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小衔接,家庭需求做哪些准备?

关于幼小衔接,家庭需要做哪些准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请多多指点~

本期导读

  “幼小衔接”,估计是面临幼升小的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了,甚至一些幼儿园中班、小班孩子的家长,也已经提前进入状态,那末,在“幼小衔接”中,作为家庭,需要做哪些准备呢?本期将邀请汤溪幼儿园林奇兰老师为您答疑解惑,也许可以给您一些启发。

讲师简介



  金华市汤溪幼儿园年级组长,她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撰写的课题《基于多元智能的幼儿数学情景教学策略的研究》获开发区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课例《故乡的峙垅湖》入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优秀课例,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并在市里、区里获奖一、二等奖。


课程内容

  家长们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开发区家长成长微课堂,我是汤溪幼儿园的林奇兰。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关于幼小衔接,家庭需要做哪些准备?》

  再过一个多月呢,大班毕业的孩子就要跨入小学的大门,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父母在欣喜的同时,也会有许多困惑:孩子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没有学过识字和汉语拼音,到了小学,能跟上大家的程序吗?幼儿园每个班级有一位专门的保育老师照料孩子们的生活,到了小学,老师会帮助孩子解决吃喝拉撒的问题吗……父母有困惑,孩子们也有担忧:我的好朋友要上另一所学校,我没有朋友了,怎么办……

  父母的困惑和孩子的担忧都是正常的,因为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同的教育机构,孩子的角色、任务也不相同,遇到挑战不可避免。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要在一系列的变化中适应,就要提前做好入学的准备。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幼稚衔接,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

  首先,家长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合适的外在环境。第一,要创设利于学习的环境,在家里要为孩子创设一个专门用于学习的区域,备有写字台、书架、台灯、闹钟等,以摆放学习用品,学习用品要随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断变换。井然有序的物品摆放和独处的空间,可以使孩子在学习上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准备闹钟是为了让孩子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活动内容的习惯并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渐与入学要求靠近,每天早睡早起,有固定的学习与放松时间。第二,准备合适的学习用品,如书包、铅笔盒、水杯等,铅笔盒之类的文具不必太花哨,以免课上会吸引孩子注意力。

  其次,从家长自身角度来说,第一,保持和睦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互尊互爱、互帮互助,会使孩子心情愉快,从而形成情趣高涨、精力旺盛的良好学习状态。第二,家长需要做到“五个不”,“不焦虑”,认识到入学存在适应期,对孩子出现的心理生理问题能够有及时的应对;“不盲目”,做好情感与能力准备胜过知识准备,“不威胁”,要认识到来自儿童内在的动力优于外在的压力,采用适合的方式激发孩子的自主性,“不包办”,让孩子承担学习的责任;“不气馁”,如果孩子出现了落后,要陪伴孩子积极解决问题,认识到暂时的落后是为了更快地进步。第三,家长要着重关注孩子习惯的养成。您一定听到过一个关键词“主动性”。因此建议您在这个阶段,要引导孩子学会制定回家后的活动计划,让孩子有意识去完成一个学习小任务,比如画一幅画、听一个故事、读一本绘本。

  总之,孩子只要能坚持就是好事,可以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反之,如果孩子坚持不了,爸爸妈妈也要耐心给予引导,或者采取一些小措施,比如停止他喜欢的活动直到他能顺利地完成学习小任务。这个阶段中爸爸妈妈要更多关注孩子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为他们今后的主动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做些什么,才可以或许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呢?


  第一,激发其对成长的自豪,家长要利用节假日多带孩子外出,共同讨论有趣的事物与现象,激发孩子认识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萌发对入学的兴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任何良好的行为与习惯,都需要他人的认可。儿童一旦执行了某项行为,成人要适时强化,使儿童获得积极的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如果儿童的行为未受到奖励表扬,习惯的行为就可能消退;如果受到斥责,这种负反馈信息就减少或抑制了儿童作出执行行为的反应。因此,家长本身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记住上学路线、自己如厕、收拾整理书包、扫地抹桌、向合适的人寻求帮助、结交同龄朋友、准备课间小游戏等,要采用精神表扬法与物质鼓励法,强化孩子有关的行为与习惯。多表扬孩子,可以使孩子产生自信,产生“我能干,虽然这次做得不好,但下次一定会比这一次做得好”的积极态度。反之,家长如果一味地揭孩子的短处,孩子就会误认为“我怎么这么笨,确实太笨了,连这点事都做不好,我到了小学一定比不过其他小朋友,我真害怕小学呀”。也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诸如“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了小学有你受的”“等到小学给你上紧箍咒”等话语,以免孩子因为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

  所以,成人尤其是父母不要吝啬表扬,要寻找机会建立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父母不能光以上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等轮廓现象吸引孩子,还要通过参观小学,与小学生交谈,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和好奇心,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

  第二,引导孩子认识新朋友。孩子面对即将到来的陌生环境,内心会存在一定的胆怯与担忧,面对孩子很纠结上小学没有朋友的事,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呢?家长可以先去了解小区内、同一幼儿园内有哪些孩子可能在同一所学校,鼓励孩子先一起玩一玩,到了小学以后,到了小学就没有了陌生感了。

  怎么认识其他的新朋友呢?给大家一些妙招:孩子交往方式有主动式和被动式的,当小朋友不愿意主动的时候,你鼓励孩子可以接受别人的邀请,你要接受,不能拒绝,如果是主动型的有几种策略:1.主动介绍:主动向欲结交的伙伴表达交友意愿,“我叫×××,我想和你做同伙,你愿意吗?”2.借物介绍:以自己或对方的玩具为媒介,达成交友愿望,“我有一个小皮球,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3.参与游戏:以参加对方的游戏为由,结交新同伴,“你们的游戏真好玩,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吗?”

  采用这些方式,相信你的孩子会有很多很多好朋友的。

  第三,有目的有计划地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首先,我们要特别重视孩子的大肌肉锻炼,也就是常说的体育运动。建议爸爸妈妈每天接孩子回家以后,或者双休日要多带孩子到户外去参加体育运动,比如骑小车、玩一玩轮滑、滑板车,比如孩子们都喜欢球类疏通,建议爸爸们要多抽时间带孩子去踢一踢足球、打打篮球、羽毛球,另外家长们还可以根据孩子的身体条件,比如带孩子练练跆拳道、舞蹈,甚至还可以学一学体操。这些运动不仅增强孩子体质、提高身体协调性,最关键的是提高他们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4237253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