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球时夹大臂有利有弊,进修哪种拉球方式,更适合业余球友?

一、大臂打开拉球和大臂夹拢小臂拉球的区分
大臂的打开和夹拢它是一个利弊关系,如果大臂打开,发力时手臂甩动起来,发力会更加充实,但是稳定性比较差,如果大臂固定较好,只利用前臂发力,虽说质量不高,但是上台率会很高。
二、水谷隼和马龙拉球举措的区别
水谷隼就是典型的大臂夹拢小臂拉球,他打球时小幅的动作去拉,虽然很难一板把人拉死,但是上台率非常高,连续性很好,可以和对手胶葛很长时间。包括马龙的动作其实也不是甩得很大,也是和身体比较靠拢,虽然马龙发力不像张继科樊振东那么冲,但是马龙拉球非常稳,很少见他拉球失误。
三、乒乓微讲堂的面支撑原理
乒乓网的《乒乓微课堂》里有讲过平面支撑原理,肘关节前臂大臂构成了这个平面,在整个乒乓球运动当中,它都是时刻存在的,你只要这个平面它是很稳定的,那么不管你怎样发力,整个动作都不会说有很大的变形,那么大臂使用多了以后,那么平面的稳定性相对而言会差一点,如果说大臂和身体靠得比较近,那么这个平面的稳定性相对而言会好一点。
四、湿父示范差别的方式拉球
大臂打开方式拉下旋球
大臂稍微贴拢拉下旋球
发球机派过来的球是很转的下旋球,弧线相对来说比较高,这种球可以直接发力爆冲,所以我把大臂打开了以来,爆冲的时候上台率还是不错的,如果用小臂去拉的话上台率会更高,但是质量就不会象大臂打开一样那么高。
五、湿父示范不同的办法拉半出台下旋球
大臂打开拉半出台下旋球
大臂夹拢拉半出台下旋球
弧线比较高,拉开大臂去冲的话,上台率较高,如果说过来的球弧线比较低,刚刚出台,这种球大臂拉开了去拉风险就比较大,刚刚出台的球,这个球它过去弧线比较低,用小臂去拉这种弧线低的球,你可以把它控制得更稳,在手感上面的调控会更细腻一些,相对而言上台率会更高。
六、拉弧线较高和半出台的球论断
当处理一些弧线比较高的球或者说弧线比较长的半高球我去发力拉扣的时,爆冲时,大臂舒展一点不问题,中远台进行相持对拉的时候也是可以舒展开一点,弧线长了以后你可掌控性相对来说会高一点。
但如果弧线比较短的半出台球,这种球你再用大臂去拉很难控制稳定,这需求我们手上进行细微调控保证上台率的球,建议大臂动少一点,前臂动多一点。
七、给业余乒乓球爱好者的发起
湿父不建议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多用大臂,大臂甩得过多容易造成肩伤,一般业余爱好者把大臂固定好,前臂多发力就可以,保证上台率,除非尤其有机会的时候,这种弧线很高的球你可以放松地去扣,一般的球我们还是前臂动多一点,可以把落点打开,不一定要那么凶。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3638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