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分享|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育儿分享|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微博上发Luna的辅食和吃饭的状况,每天都能收到很多提问: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吃饭?我们家孩子为什么抓住食物只知道玩和扔不知道往嘴里放?挑食挑得厉害怎么办?Luna怎么能吃那么多?


其实吃饭是一种动物本能。我总想,你见过因为不会吃不爱吃饿死的动物吗?自然界中会有一只小狮子或者小羚羊的妈妈发愁自己的小孩不爱吃东西吗?再想想我们自己吧:经常在半夜想吃某样东西想得抓心挠肝的,一边减肥一边忍受不了诱惑又吃了顿火锅……为什么很少有大人讨厌吃饭呢?

所以,请一定相信“进食是种本能“,因为这种相信将会奠定你的孩子在吃饭这件事上的基础。以此为前提,呵护这种本能而不是破坏或者阻碍它,才不至于画蛇添足,事倍功半。


Luna现在11个半月,这是我家每天吃饭的标准情景▼




以下是我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出来的在添加辅食过程中,在培养孩子良好进食习惯这件事上你需要注意的事情。



把正确的食物摆到孩子面前

在一切开始之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你把正确的食物摆到孩子面前了吗?


从六个月左右添加辅食开始,其实孩子吃泥状食品的时间非常非常短,之后一定要从细腻的辅食泥及时过渡到带颗粒的糊状再过渡粥及软面/固体。BLW(Baby Led Weaning,自主进食法)是一种有效地让婴儿学会自己进食的方法,这个以后会单独拿出来写一篇,其实主要就是把食物做成婴儿可以啃咬的软块状,让婴儿自己选择吃什么,怎样吃,练习咀嚼。


Luna快一岁了,总结回顾一下过去六个月,我们采取的是传统辅食添加结合BLW的方法

快到六个月-首次添加辅食(典型食物:蒸熟并用料理机打成细滑的泥状的胡萝卜/碾压过后再过滤为细滑泥状的蓝莓/米糊,逐渐增加稠度,六个半月开始逐渐添加颗粒(典型食物:大致碾压的香蕉/用料理机略打过的玉米/整锅倒进料理机略打的牛肉蔬菜粥/剁碎的豆腐)

七个月左右-引入手指食物(典型食物:煮软的胡萝卜条或西蓝花/牛油果/香蕉),同时喂食颗粒更丰富以及更浓稠的糊状食物(紫薯粥/经过过滤的希腊酸奶)

七个半月左右-开始彻底告别泥糊,吃上了真正的“饭”,之前冻起来的辅食块或者囤多了的成品辅食泥可做进粥或面里调剂(典型食物:猪肝菠菜星星面/三文鱼西葫芦菜粥),同时手指食物过渡到更丰富的种类和形状(典型食物:蒸彩椒条/紫薯小软饼/厚蛋烧/带皮蒸的南瓜)

八个半月开始-固定下来和大人一起吃三餐,过渡到更为浓稠的软饭/面条(这个阶段luna不喜欢被喂食,然后又不会用勺,所以我刻意把饭做得很稠,面条最后收干水分,炖菜最后稍微勾个芡或者打个蛋进去,这样便于她自己抓食),另外每天的一顿饭改为全部手指食物全程自己吃(典型食物:肉丸/水煮蔬菜/松饼/面包)

十个月至今-基本吃的就跟大人差不多了,只是比较软以及不调味而已。开始学着用勺子吃饭,大部分时候用手独立完成进食。


不正确的食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和风险有:首先,一个一直吃糊状食物的婴儿,是永远学不会咀嚼,也不会对食物产生更大的兴趣的。而某些应该被禁止的食物(果冻、坚果等)可能会带来危险(果冻、坚果等)。超出孩子处理能力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孩子受挫以及丧失进食的兴趣。不够丰富、没有变化的菜单也许会导致孩子对吃饭失去耐心和乐趣,或者导致比较严重的偏食。



尝一尝,更懂他/她


从Luna的第一口辅食开始,她吃的东西基本都是我在料理。她吃下去的食物,我基本都会尝过。我建议每一个父母都可以尝一尝孩子的食物,这样可以帮助大人直观地感受孩子的味觉偏好和咀嚼能力。不管你会不会做饭,给孩子做辅食都会是一个很陌生的领域。你做出来的东西到底吃起来是什么感觉?很简单,尝尝就知道了。

你很快就会感知到,你的孩子偏爱哪一种口味,或者这个阶段大概能处理什么硬度的食物。很多人怕孩子噎着,实际上手指食物做到用手能碾压成泥的比较软烂的状态,就算噎住了也不会有危险,喝点水就好了。这一点你自己吃一块就能有所体会。孩子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对食物的兴趣和认知以及精细运动能力都是时时刻刻在发展的,关注孩子的吃,远不止是一勺勺把你认为营养的食物塞进孩子的嘴巴那么简单。请关注你的孩子的进食能力,及时为孩子调整更新“菜单”,为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匹配正确的食物性状。



吃饭也需要timing


恋爱、结婚、做生意都需要timing,可是吃饭也需要timing吗?当然了!孩子只有在真正饿的时候才能好好吃饭,所以掌握好这个timing非常重要。想一想你自己,如果一天都非常奔波劳累,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是不是自然会胃口好一点?窝在家里看电视剧一天都不动,是不是有的时候就不太饿不想吃饭?一个每天都被抱在怀里不怎么动的婴儿,再加上还要吃奶,横竖是不会饿成什么样,自然不好好吃饭。放手让孩子去玩,去爬,去跑,消耗掉应该被消耗的体力,感觉到饿了,就会想要吃东西。

Luna从五个月开始就每天肚皮贴地满地乱爬,对一切都超级好奇,我也不怎么管她。出门在外,只要不太脏,我都随便她满地爬,爬完再擦手就是。她一直是个非常活跃的小孩,每天都上蹿下跳一刻不停,这样不但大运动发育超前,也保证了一到饭点就已经饿得嗷嗷待哺了。将三餐的时间尽量固定下来,吃饭就是吃饭,其他的(零食/点心/水果)不要影响了正餐。很多喂养指南都让在半上午或者半下午加餐,我个人觉得刚添加辅食到1岁之间是培养三餐时间习惯的窗口期,因为白天还有母乳或者配方奶,不用担心孩子在两餐之间会饿着,所以我都给得很谨慎。一般下午给点不占肚子的水果(几粒葡萄/半片西瓜/半个奇异果这样的量),偶尔给片米饼或者小泡芙之类,都是少量,以不影响正餐为前提,吃完还要也不会多给。




制定规则,并且遵守它们


吃饭的时候必须坐在餐椅里,吃饭的时候不能玩玩具/看电视,以及不“求着”孩子吃饭,是最基本的规则。道理其实差不多人人都明白,只是制定了规则就一定要遵守它们,而且这点上最好一家人够沟通好统一意见和行为。


提前准备好餐椅,从第一口辅食就在餐椅上喂,压根不要给别的选项。Luna因为从来没有在餐椅之外的地方吃过饭,所以也从来不会要求这样做,相反,因为知道坐上这个椅子就有好吃的,所以一坐上去就很雀跃。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因为月龄小,一天还要睡好几觉,而且还得有一个人喂辅食,所以很难赶上大人的饭点。但我们也会尽量在吃饭的时候把Luna放在餐椅里,给她一个手指食物或者磨牙棒、牙咬胶之类的,让她和我们一起呆一会。虽然暂时还没办法完全做到,但要把“和全家一起吃三餐”作为一个目标去实现。八个月左右并觉以后,基本上能赶上饭点了,就变成和大人一起吃三餐。

我们家从来没人强迫或者求孩子吃饭,爱吃就吃,不吃拉倒。不过就算不吃,也要在餐椅里待着。喂食的时候,一旦出现了不想吃的苗头(东张西望/紧闭嘴巴/扭头)就立刻停止,尽量少说“再吃一口吧,乖”“你再吃点我就…”这样的话。极为偶尔的情况下,在餐椅里闹得厉害,非常不高兴不想吃东西的时候,我会把餐椅离餐桌拉开一段距离不理她。再不高兴,直接抱下餐椅,不再抱上来,这顿就没有了,不过这种情况我印象中就出现过一次。


觉得孩子吃不饱会饿肚子,这是最常出现的忧虑之一。一开始我们家的老人也难免会担心,觉得怎么吃了这么点就不吃了呀,要不要再喂几口。但其实一旦孩子不想吃了之后,就算再努力骗着哄着,能喂进去的也很有限。让孩子察觉了“大家都求着我让我吃饭”这件事,之后的一切就很难进行下去了。一顿两顿饿着,反而会让孩子下一顿更珍惜食物和好好吃饭。更何况在早期添加辅食的主要功能是让孩子熟悉奶之外的食物,培养吃饭的习惯。好习惯养成了,基本就不用大人费什么事了。现在我们家的老人经常担心的事情是:“呀,怎么又吃那么多,不会撑坏吧。”哈哈。



吃饭,氛围很重要


孩子不爱吃饭,请先问问自己:你爱吃饭吗?你和家人,每一餐都有在享受食物吗?

微博上很多人喜欢看胖肉吃饭,看看她爹一夫食堂就知道啦,爸爸那么好吃,孩子很难不爱吃饭的。孩子天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越大就越想参与大人的世界。每顿饭,大人要好好吃饭,开心地吃饭,认真地吃饭,除了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帮助之外,尽量少关注孩子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在我们家,吃饭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每个人都充满期待地坐在一起,整个餐桌都笼罩在开心的气氛中,就算是吃外卖也没所谓。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爱上这个桌子,和你一样期盼用餐时间的到来。

另外,和孩子一起吃饭,示范咀嚼和使用餐具,孩子也能更快学会这些技能。有段时间我总是在家用一个带吸管的mason jar喝水,Luna就总是很期盼和羡慕地看着我,后来给了她吸管和杯子,她一下就学会了怎么用,而且还超喜欢用杯子喝水。稍微大一点以后,她有时候会对没见过的食物有些疑虑,这时候我一般会从她盘子里拿起来吃给她看,和她分享,这样她很快就会和我一起开心地吃起来。我见过有父母,吃饭的时候自己不吃,非得围着孩子先喂,孩子不吃就连哄带骗追着喂,孩子再不吃也许还得骂一顿哭一场,最后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桌上饭菜凉掉,大人最后扒拉几口填饱肚子了事。这种事情,换位想想就知道了,如果你是小孩,每天一开饭都有人跟你大眼瞪小眼地望着你,充满期待、不由分说地想把食物硬塞进你的嘴里。这种奇怪的压力之下,你会想好好吃饭才奇怪呢。

“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这话有点空。具体到吃饭的问题就是:要让孩子好好吃饭,自己好好吃饭吧



不要投射过多情感


很多家长因为太爱孩子,太想孩子能好好吃饭,自己每天吃了什么不重要,但是辅食要做好。花重金买了辅食机、专门的各种工具锅子,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变着花样给孩子做辅食。结果饭一上桌,还没有吃进嘴就被孩子抓起来扔得满地都是或者整碗饭倒在脑袋上,这时候人难免会觉得沮丧或者生气,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其实在孩子吃饭问题上,大人还是不要投射过多情感为好。你的工作是把合适的饭菜端上桌,至于吃多少,吃哪些,让孩子来决定。爱吃自然好,不爱吃也没关系。要知道,孩子就算是不爱吃或者没有好好吃,也并不是在针对你。扔食物、玩餐具的行为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如果为之大动肝火大喊大叫,反而会强调这样的行为,让孩子觉得挑战大人的威严很有趣。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动声色地忽视,并且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孩子觉得没有意思,时间长了自然就不会继续了。学吃饭时期的孩子,糟蹋一些食物是不可避免的。稍微多准备出一些量(但不要无限制地给),食物掉了或者扔了再给就是。如果真的是故意把所有食物都糟蹋掉,扔完就没有了,饿着吧。饿上一次两次,自然就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导致饿肚子的结局。


虽然孩子入口的东西要干净且营养丰富,但我不建议总给孩子搞特殊化,专门给孩子买一些平常消费不起或家庭不常吃的食材。因为买了很贵的东西,害怕浪费就硬给孩子往里塞,或者总是给孩子单独开小灶吃某种大人根本舍不得吃的东西,一般都不会收到什么好效果。孩子的饮食总体上应向家庭饮食靠拢,大人有颗平常心,孩子接收到平稳的情绪讯号,才能更加没有压力地轻松进食。



不可避免的挑食和不可忽视的先天因素


我的朋友小璐,做饭特别好吃,从中餐西餐到烘焙甜点什么都会做,朋友们都爱去她家吃饭。可是你们知道她儿子卢卡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吗?汤圆。对,就是超市里卖的那种速冻汤圆。每次小璐对卢卡说:“儿子妈妈今天给你做好吃的。”,卢卡都会满怀希望地问:“是汤圆吗?”虽然一口老血哽在胸口,但小璐还是会不动声色地给卢卡做一桌营养丰富的饭菜,卢卡也还是会老老实实地吃。当然偶尔给他做汤圆,他就会很开心。可是如果每餐都煮汤圆,营养上就会出问题。

小婴儿也是这样。

小朋友先天或者后天对某种食物有偏好,一点也不奇怪。从婴儿时期开始,宝宝就会有某种口味上的偏好,有的喜甜,有的喜酸,有的喜欢吃肉,有的喜欢吃菜,有的喜欢吃主食。了解了这种偏好,有助于你更合理安排孩子的一餐,但并不代表你要完全顺应孩子的饮食偏好。早期添加辅食的时候,尽可能多样化,能有效降低孩子今后偏食的可能性。孩子不喜欢吃的东西,可以继续反复出现在餐盘里,但是不用强迫他/她吃。你可以每餐搭配一些孩子特别喜欢吃的,加上一般喜欢的,再加上一点不喜欢的。当喜欢吃的吃完了,因为没吃饱,多少就会吃一些不大喜欢的。孩子喜欢和不喜欢吃的食物也会不停地变化,做家长的不用把这个太当回事。实在不爱某种食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谁还没个不爱吃的东西?世界上的食物千万种,很多食材都可以用营养成分差不多的东西代替,也没必要陷入给孩子改挑食毛病的偏执中。


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偏食状况也有大人的责任。例如中国人传统上认为肉是好吃且有营养的,而青菜是不怎么好吃但必须要吃的,这种想法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当发现孩子只吃肉不吃菜的时候,又开始想方设法哄着孩子吃菜。尽量不把这种主观思维通过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孩子,反而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偏食。

营养密度低的食物、精制米面、高糖高盐的食物都不是很好的辅食选择,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可以代替。1岁前的食物都不加调料。果汁之类甜的饮料或者有调味料的饭菜要尽量晚引入,能不吃就不吃了。因为除了考虑到肾脏的负担之外,人在口味上都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孩子长期吃重口味的食物,再给白水煮蔬菜,自然是不要吃的。


先天差异也是一个需要承认和接受的事实。因为基因的差异,孩子的食量总是有不同的。有的人就是比较爱吃东西,另外一些饭量小胃口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很多生二胎的妈妈都表示,两个孩子每天吃的东西完全一样,教育方式和带孩子的人也一样,可是孩子和孩子吃饭还是会有差异,更有甚者一个吃得特别好一个吃得特别不好,父母也只能坦然接受。

和别的小朋友比较饭量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根据自家孩子的食量和饮食特点制定饮食计划才是应该做的:如果你的孩子特别能吃,就要注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避免肥胖和过重。如果食量特别小,就更要重视食物的质量,避免营养密度低的食物占据本来就有限的胃口。只要体重曲线在合理范围之内,没有必要追求孩子必须要吃到某个量或者必须变得胖乎乎的才罢休。觉得孩子太瘦应该多吃-过于期待/焦虑-逼迫孩子吃东西-孩子反而更不好好吃-更瘦-更加焦虑,这样的恶性循环也很常见。



厨渣怎么办?


“你那么会做辅食,难怪孩子吃得好。我是厨渣啊,什么都不会做,这可怎么办?“

在应对孩子吃饭问题上,厨艺反而是我觉得最不重要的一个环节。孩子的胃口其实非常朴素,他们大都喜欢一些简单的食物。一岁之前辅食的烹饪方式尤其简单,无非是蒸煮,最多烙个小饼煎个蛋,任何没有烹饪基础的人都可以胜任,没有必要非要追求卡通的形状或者漂亮的摆盘。当然一岁之后把饭菜做成可爱的形状或许能增进食欲,增加孩子进食的乐趣,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已经形成的良好用餐习惯和对食物本身的兴趣。作为一个厨渣,为了孩子学几招拿手菜固然是重要的,但也不要太强求并把一切归咎到自己不怎么样的厨艺上,与其相比,饮食习惯的形成更为重要。很多爱吃饭的孩子,随便给点什么简单的食物就吃得很香,而不爱吃饭的孩子,面对山珍海味也都可能兴趣索然。

很多时候,孩子的吃饭问题,映射的是大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所以,请停止焦虑,不要着急。怀着一颗平和快乐的心,和你的孩子一起享受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