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努力地学习,成绩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学习方法篇
学习就是一个个循环,一环扣着一环。金秋九月,新的一学年已经正式开始。
如何在新学期获得先机,俨然已是老母亲们在群里探讨得最多的问题。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暑假没休息,多上几个培训班,成绩肯定会比班上其他同学好。
非也~~作为一个在教育行业里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老师,我见过太多的孩子,哼哧哼哧苦力吧唧过了一个辛苦的暑假,一到期中考试,成绩依旧不如自己的预期。毫无学习的成就感,这大概就是很多看起来十分努力的孩子最无奈最无助的地方吧。
陈老师是一个喜欢讲究方法论的人,我始终认为,学习能力(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方法对了,学习效率才会高,进而学习才会有成就感,学习才能成为一件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事情。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是一位学霸老师传授的,我也把这句话传授给我的学生。在看书、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养成手里拿一支笔的习惯,将阅读中的好词、好句给圈划出来,将题目的重点勾画出来,将不会的单词标注出来……让眼过之处都有阅读的痕迹,不能读望天书。
如今,无论是应试还是生活中,对于阅读的要求是愈来愈高。所以,大量的阅读输入,已是大势所趋。孩子只有大量的阅读输入作为前提,在书海中浸润、徜徉,大量的积累之后,才会有下笔如有神的舒畅。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切勿忘记圈圈画画以及摘抄好词好句,学会把作者用得好的句子给记下来,作为自己的素材积累。阅读,会增加人生的厚度,比打游戏时获得的一时快感,阅读的香气更加醇厚持久。
晨读,是我从小坚持的一个习惯。小时候,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语文书,饱含情感地读上半小时,既锻炼了普通话,又提升了语感。晨读,一直是我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一定记住,语言是拿来用的,它是一门工具,需要表达出来。所以,请一定重视每天的早读时间。
请记住,我强调的是“书写工整”,即呈现出来的书写是干净的、整洁的,就像身上穿的衣服一样,干干净净,而非油迹斑斑。字,可以没有形体,可以没有笔锋,可以自成一家,但一定不能影响别人的视觉感受。
这要求学生要有时间观念。在制定一个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短期目标的用意在于执行,切忌拖延。
预习天天讲,如何预习?
所谓预习,就是每天每科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便是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
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这个地方。
预习的最后一步是练习,预习必须体现在练习上,即做课后的1到2道练习题。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每天都在听课,孩子们会听课吗?未必。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
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有可能会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这也是笔记的重点。
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每天都应该对所学课程进行复习。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回想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能够做到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
1、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2、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
3、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
4、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
5、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6、独立作业忌抄袭。
有了错题本和难题本就叫会考试,目的是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题;
第二部分是错因;
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
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数理化。
一般来说,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及方法运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因此,对于难题,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
一是查清楚题目所需知识清单,同步辨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查“堵”点、“歧”点;
三是借助参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之后,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
这一个方法适合初高中升,用一张丢分统计表来分析考试分数。
按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阅读……等项目,错了、丢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这样,就能明白哪些是审题出了偏差,哪些是运算出了错误,是什么知识点有问题,哪方面需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