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最美高中"大对决,看谁的母校最有人气!

枞阳"最美高中"大对决,看谁的母校最有人气!

一转眼

已是丁酉年的栀子花开

又将迈入六月毕业季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

一段挥之不去的母校记忆

一根用汗水浇灌抱负的千千心结

所谓的母校就是

你一天骂她八百遍,

别人却不能说她一句不好的地方!

作为土生土长的枞阳人,

你心中最美最有情怀的高中是哪一所呢?

以下是枞阳15所高中影像,

“心盘往事千千结,到底枞阳欢乐多。”

想看看谁的母校才是人寰最美天堂!

用投票说话!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枞阳中学

安徽省枞阳中学是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枞阳中学创立于1946年,初名为私立四毅初级中学。1951年,更名为“湖东县枞阳初级中学”。1953年,更名为“安徽省枞阳中学”。 9月,学校搬迁至县城古塘村境内的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396亩,建筑总面积8万平方米,开设54个教学班,共有正式教职工227人、在校学生3200余人。新校区分为入口区、行政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中心观湖区、运动区、教师居住区七个功能区。

学校以“弘毅”为校训。弘毅即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坚守。出自《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学校以“博采成趣、日新成习”为校风,博采即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同时学校以“存养省察、教学相长”为教风,以“诗书润智、艺采扬长”为学风。黉舍精神是“尚和乐、竞一流”。“和乐”即和睦快乐,语出《诗经·小雅·常棣》中的“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和”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境界,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该思维上互补,智慧上交融,工作上的合作,让师生在工作和学习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在现任校长周雪松同志的带领下,枞中人将为建设优秀省级示范高中,为实现“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的共同目标而奋力拼搏,枞中的明天会更加璀璨辉煌!

那些年,我们一直在想,为什么校园中所有桃树光开花不结果,为什么a楼前面栽那么多会长出很多洋辣子(一种昆虫,又俗称糖宝)的乌桕树,为什么洗墨池的水从来不黑,为什么找不到一片油菜花地或是青青毛竹林,还有,惜阴亭为什么偏偏做成火腿肠似的肉红色?为什么成绩好的帅气男生从来不看抽屉里的一堆小纸条?

许孔璋先生的《枞阳赋》就刻印在南大门的巨石上,章放宇同学还在读中科大,朱振鹏设计的天宫二号已然升天,那么我的老同学们,这个人间六月天,你们又在哪里?

会宫中学

会宫中学为安徽省级示范高中。学校坐落在枞阳县会宫镇,校园四境,平畴沃野,远山环抱。东望明太祖朱元璋曾扎寨屯兵的城山,西倚桐城派大师姚鼐结庐著述的黄公山,校园内有履历文物——明朝开国功臣、怀远大将军、太原侯“大刀王胜”的祀祠和墓园。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得天独厚。清新灵秀的山水与现代化校园建筑和谐相映,是枞阳大地一道亮丽的教育风景线。

学校创办于1958年,校名为郭沫若亲笔题写。1971年增设高中部,1983年改制为“三三制”完全中学。晋升为“安庆市示范高中”。 晋升为“安徽省示范高中”。

会宫中学一流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力于一流的教育教学管理,整个的管理过程都渗透着苦教、苦学、苦管的“三苦”精力。这“三苦”精神,就是被社会广泛传颂的、获得市县党政领导和教育主管领导高度赞誉的“会中精神”。

这么多年过去了,同学们,还记得食堂里那位给我们打饭时常扣饭的大叔吗?还记得称量大米时常常扣秤的阿姨吗?还记得一起去田畈里找泥鳅黄鳝吗?还记得组团去老爹爹的庄园里偷桃子或者西瓜吗?还有那位蹬着三轮车接送我们上学、放学的大胡子叔叔吗?

有空回来,一起去寻找曾经的风物吧。老同砚,今年盛夏,约吗?!

钱桥中学

钱桥中学创办于1954年,走过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如今已初步形成了“勤研善教,启智育人”的教风、“尊师守纪,勤奋求实”的学风和“文明诚实,奉献创新”的校风。环境优美的学校坐落于枞阳县第三大集镇——钱桥镇正大街,人杰地灵、交通便利。校园内,绿树成荫,鲜花处处,芳草茵茵。

“难求个个升学,但要人人成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夯实知识基础,培养现代技能。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教育策略,争夺实现“优生更优,中等生上进,后进生转化”这一教学目标。近几年秋季高考本科一次性达线人数呈大幅上升态势,曾经连续五年稳居全县四强。

流年未央,经年未忘。同学们,还记得通往大门口的那条马路吗?还记得我们一起躲进网吧,玩八人版的“帝国传奇”吗?还记得那个留下无数男生潇洒帅气的扣篮动作的操场吗?还记得那片见证文艺女生真情告白的香樟树林吗?

记得当年一位女孩在寝室里跟闺蜜说,如果哪位男生像她父亲一样憨厚朴实,更像校长那样的帅气睿智,她会主动站出来送他一个香荷包。

上绣龙凤配,龙凤紧相偎:

中绣鸳鸯会,鸳鸯水为媒:

下秀一双蝴蝶美,双双蝴蝶剪剪飞……


枞阳三中

枞阳县第三中学于1993年建校,,仅有十年办学历史的枞阳三中即以优秀成绩一举通过安庆市示范高中评估验收,成为全市最年轻的示范高中。

学校坐落在枞阳县城新政务区内,北依苍翠如屏的幕旗山,南临奔腾不息的浩瀚长江,东接新城区的交通要冲—东湖路、银塘路、下北路的汇合处,距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新址仅800米之遥,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校园占地120余亩(含新规划用地),校舍面积3万余平米﹐全县规模最大﹑建筑面积7300平米的科学馆大楼,为教科研和素质教育搭建了一个高水准的硬件平台。

全体三中人正恪守“博爱、勤奋、务实、求精”的教风,“勤学、善思 、明辨、求真”的学风和“树德、励志、协力、创新”的校训,凝心聚力,朝着更高、更强的办学,一步一步地迈向求实务真的发展巅峰。

同学们,来来往往,我们共走过多少次下枞阳街道?三年一晃,我们共有多少个晚自习?出过多少次黑板报?生物老师提醒过我们多少次生物高考必考?语文老师每每改完一次大作文,就要在班级里表扬或者批评多少个天使或者恶棍?

当年,是谁偷偷拔掉“语言艺术家”级别的老班的凤凰牌自行车的气门芯,而且连铃铛也下走了?

横埠中学

枞阳县横埠中学创建于1958年,初名为横埠区初级中学,1971年改名为枞阳县横埠中学,增设了高中部,升格为普通完全中学。学校坐落在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副县级城镇——横埠镇左岗街道,九十年代是学校快速发展时期,高中学额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现为安庆市市级示范高中、南京军区国防生生源中学、安徽省绿色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员素质训练基地、安庆市科普示范学校、安庆市家长示范学校。

该校办学指导思想是:积极构建充满书香气息和儒雅氛围的学习型校园,让师生充分、自主、全面地科学发展! 坚持的办学信仰是:育人为本 ,自主创新, 教研先导 ,持续发展。

届毕业学生夏超在北京奥运会全国组织的第十五届全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守候,凝望》征文获得安徽省安徽赛区一等奖。并在-著有原创著作《烟花易冷》《过非客》《宛如一梦》《乱红》等作品。夏超在篆刻、写作、绘画上均有涉猎。

回想当年,每条曲径,留下我们匆匆而过的身影;每个早晨,留下我们把古诗改成流行歌曲的歌声;那个破旧的书店,留下我们集体淘宝的笑声;那个竹林边的路口,留下那个男生“意外撞见”了天天想见的一朵白云般飘来飘去的女孩。

可是现实并不那么美好。男生身高1.732,人称根号3。而女孩,才1.414,所以自然被称为足以让她哭泣三年的数字——根号2。

周潭中学

周潭中学,坐落于枞阳东部历史名镇周潭。其前身为1945年东乡名士周邦彦创办的鹞石中学。战乱时期,白崇禧将军特意书写“保护鹞中”的匾额,学校曾名噪桐东。

1958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创办,成为枞阳县第四所中学。1963年,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欣然挥笔题写校名。厚实的历史,铸就着烂灿的辉煌。学校高考几度在枞阳名列前茅,成为全县高中教育的领头雁。薪火相传,教泽绵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就在底,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170余亩,拥有百余名教职工和将近名学生的高级中学。

学校一直倡导“为学”贵在研究,“为师”贵在修身,“为人”贵在奉献,所以走出去的学生,个个都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高校好苗子!

校园不大不小,装得下青春和梦想就好;教室不大不小,装得下一个班级就行;小路不长不短,通向将来和未知就好;饭菜不荤不素,填饱肚子有力气学习就行;衣服不鲜不艳,能包裹得住一个不忘初心的信仰之躯就好。灯光不刺不闪,能照亮奋进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就行。

如果有空,我们一起重返校园,情归母校,或许还会遇见当年的自己抑或知己,不是吗?!

白云中学

白云中学北倚凤凰山,南临白荡湖,四围绿野村庄环抱,远离喧嚣,环境清雅。校园布局合理,银楼粉墙,绿树鲜花,环境与人文和谐交融,是学子们潜心攻读的理想场所。学校占地面积约105亩,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

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凝聚着白中的精神和文化:跻身一流的创业抱负,追求卓越的精品意识;从实求新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我们将继续奋发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犹值一提的是,曾经的校友丁汉同志,机械电子工程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白云深处,谁说只有人家,这里是风光无限的人才摇篮。那个时候的我,一会儿看看云,一会儿看看扎着马尾巴的你,我觉得,看云时,好近;看你时,好远!

善良的好姑娘,请允许我说出埋藏心中多年的小秘密,那一堆苍耳是我放你头上的,做清明送下来的塑料花是我放你书包的,你考了100分试卷名字变成“黑老大”的名字也是我干的,这些通通是我干的,可你为什么宁愿怀疑全校而一点也不怀疑是我呢,把我当成空气了?

牛集职高

1962年建校,原系一所民办农中,后几易其名,198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正式定名为“枞阳县牛集高级职业中学”,属县教育局直管的公办副科级事业单位。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9月17日,安徽省职教专家组来我校

就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省级检查验收 11月11日,更名为安庆浮山科技工程学校。

学校现有设备比较齐全的生化、计算机、电子、电工、服装打样、农机解剖、作物栽培与育种等实验室8个,有现代农业实示范基地、锦庭家纺实训中心、计算机中心、车工、钳工、焊工、农机、建筑、财会模拟、手工制图、汽车驾驶与维修等实训项目12个,实验、实训设备总值950万元。同时,学校高度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现有芜湖奇瑞、安庆华祥、合肥美菱等校外实训基地21个,校企共建,合作双赢,既实训了学生,又培养了师资。

那些年,我们中考不如人家,但来到这一片绿水青山似的花园,我们从未后悔过。我们表演过黄梅戏《家》《春》《秋》,我们排演过话剧《雷雨》《祝福》《李尔王》,还有《海滩别》硬是被改成时尚版的《海滩会》,这些,难道你们都忘记了吗?

若能重逢在此,我们一定要放歌一曲《龙归大海鸟如林》,把少年时的懵懂记忆唱着找回来。

县职教中心

枞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位于八百里皖江之滨的安庆市枞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桐城派三祖到外交家黄镇、美学家朱光潜,历代名人辈出,被誉为“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古往今来,枞阳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近年来,学校引领广大教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借鉴外地优秀办学经验,本着“合作、联姻、共赢、发展”的原则,与待遇高、管理好、发展前景大的美的集团、苏州住电装有限公司、南京绿杨春餐饮有限公司、昆山新至升电子集团等多家企业结缘,围绕电工电子、数控技术、机电维修等多个专业签订了委托培养协议书,实行“2+1”合作办学模式。通过“校企联姻、订单培养”,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培训基地和就业渠道。

当你走进职教中心,你会听见书声与歌声奏出的交响乐章,会看见学生用实习实训与欢歌笑语绘制的人生蓝图。

那一座天桥,似天上虹桥,更似人间浮桥,通往每一个莘莘学子梦想的远方。而桥的尽头,便是人生的象牙塔。

记得语文老师曾经说过,桥上的配角,一直在等待着另一个世界里的主角。

长大后的人生,早已褪尽纯真无邪的光泽。我们才幡然醒悟,这是先生在对梦想和现实中的事业与爱情的巨大差距,情不自禁地发出颇多感慨吧。 

麒麟中学

安徽省枞阳县其林中学创办于1958年,坐落在枞阳县西北重镇—麒麟镇。学校占地近150亩,校园环境优美,树木葱茏。

学校建筑面积36150平方米,教学、生活、运动、三产、绿化五区明晰,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等设施一流,微机、语音、电教、实验、多媒体会议中心、卫星系统等设备先进,为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历代其中人秉承“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办学传统,勤奋耕耘,为国育才。

学校还以其林地区革命先烈事迹和校史文化为主线,编写了《麒麟的故事》,内容以麒麟历史上的大事、杰出人物的事迹,采取通俗易懂、符合青少年阅读的言语来编写。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让人深感遗憾的是,由于近年来学生人数剧减,学校已经停止招收高一新生。偌大的校园,突然一下子静如处子。

那时候作业少,有事没事,我们就偷偷翻墙去赶赶麒麟集,看看琳琅满目的土特产、花木、农具。午饭后洗碗的时候,还特意成群结队地绕到附近的白衣庵,还肆无忌惮地把空碗放在供桌上,然后一齐磕头,拜求老菩萨保佑我们都能如愿以偿地考上大学!

还有那次,班级最有灵气的女孩家里稻子黄了,班长带领我们集体翘课,赶往老牛集乡她家的田地里割稻、捆稻把子、挑稻把子,那个晚上,我吃了八个茶叶蛋、三块面粉粑、四碗干饭。后来,撑了,5米以内坚决不让同学靠近,否者,只要一接触,胀鼓鼓的肚子就会爆炸掉。

青山中学

枞阳县青山中学,地址位于拥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美誉的大青山中。当时没有围墙,四面环山,满山都长着不高的松树,虽说生活艰苦,但苦中也有乐事,更是学习的好地方。学生都是方圆近百平方公里考来的,是当地的学习尖子。这些学生聚到一起,学习上谁也不甘落后,你追我赶。

漫山遍野都能听到读书声。这朗朗的读书声,是莘莘学子前进的号角,是走向未来、开拓人生的激奋。 30多年过去了,中学课本上很多好文章,很多老校友现在还记得不少,有的还能背诵,这是当年那样环境下,晨读出来的,它为我积累了文学知识,更奠定了写作基础。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枞阳县青山中学如同一颗散发着诱人芬芳的蓓蕾,在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枞阳镇古塘村徐徐绽放。

回想昔日,这里拥有全县最优质的师资力量,拥有最能埋头苦干的栋梁之才。尤其是文科高考成绩,一直遥遥领先。

谁说青山有幸只埋忠骨,这里更是卧虎藏龙之地。现如今,相国何如宠的青山石屋还在,大青山的灵性尚存,参天古木尚在,可是,那时的同林鸟儿们,请不要做那劳燕分飞后一去不复返了,有朝一日,倘若再次聚集在同一片青山之中,该是多么美好惬意的人生机遇啊!


宏实中学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精神,枞阳县宏实初中与县二中合并,原宏实初中更名为宏实中学,高中建制,为全县高中复读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城北老庄村境内。

全县省市示范高中停止招收高三复读生。在县教育局的组织领导下,宏实中学已面向省市示范高中招考了一批高三毕业班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教学实绩优秀、工作作风勤勉踏实且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各项开学准备工作正平稳有序推进。

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里每年都会开怀接纳胸怀大志的八方学子,有超一本100多分的,有达二本线坚决不走的,有不考北大、清华誓不归的,也有怀揣父母亲仅有的卖粮食换来的血汗钱的,无论践约抑或还愿,心中都有一盏明灯,照亮我们通往辉煌明天却又布满荆棘的人生之旅。

长大后,如果没有文化,就成了没有灵魂的人。我们还需要等什么,准备好了,现在就出发!既然选择了枞阳“宏大”,你就成了一只荆棘鸟!

实验中学

枞阳实验中学创建于,是一所集初中、高中教育的全封闭、寄宿制民办完全中学。学校坐落在枞阳城北,校园依山傍水,鲜花、绿草、翠竹终年葱郁,生机勃勃,是莘莘学子求学的好地方。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这些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治学严谨,部分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基本形成了一支以名师为龙头,骨干教师为主力,青年教师为梯队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办学十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严教勤学,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和“高质量,有特色,争一流”的办学思想,以“励志、乐学、诚敬、奋进”为校训,形成了和谐向上的优良校风、严谨善教的教风和勤学多思的学风。

如果时光逆流,我们还会选择这里,让梦想起航,一路放歌,朝着胜利的方向。

门前的荷塘,涟漪着我的心曲;路边的垂柳,抚摸着我的心弦;林间的樱花,猜透了我的心思;那迎风飘扬的红旗,是我那儿时就升起来的梦哟!

而门前那条洁净如洗的小路,是连着尚在筑梦的游子灵魂回归的脐带。

振阳公学


振阳公学是安徽省枞阳县首家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式民办学校。董事长唐权胜先生本着教育报国的坚定信念,怀着造福桑梓的赤诚之心,以超常的胆识、开拓的精神,创办了这所学校。

校园坐落在枞阳县官埠桥镇梅庄美丽的笔架山下。这里,苍松叠翠,泉水叮咚,登高眺江帆隐隐,入幕观炼霞满天。空气清纯,环境优美。这里,过境公路连接枞阳、安庆、铜陵、桐城、合肥等地,交通便捷。这里,地下储藏着丰富优质的地下水,是休闲养性的福地,更是莘莘学子静心读书的理想场所。

该校办学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秋至春,我们租赁县城一所中学的校舍办了一届高三复读班,招收两届高一新生。由于办学条件有限,学校申请设立又未获批准,致使办学没有名目,生源数量少且质量差。3月,学校在距县城较近的官埠桥镇梅庄村征地100余亩,破土动工兴建新校区,仅5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首期工程建设。于是,学校 由“游击队”转为“正规军”,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从这里走出一批批志存高远的优秀学子,无论素年锦时,无论天各一方,无论贫贱富贵,人人心藏一条路,沿着这条路,能找到自己最想回去的地方、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振阳公学!

当初为振兴枞阳而读书,明天枞阳因我而精彩!老同学,现在的你,又在哪里打造自己想要的锦绣前程呢?

浮山中学

浮山中学坐落于枞阳县浮山南麓,是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始建于1924年的浮山图书馆附属小学;1928年增设初中,更名为安徽省浮山公学;1930年更名为安徽省私立浮山中学;1946年高中部开始招生,更名为安徽省桐城县私立浮山中学;1949年由私立改为公立,先后更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公立浮山中学、皖北区浮山中学、安徽省浮山中学;1957年更名为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

御碑亭,坐落在教学大楼前广场上,亭为钢混结构、仿古园林建筑。房秩五墓,建于1984年,坐落在浮山中学校园内,背倚飞来、回龙二峰。墓前有拜台和台阶,墓栏外环有竹木;冢前立有一大理石墓碑,碑正面中间刻“房秩五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字为原安徽省政协主席、书法家张恺帆所书。

黄镇纪念室设在中大楼二楼东室,展品以照片为主,另有黄镇部分遗物。其中最早的照片是民国14年黄镇在上海求学时拍摄的,其余照片均为黄镇参加革命后拍摄的。照片内容主要是反映各个历史时期黄镇的革命活动和外交生涯;另一部分是黄镇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其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吊唁活动等有关方面的照片。中大楼建成于民国16年,罗马式建筑风格。南边走廊外侧有水泥预制栏杆,中堂左右有通道,架有木质楼梯。于1941年曾遭日机轰炸,东西两角可见修补痕迹。

院士半身铜像坐落在文化墙前,为校友、工程院士汪旭光和科学院士陆大道胸像塑雕。师恩亭坐落在景观大道西北侧。另外“孺子牛”雕塑坐落在景观大道东侧。

那些古色古香的旧式建筑,一下子就把人带回过去,仿佛置身于科举考试的遥远年代,也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前世和来生,而那张皇家金榜上,正用清代楷书提写着自己的姓名呢。

到现在我还总是弄不明白,到底是浮山造就了浮山中学,还是浮山沾了浮山中学圣贤之光。从这里,走出去无数个的巨商大儒、名流英才,到底是浮山中学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的成功成就了今天的浮山中学?!

校友们常常如此嗟叹,毕业后的我们,虽然飞向世界各地,去寻找另一片适合自己的晴好天空,但起飞的地方只有一个。我们交给她三年时光,她却许我们一世芳华。

更多时候的我们,就像操场边上一起长大的两棵松柏树,虽一起长大,但一生,都隔着那段距离。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5437638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