 ,还有历史文化名城:苏州 、

 扬州  等。

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核心城市是  上海

3、  上海 是我国最大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  浦东   的发展开发,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 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资源:

①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 ;

  1. 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

  2. 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 、  澳门

我国经济特区:广东省的  深圳 、 珠海 、  汕头 ,福建的 厦门 , 海南岛 ,新疆的   喀什

    1. 特别行政区

1、地理位置: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部,与  广东省  (省区)相邻,也与四大工业基地的  珠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相邻。分别位于  珠江 (河流)入海口的东、西两侧,其中西侧是 A澳门 ,与 C珠海 (经济特区)相邻,东侧是 B香港 ,与 D深圳 (经济特区)相邻,南临 ③  南 海。

2、经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铁路:① 京广线 ,② 京九线

3、组成:

香港主要由 香港岛 、  九龙  、 新界 等组成。

澳门由 澳门半岛 、  凼仔岛   、 路环岛 组成。

澳门名胜古迹:大三巴牌坊

4、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上天”——建设高城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香港虽然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但城市中还保留有大片绿地。

    1.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 港澳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地   人    ,自然资源  匮乏

  2. 香港、澳门被称为“ 东方明珠 ”。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  自由贸易 港,也是重要的  金融 中心、  贸易  中心、  信息服务  中心、  航运 中心。香港有“ 购物天堂  ”之称。

澳门支柱产业  博彩旅游业

  1. 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祖国内地的优势: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日常消费品

香港的优势: 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管理经验  

  1.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独特合作模式“ 前店后厂 ”,“前店”是指  港澳地区 ,“后厂”是指  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 范围:台湾省包括A  台湾岛  、B  澎湖列岛 、C 钓鱼岛 等许多小岛。

  3. 位置:台湾岛北临① 东海 ,东临②  太平洋 ,南临③ 南海 ,西隔④ 台湾 海峡与D 福建省  (省区)相望。

  4. 省级行政中心、最大城市:2台北

主要港口: 1 基隆 、 3 高雄

  1.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部位: 中南部

  2. 台湾岛人口、城市分布特征:西部沿海地区

  3. 台湾省的居民主要是   族,他们主要是大陆  广东 、  福建 (省区)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主要少数民族是  高山 族。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一)自然环境

1、地形、河流

(1)地形分布特点: 山地主要分布中西部,面积约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

地势特点: 地势东高西低  

(2)河流短急,  水能 丰富。

(3)最长河流:A  浊水溪       最大湖泊:B  日月潭

山脉:C  台湾山脉       最高山峰:D  玉山  

平原:E  西部平原  

    1. 气候:

(1)台湾岛属于  亚热带、热带季风  气候,夏秋季多  台风 和暴雨。

(2)台湾岛气温分布特点: 从周围向中部降低

(3)台湾岛的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年降水量

,原因: 东部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4)台湾岛的盐场主要分布在  西部沿海 地区,

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

西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沙滩广布;降水较少,晴天多

3、风景名胜:  日月潭 、  野柳地质公园  等。

4、台湾岛上铁路分布特点:呈环状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环岛地区多为平原,地形比较平坦

(二)物产

1、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 “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

2、台湾岛  西部平原 (地形区)盛产  稻米 (粮食作物)、 甘蔗 (糖料作物)、  热带、亚热  带水果。

台湾岛中东部山地  森林 (自然资源)茂密,面积广阔。有“ 亚洲天然植物园 ”、“  植物王国 ”之称,这里树种及其丰富,

原因: 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降水丰富;山地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差异显著

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红桧 是台湾特有树种。 樟脑 的产量世界首位。

3、

外向型经济

台湾岛美称

含义

东方甜岛

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

盛产稻米

水果之乡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兰花之乡

盛产兰花

植物王国、亚洲天然植物园

森林树种丰富

东南盐库

盛产海盐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森林、矿产、水产等丰富

  1. 经济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为   主;60年代    开始,重点发展   出口加工工业 ,   形成 “ 进口——加工——出口 ”   型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    展  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  出口贸易 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  祖国大陆 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2. 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2)海岛多港口;3)吸收外国资本;4)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和农业

  1. 草原和荒漠

  1. 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主要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大体位于A 大兴安岭 以西、 B 昆仑山  、C  祁连山  和D  长城  以北。

  2. 范围:主要包括省区: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简称 新 、行政中心 乌鲁木齐 )、 ② 内蒙古自治区 (简称 内蒙古 、行政中心 呼和浩特 )

  3. 自然环境:

  4. 地形: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  高原  、  盆地  为主,新疆的地形特点是 三山夹两盆

主要地形区:1  内蒙古高原  、2 准噶尔盆地  、3   塔里木盆地  

(2)河流:

河湖  稀少  (稀少、众多),且多为    (内、外)河流,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3  塔里木河   ,该河流经我国最大的沙漠3  塔克拉玛干 沙漠。

(3)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于   温带大陆性 气候,气候特点: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4)植被:

植被以 草原 、  荒漠 为主

自东向西植被的变化规律是: 草原  — 荒漠草原  ——  荒漠

原因: 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4、主要能源矿产:石油  、  天然气 (新疆)、  煤(内蒙古自治区)  等

5、西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  ,

成因:(1)过度开垦,过度放牧;(2)气候干旱  

治理措施:(1)植树种草 (2)退耕还林还草  (3)禁止过度放牧   等。

6、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干旱  ,

成因  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

影响因素  海陆因素(主要) 、 地形因素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畜牧区:

(1)西北地区农业以  畜牧业 (农业部门)为主,有两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 、  新疆牧区 。优良畜种有  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细毛羊 、 宁夏滩羊  

(2)西北地区贺兰山以东降水较多,地表水丰富,形成  温带草原  牧场;

贺兰山以西降水较少,分布着  高山  牧场。

  1. 种植业:

(1)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只有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种植业,形成  灌溉 农业区(新疆又称  绿洲   农业区)。

(2)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A  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水源: 黄河  )

C  河西走廊  (水源: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 新疆绿洲(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3)西北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水源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  

有利气候条件: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烈,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4)新疆特色农产品: 棉花  、  甜菜  、  瓜果 等。

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  

新疆盛产长绒棉原因: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和采摘  

    1. 坎儿井 是新疆一古老的引水工程,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容易开凿的明渠? 避免水分蒸发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 沙漠和戈壁广布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省区),  天山  和 昆仑山  之间。

2、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 盆地,该盆地里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

沙漠,流经该沙漠的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河畔生长着耐旱的 胡杨 树。

3、塔里木盆地的人们生活在  绿洲  中,绿洲分布在  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水源主要来自  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

3、读’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的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2)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主要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盆地中的油气资源  

(3)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水源

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1. 塔里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油气  资源,尤其是 天然气 储量约占全国陆上总储量的1/4 。这里丰富的天然气通过  西气东输 工程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2、西气东输工程

(1)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的   塔里木盆地 (地形区)的 轮南 油气田,东至 上海市 (城市)。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的 霍尔果斯口岸 将从  中亚 地区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  广州  (城市)

(2)西气东输工程给东部地区带来哪些好处?

  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

(3)西气东输工程给西东部地区带来哪些好处?

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带动了西部地区其它相关行业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4)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地形区: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南丘陵  

    1.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 草原与荒漠

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

西南  部,属于第 级阶梯,

大体位于  横断山 (山脉)以西, 昆仑山  、  祁连山  (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范围:

青海省 (简称:  行政中心:西宁

西藏自治区 (简称: 行政中心:拉萨

3、自然环境:

(1)地形:地形以  高原 为主

地形特点: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主要地形区:①  青藏高原   、  柴达木盆地  

(2)河湖:

青藏地区是1 黄河  、2  长江  、3  澜沧江 、4  怒江  、5  雅鲁藏布江 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原因:地势高,许多山峰终年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青藏地区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②  青海湖    

(3)青藏地区是  高原山地 气候,

气候特点:  冬冷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较少    

(4)植被:植被以 高山草甸 为主

(5)主要清洁能源: 太阳能  、  地热能  、  水能  

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拉萨

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4、藏族的传统服饰  藏袍 ,能适应当地  气温日较差大  的气候特点。

5、暑假考虑到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你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

(1)防晒用品: 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2)氧气袋: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

(3)羽绒服: 气温日较差大,早晚气温较低 。

6、青藏高原特有生物: 藏羚羊 、藏野驴 、藏原羚  等。

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1、畜牧区:青藏地区农业以  畜牧业 (农业部门)为主,有两大牧区  青海牧区 、  西藏牧区 ,属于  高寒 牧场。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牦牛 、  藏绵羊 、  臧山羊  。其中有“高原之舟”之称的是  牦牛 。

2、种植业:

(1)青藏地区的种植业属于   河谷 农业,主要分布在  雅鲁藏布江  谷地 、  湟水  谷地 。

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原因: ①海拔较低,气温较高;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水源丰富  

(2)主要农作物: 青稞  、  小麦   、  豌豆  

农产品高产原因:(1)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2)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3)青藏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水源

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气温低 (或者  热量不足  )

有利气候条件: 日照时间长,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1. 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是  糌粑 ,牛羊肉也是常见食物。人们爱喝 青稞 酒、

酥油  茶。牧民一般居住用牛毛毡搭成的  帐篷 ,农区和城镇多见 平顶碉房

  1. 青藏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族,多信仰 喇嘛 教,宗教圣地是 拉萨的布达拉宫  。

  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江河的源地

1、三江源地区位于   青海省  (省区)南部,是A 黄河 源区、B 长江 源区、C  澜沧江  源区(河流)的总称,被誉为“  中华水塔 ”。

2、 雪山和冰川 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3、 湖泊和沼泽 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  三江源  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2、主要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一: 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产生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  

生态问题二: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产生原因: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3、措施: 国家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采取退耕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4、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流,长江中下游可能会出现干旱灾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