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爱足球的小男孩,因为家人怕练球影响学习,不得不停练一年。
“妈妈,我真的很想踢足球,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我很想当一名足球运动员,大伯,我会用实力告诉你,我就是这块料!”
她说支持儿子踢足球强身健体可以,但走专业的足球道路她是不会同意的,除非等到18岁以后。
但懂体育的人都知道,18岁后再启程,从各方面来讲,都太晚了,就不能成为专业的运动员了。
最后,主持人让孩子过去“抱抱妈妈、相信妈妈”,孩子噘着嘴失望地离开了。
这个视频,看哭了许多人,也让我开始思考教育的意义。
可是,当孩子有所热爱时,有多少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替他们选择了自以为正确的答案。
以至于,当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培养“鸡娃”时,越来越多的孩子:
甚至许多背负全家人希望的孩子,一路名校,马上出人头地之时,走向了自杀……
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残忍的局面?
我以为,一方面是在成长过程,孩子们的兴趣和意愿被打压、被忽略,他们过得并不快乐。
另外一方面,看似满满当当的学校教育,并不足以提供孩子长成大树所需的全部养分。
英国作家尼尔·盖曼就曾经在《睡魔:好心人》中列出了一张关于“学校不会教孩子的东西”的单子。
不会教你怎么理解别人脑子里发生的事情,也不会教你对一个濒死之人说什么。
遗憾的是,完整的人格、自我认同的建立、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恰恰是让孩子真正成人的至关重要的部分。
而完善孩子人格最好的方法,正是帮助孩子“去寻找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有热情去投入的事情”。
那作为普通家庭,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在应试标准答案之外,发现孩子的热爱所在呢?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的孩子对这个世界有好奇,有想法、爱思考,请一定为他订阅一份《三联少年》。
它是国内第一本9-16岁人文思维启蒙的青少年杂志。
也是国内少有的,把“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能力”视为第一要务的期刊。
主创团队成员,是覆盖超多领域的业内大咖:艺术、文学、心理学、经济学……
他们力图用博学的知识和平等的价值观,让少年们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这不是一本适合所有少年的杂志,因为很多孩子,并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
可是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之外,还拥有独立、自由、开放、乐观、包容的精神内核。
论知识的多元,《少年新知》涉及领域之广,国内鲜有杂志可以匹及。
新闻资讯、行业热点、社会百态、科学前沿、文化历史、哲学、艺术……
论人文的关怀,《少年新知》把更多篇幅,聚焦青少年的心灵探索。
用生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哲学、社会学等知识,探讨:
让年轻人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又比新闻更深入,更有启发性。
在网络发达、信息纷乱的时代,它不把孩子们隔绝起来,而是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看待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发生的各种现象。
真正站在青少年视角,为他们搭建独立思考框架,提供解决烦恼的经验和方法。
杂志主编陈赛说:“借助这本杂志,希望减少家长们的担忧,哪怕一点都好。”
《少年新知》创刊上线以来,口碑炸裂,仅第四期印量就突破了十几万册。
对一本新刊而言,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成绩,堪称业内传奇。
全年12期原价300元,限时折扣价285元,(这本杂志自上市以来,都没有优惠,我们已经尽力了)
这次活动,我们还给大家要来了超值福利:价值78元的三联定制笔记本1个。
不到一顿火锅钱,让孩子收获滋养一生的人文启蒙见识,喜欢的家长千万不要错过它!
数学好物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少年新知》2023年预订 小程序
丨 培养更面向未来的孩子 丨
翻开目录就知道,《少年新知》的专栏设置有非常强的系统性。
让看似遥远的话题,跟青少年的具体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
好奇产生后,是以4个W,1个H为主导的经典思维模型。
在“英雄与偶像”的主题下,这套思维模型被这样展开↓
看似简单,但能有效培养孩子理解复杂事物、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目前教育环境中特别缺乏、但又特别重要的能力。
天文学——那些还没有答案的科学问题:究竟有没有第二个地球
在“认识自己”的主题中,你可以看到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乔哈里窗”理论,一个帮助人了解自己的模型。
探讨偶像文化,会看到群体心理学的重要著作《乌合之众》里说:
“赋予人们希望和幻觉,不然他们将无法生存下去。这就是存在着众神、英雄和诗人的原因。”
说到身体和运动,身高只有1.72米的苏炳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运动需要的不只是天赋,还有科学训练和管理。
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再从纷扰的信息中,筛选出足够优质的内容。
《少年新知》不止提供知识,还培养青少年面向未来发展的能力。
数学好物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少年新知》2023年预订 小程序
丨 它是人生课堂 丨
看的时候,总会想起电影《你好,李焕英》里妈妈说的那句台词:“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
这本杂志,给我同样的感受——让孩子心理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里的课堂教知识,《少年新知》的文章带你品人生。
9-16岁的青少年,正经历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一个绕不开的转折点。
内在的心理发生巨变,渴望成为大人,第二性征发展明显,明白男女有别,但其实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外面的社会,变成伴随新鲜与风险的游乐场,充满诱惑。
当青春期的孩子,遇到一个浑身发光的偶像,也许是歌星、也许是球星、也许是电竞运动选手。
它不会骂孩子是“脑残粉”,而是分析商业社会如何制造一个偶像。
如果选择继续追星,它鼓励孩子发掘偶像的正面意义,而不是充当”数据工人“,一腔热爱被消费主义陷阱套住。
而是会把在科学史上有重大贡献,却一直被忽略的女科学家的名字列出来,让她自选榜样。
一方面满足青少年对成人世界的探索欲,一方面能让他们找到人生方向。
只会考试的孩子会迷茫,但有了目标,他们往往充满动力。
② “不止好玩”,是热衷于游戏研究的心理学者叶壮的专栏。
《少年》让孩子不沉迷于游戏细节,而看到游戏之外的意义。
年轻的时候,你困惑于“我是谁”,但同时你拥有着无尽的可能。
曾经的我们也是孩子,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你的未来充满可能。
仅仅这一句话,就让我内心那个卑微小孩,时隔多年被治愈。
童年时没被正确引导过的我们,可能也很难知道该怎么样给孩子更好的指引。
而《少年新知》,让我们和孩子,可以把这堂曾经落下的人生课堂,一起补上。
数学好物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少年新知》2023年预订 小程序
丨 站在人文和审美的高地上 丨
《少年新知》好评如潮的背后,是一支人文底蕴深厚的创作团队。
了解三联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本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本身的杂志,创刊一百年,只出精品。
《少年新知》秉承了三联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知识性审美,专栏作者是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
哲学博士、物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博士、儿童小说作家、艺术家……
他们不光拥有专业的知识,同时拥有更年轻的视角、更多元的价值观,更理性流畅的文笔和表达。
看他们的专栏和故事,就等于是让孩子跟优秀的学长和学姐面对面沟通,透过他们的视角和笔触,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每期都特邀,国内外知名设计师、插画师为杂志做设计。
眼前所看到的画,都是他们浪漫的想象落在纸上,对画面敏感的孩子,很容易从中得到启发,不失为一次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