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孩子有自卑的心理 音频: 进度条 00:00 05:27 撤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有些孩子,不敢和同学亲近,遇到挑衅就退缩,这都和自卑有关。
家长担心孩子自卑,认为一丁点自卑都没有才好,这是一种误解。自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自卑,这种程度的自卑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这里要强调的是过度自卑,是一种已经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的自卑,这就需要家长予以重视。
自卑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第一,家庭因素;第二,生理和心理缺陷;第三,经济状况;第四,害怕失败;第五,人际关系;第六,学习成绩。
一个自卑的孩子,内心往往存在一种消极情绪。长得好不好看?个子高不高?声音好不好听?孩子容易因为这些问题“钻牛角尖”,产生自卑情结。小学时期产生的自卑情结,甚至在工作、结婚之后仍然存在,长久影响孩子的生活。
自大:我好,你不好
讨好:我不好,你好
悲观:我不好,你不好
小学是树立自信的重要时期,即使存在问题也没有定型,因此这一时期避免孩子自卑,预防大于矫正。
第一,家长给孩子“心理充能”,避免过度自卑的出现。家庭是孩子的“心理阵地”,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归属感,营造积极、正向、阳光的家庭文化。多鼓励孩子,家长身当表率,自信乐观。运用成长型思维,宽容对待孩子。
第二,引导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不妄自菲薄。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多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多征求孩子的建议。减少对孩子的嘲笑、讽刺、挖苦,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多和孩子平等交流。家长减少攀比心,对孩子减少过高的要求。关注孩子的进步,不要抓着孩子的短处不放。
第三,帮孩子建立“我能行”的意识,铸就自信原动力。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偶尔让孩子当当家,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让孩子做做主。有计划的提升孩子的生存、生活能力,鼓励孩子发展一项特长,鼓励孩子多劳动、多运动,多参与家庭事物。
第四,鼓励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信“充电”。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人玩耍,让孩子多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接纳认可自己的外形和长相,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特长,让孩子保持干净、整洁的习惯。家长减少对孩子的包办、溺爱,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第五,引导孩子接纳自我,减少自我否定。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长相,大眼睛很好,小眼睛也很好。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性别、外形、声音、家境等因素。和孩子讨论“真、善、美”,不拿孩子的特点开玩笑。引导孩子尊重他人,当他人开玩笑时,教会孩子恰当的应对。
第六,让孩子学会使用积极语言,增加正向的自我暗示。
把“我放弃了”,换成
“我换一种方式试一试”
把“这个太难了”,换成:
“我可能需要多一点时间”
把“糟糕,我犯了一个错误”,换成:
“错误可以帮助我撑着”
把“我永远都做不到”,换成:
“我要找到个方法,试试看”
把“他好聪明,我永远都赶不上”,换成:
“我要向他学习”
第七,对成绩平平的孩子,家长降低要求,减少攀比,多关注孩子的进步,不要“以成败论英雄”。不要强迫孩子和优等生做朋友,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对孩子苛刻。增加家校沟通,让孩子多为班级服务。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其他特长,在学习上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
总结一下,小学阶段是生理与心理成熟化发展的过度时期,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产生了自卑,容易对自我、他人、世界产生片面的想法。避免孩子陷入自卑,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积极正向的自我认知,引导孩子提升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教会孩子有更加积极的心理暗示,用自信的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3538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