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年级的儿子被同桌摁在地上打,这位教授妈妈的做法让人惊讶


“两男童疑因抢玩具打闹,致一方头部擦伤,受伤男童家长上门掌掴男童

并推倒老人…”


11月9日,一段监控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这个事情,相信家长们都已经看到过了。但童妈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个事,同样是孩子在学校被打、被欺负,孩子间发生冲突,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


先来看看这条视频:

两个男孩发生了肢体冲突,其中一个小男孩明显打不过对方,于是哭着跑过来跟爸爸求助。
目睹儿子被如此欺负,坐在电动车上的爸爸气愤极了,指着对方要求儿子必须要打回来:
“快去打!1!2!3……”
小男孩哭的更伤心了,但还是抹着眼泪又回头走向了对方。
可还没等小男孩出手,对方又是一顿推搡捶打,小男孩只能捂着头,再次哭着跑回来找爸爸。
爸爸气势汹汹地下车了,指着儿子逼着他继续去打对方:
“你不打他,我就打你!”
小男孩只能又硬着头皮走向了对方。
可结果,他还是一直在被对方打,一次都不敢还手。
我能理解这位父亲的愤怒,但我更加同情那个惊恐无助的小男孩。
明明情绪已经崩溃了,可是他不仅没有得到一丝安慰,反而还被一次次推上前。
当孩子被欺负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一定要打回去,绝不能吃亏,更不能让别人以为自己好欺负。
但仔细想想,我们让孩子打,孩子真的敢打吗?打回去,就真的是万无一失、不会吃亏的有效办法吗?




《游戏力》的作者曾说过:

对于那些受了欺负的孩子,如果情绪还没有调整好,即使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打了回去,他们也不会因此对自己有更多的信心。

那些内心本就温顺或者性格腼腆的孩子,他不敢也不愿意打别人。
所以他们最大的希望是有人能拯救自己,带自己脱离当下的境地。
如果此刻父母的态度是,要他必须打回去,他的内心只会更加纠结和自卑,并且认为自己懦弱无能、没有出息。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自己在和同学发生冲突后,爸爸也教他打回去。
可是他一方面害怕自己打不过,又害怕同学搞不好关系,会彻底失去朋友。
与此同时,他还担心爸爸会骂自己太胆小,怀疑自己是不是活该被欺负。
两边受压的结果,就是他越发自卑,厌恶社交,直到长大了也无法和他人正常相处。
更加糟糕的局面是,一旦遇到非常强劲的对手、或者没有底线的恶孩子,我们的孩子只会被打得更惨,甚至面临无法挽回的结局。




前段时间,恰好看到了复旦教授沈奕斐的一则视频。
当儿子被同学欺负的时候,她的应对态度和方式十分睿智,不指责批评,也没有反应过激,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
她的儿子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被自己的同桌打了。
那天班主任正好不在,儿子回到家就哭天喊地的告状,外公外婆当时特别生气,就想马上冲到学校找老师理论。
而她,冷静下来之后做了4步:
  • 第一步:了解事情经过,判断事件性质
意思就是,去判断这个事情的性质是什么,是属于霸凌事件,还是孩子间的肢体冲突,这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她问了儿子两个问题:
“同桌是只打你,还是也打过别人?”
这个问题是要知道,孩子有没有被当成特定对象来欺凌。
儿子说这个孩子平时就喜欢和别的同学打来打去的。
“当他打你的时候,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大家是都在指责他,还是大家都不敢说话?或者是大家跟着他一起来打你?”
儿子说朋友都在帮自己,因为很多同学被他打过。
由此,她判断,这次事件就是同学之间的普通冲突。
  • 第二步:了解伤害的程度,以此判断是否直接介入
这一步,是要问问孩子打在了哪里,用什么工具打的,疼不疼,然后根据孩子的回答做出一些回应。
当时他的儿子说,有点小青块,没那么疼,但是感觉很没面子,因为自己当时还被摁在地上了。
所以她的判断是,事态并没有多么严重,她就把处理权交给了孩子自己。
  • 第三步:问问孩子,你需要我怎么做?
儿子当时说:“妈妈,你需要跟老师说一下,让那个同学跟我赔礼道歉,我肯定不会原谅那个同桌的!”
她当时就立刻找了老师沟通,老师第一时间也解决了。
当对方道歉了以后,没想到的是,儿子很善良,立马原谅对方了。
老师还问要不要让他们分开坐,她虽然心里希望最好是分开坐,但还是问了儿子的想法。
儿子说不要分开坐,她也选择了尊重儿子。
沈奕斐教授说,其实很多时候大人并不能完全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他所面对的环境。
所以问问孩子的想法,比直接给一个“怎么做”的答案更好。
这也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才是那个主体,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 第四步:持续保持关注
不要以为当下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后续是否还有同类事件发生,这些都是需要父母去密切关注的。
沈奕斐当时就发现,儿子每次放学回到家里就开始画画,画一个超人在打一个小孩。
又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再也没有画这个了,她才知道原来儿子和那个同桌成了好朋友,这件事情也才算真正的解决了。
其实,当孩子被欺负了,他们首先需要的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指挥者和教育者,而是一个包容者和支持者。
简单地教他“以暴制暴”或者放弃社交,都不是上上策。
这个时候,孩子能说出来比打回去重要,化解矛盾比发泄情绪重要。
问问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感受,保护孩子的自信,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是父母应有的态度,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孩子需要一次次跌倒才能学会走路。
同样的,他们也是在一次次的矛盾和冲突中成长。
就像沈奕斐教授所说的:
“孩子迟早会离开父母,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有喜欢他的人,有不喜欢他的人,甚至有动手动脚的人,所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教孩子处理和解决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