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候的鸡娃99%都没什么用

小学时候的鸡娃99%都没什么用

    小学时候的鸡娃99%都没什么用。

    这是由人类大脑的发育特点决定的:

     在12岁以前,人的大脑都不成熟,都处于具体运算阶段,12岁以后才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除非你的孩子是万中无一的绝对一天才,才能在12岁前完成比较抽象的思考和运算,否则他就是个普通的小孩子。

     不论你怎么强行拔高,助长,孩子都学不到什么。

     无论你服不气,信不信命。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改变。

      所以你花那么多钱补课,大概率就是无用功。即使有拔高,遗忘率也不低,甚至以后会重新洗牌。

     真正最关键的时候在12岁开始。

     这个时候的开始大脑真正成熟,是开发大脑,锻炼大脑最好的时候。

     这时候最重要的是逻辑思维,抽象思考,归纳总结,独立判断,分析推演的能力。

     人的智力发育,跟人的身高差不多,除非极个别天赋异禀,大部分人的高度都有极限,都差不多。

     区别只是小学时候早发育和晚发育而已,早发育不代表就是大个子,可能这辈子也就这么高了。

    那么12岁前什么最重要?

    兴趣,亲情,做人的品德,原则培养最重要。

    尤其是道德、格局设定,亲情和家人间的信任。

    因为12岁后,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和父母在一起,而是和同龄人在一起。家长不再有主导性。一切只能干瞪眼!

    这个时候的孩子,会遇到各种不三不四的人,会有严重的青春叛逆期,会惹上各种麻烦,甚至心理问题。逼急了,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12岁前孩子就很信任家里,无话不谈,父母总是能够解答他的各种人生问题。

    那么哪怕在叛逆期,相比较外面的朋友,他对于重大问题,也总是更相信家里人,

    如果12岁前孩子在家里日夜不得安宁,非常恐惧父母,没有任何的信任,那么在叛逆期,成年期,他必然会去对外寻找朋友。

     人生导师这个角色,在每个人心里是必然的。父母不去占领,就会有不三不四的人来占领,替你来管教孩子。

     这个时候孩子的成长就成了百搭牌。运气好,遇到好大哥好长辈,帮自己一把,树立好的精神和三观,运气坏,遇到坏人,带着自己去酷,去炫,整个人变的越发不堪。

     所以为什么说人很难突破原生家庭?重点就在青春期和成年后的运气。

    除此以外,父母要认清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个废物,没办法当孩子的导师,就让步,就认命。也不要勉强孩子。不要把本来属于孩子继承的财富扔给割韭菜的补习班。把财富积累起来,也许未来孩子结婚,不如意的时候能用得上。

     不要让步给外面的运气,要让步给书籍。12岁前培养孩子看书,自学,看好书,要有品德高尚的人成为孩子的偶像,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的孩子长大起码路不会歪。

     有人问一叶,小屁孩的爸妈怎么培养他的?就是这样,从不补课,培养高效认真的自学习惯,家长把树立道德标杆和三观规则在第一位,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氛围中成为他们朋友,无话不谈。多看书,多交流。否则怎么会写下那些大人的言语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