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不孝顺的孩子,小时候大多有这3个征象,希望你家孩子没有
《后汉书》中曾有言曰:“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从古至今,孝顺与否都是考验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
为人父母,一生之中的最大成就,不是拥有家财万贯,而是能造就出知礼懂事的孩子。
而家庭的最大悲剧,也并非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是子孙后代的忤逆与败家。
老话里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长大以后能否孝敬父母,其实在童年时候就早有端倪。
想要避免晚年的凄苦,则应该早日纠正子女的言行活动,否则到了成年以后便会覆水难收。
若是观察到孩子有这3个征兆,请务必提高警惕,否则后患无穷。
01
过度依赖,软弱无能
每个孩子在出生以后,都会有父母陪伴左右,那是因为太过强大,无法独立生存。
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拉扯大,到了成年之时,就应该选择放手。
可偏偏有些父母,太过宠溺孩子,从小就形影不离,儿女长大后仍旧攥在手心,生怕孩子遭受一丝丝的风水雨打。
而这样的做法,看似是在给他们保驾护航,实则只会让子女过度依赖父母,变得软弱无能。
若是孩子无法从小学会自立,长大后也无奈挑起一家的重担。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出生低微,早年吃了很多苦,才有了现在的这些基业。
所以,他为了让儿孙们能够过得好一些,颁布了许多祖训诏令,期望之后继承大统的皇帝,能够一劳永逸的享清福。
尤其是当太子朱标去世以后,他又将所有的关心,寄托给了长孙朱允炆,对其百般宠溺。
然而等朱元璋去世以后,刚刚当上皇帝的朱允炆,能力不足又个性软弱,先是太过急于削藩,致使他的四叔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
然后又错用了武将李景隆,一败再败,最后致使自己的皇位拱手让人。
对父母的过度依赖,会废掉一个孩子的根基,即使是有心孝顺,也没有对应的能力。
人生的许多苦是难以逃避的,小时候若是不吃,长大以后就会加倍奉还。
02
自私自利,不懂分享
自私是所有人刻在dna里的特质,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
孩子若是未经教化,就会自然而然的以自己为中心,看到自己中意之物就据为己有,从不愿与别人分享。
就比如很多孩子小时候,自己的零食或玩具,别人一碰就哭喊,而他人的东西,他们却偏要霸占。
此时,如果没有父母的介入与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就会把自己的行为,当成一种默许。
许多父母对此都不以为意,觉得只是孩子太小不懂事,本来自私的种子一旦埋下,会伴随人的一生一世。
小时候,也许只是霸占东西,蛮横胡闹,而长大后,就变成了冷漠自私,想要的必须得到,得不到的就毁掉。
就像《红楼梦》中的小霸王薛蟠,因为家里有钱,母亲又十分宠爱自己,所以性格飞扬跋扈,还喜欢到处欺辱他人。
他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有次在酒楼喝酒,与别人发生了口角争执,一怒之下竟然打死了对方。
这样的人,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父母在其眼中也得待价而沽,更别期望他能孝顺和赡养。
正所谓:“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人心是有限的,把自己装得太满了,就不给别人的容身之处了。
03
随意顶撞,脾气暴躁
礼节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传承前年而经久不衰。
而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子夏曾问过孔子:作甚孝?
孔子答曰:“色难”。
也就是说,孝顺父母,最难的一点,是不给父母摆脸色看。
如果孩子从小就开始随意顶撞父母,动不动就乱发脾气,那他长大以后,必然形成这样的恶习。
还记得之前看过的那则新闻,一个孩子想买玩具,他的母亲没有答应,于是,求而不得的孩子开始大发雷霆。
先是一番哭闹,见母亲依旧无动于衷,他竟然开始狠狠地拽住母亲的头发,接着又用手掐住了母亲的脖子。
一旁的行人过来劝阻他,可男孩依旧不依不饶,甚至对旁人破口大骂,俨然一副无法无天的模样。
不忍反抗的母亲,被他掐得满脸通红,只得答应了给他买心仪的玩具。
这条新闻下面,有一条评论点赞很高:
“这孩子再不管教就废了,指望他将来赡养父母,爱护妻子都是不可能了。”
确实如此,一个对亲生父母都如此心狠手辣的人,怎么会对其他人善良呢?
没有礼节的约束,也不懂父母的恩情,将血浓于水的爱,当成肆意伤害的挡箭牌。
有句老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不被规矩约束的孩子,就像是手中的一把利刃,终有一天会伤到父母。
懂规矩,是孩子不可或缺的一堂课,守规矩,是人一生的修行。
教育学家詹姆斯教授曾说过:
“孩子生下来时是一张白纸,而最终这张纸是否能被描绘成一幅精美的图画,那就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
身为父母,养育孩子不可推卸,培育孩子更不能缺少。
给孩子最好的投资,从来都不是丰衣足食的物质,而是淳朴正直的教育。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5035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