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目简直颠覆我三观,现在的孩子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这节目简直颠覆我三观,现在的孩子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文 | 米粒妈 文章转载自”号:米粒妈频道(id:milimapindao)


01


最近看了这档综艺《少年烦恼研究所》,顾名思义,是以探究孩子们的成长困惑为主题的节目。


节目组每期都会邀请几个11-18岁的孩子、家长和教育专家,针对孩子们在成长路上碰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比如该不该玩手机、怎么样交朋友、学历到底重不重要等等。


孩子有孩子的视角,家长有家长的担忧,几方你来我往地争辩,还真碰撞出了不少火花。


就比如,学历和能力,毕竟哪个更重要?


在职高就读的一位女生陈思墁说,因为学历不够高,在生活中难免会听到一点儿刺耳的声音,但实际上,她已经是b站上小有名气的up主了。






她困惑的点是,自己并不觉得职高低人一等,并且目前所学的专科对未来也很有帮助,为什么别人总是要对她强调学历呢?


有理想主义的孩子认为,学历并不能代表全部,在同一个岗亭上,别人肯定会看见能力更突出的那一个。


但钟宇升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如果连学历都不,你是根本不可能与别人站在同一个高度的”。




不得不说,钟宇升当真是人寰清醒的孩子。


当初他化名“钟美美”模仿老师走红,别人捧着大把钱等着跟他签约,但他却能急流勇退,笃志学习,考上了黑龙江省内著名的哈三中。


他明白,只有站得足够高,眼界才会更坦荡,选择才够多。


因为站在高处才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只可默默等待被选择。




其实米粒妈觉得,学历和能力并不是互斥的,理想的情况就是,我们仍需要学历作为“敲门砖”。




能力是一个不断变换的东西,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提升,但在目前的社会端正下,学历是固定且难以改变的,尤其是第一学历。


米粒妈说句玩笑话,《狂飙》里高启强除了干坏事,工夫应该都用来吃猪脚面和学习了。


《孙子兵法》不离手,请来外教一对一陪练口语,还要抽空读个MBA,勤奋程度可见一斑。




不仅他自己学,他还时时刻刻提醒小盛有空多学习;






玩笑归玩笑,米粒妈只是想说,好的学历大概率可以决定人生的下限,是人生的兜底,但之后向上的每一步,仍需要认准方向,然后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02
除了学历与能力的探讨,最让人关心的还是家庭氛围与亲子关系。


16岁的女孩王姿儒给大家讲了一个“垃圾桶”女孩的故事。




强势的妈妈,隐形的爸爸,和作为情绪“垃圾桶”的自己,组成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每当父母吵架要离婚时,女孩就觉得自己成了拖累他们的包袱,也不好意思和朋友倾诉,只能憋在心里,整日郁郁寡欢。


就在大家为女孩感到惋惜的时候,王姿儒的妈妈站了出来,说这个故事里的女孩,其实就是自己的女儿。




在妈妈的讲述中,大家逐渐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


婚后丈夫的不担责任、不作为,让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在气头上的时候,战火还会殃及无辜的女儿,言语之间常常打压她、贬低她。


原本很开朗乐观的女儿,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不爱社交。


对女儿造成的伤害,让妈妈自责又后悔,王姿儒也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虽然是你生的,但我是个独立的个体,我有我独立的人格。”




王姿儒的经历真的很让人心疼,可能父母无意的争吵,会成为孩子的至暗时刻。


孩子们会感觉自己不再被爱,也会停止爱自己。


说个身边事吧。


我有个闺蜜,在孩子4岁的那年,因为一些琐事要和老公离婚,两人总在孩子面前吵得不可开交。


那段时间里,她们家从小到大连烧都没发过的孩子,连着生了几场大病。去医院也查不出个所以然,但只要两人不吵架专心照顾孩子,孩子的病就会慢慢好转。


折腾了几次之后,两夫妻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深谈了一次,这才发现,当初两人吵架的源头,其实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误会。


后来两人和好如初,也没再提过要离婚。神奇的是,从那以后,孩子也健健康康地长大了,再也没闹过什么毛病。


虽然说起来真的有点不可思议,可这件事真的让我直观地看到,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有多大。


说实话,米粒妈不相信会有不吵架、不动气、不红脸的夫妻,也不相信有百分百完美的父母。


但是,无论大人最终的选择如何,至少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而不是任由自己发脾气,甚至殃及无辜的孩子。


都说生活是一场修行,需要成长的,从来不只是孩子。


03
节目中还有很多跟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


关于交朋友,孩子们和家长也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比如社交到底重不重要,以及家长应不应该干涉孩子的交友?


在场的大多数孩子认为,人是离不开社交的,并有理有据地给出了几点结论:




·作为群居动物,交往是人类的天性,如果有人不想和别人交往,我们要先考虑一下他是不是受过伤害;


·不与人交往,在上学、工作中可能会吃亏,和大家相处的愉快融洽才能获得关注。有了存在感,才能更好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但有一个小姑娘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




这个很有想法的小姑娘是小诗人姜二嫚,她写过很多可爱又深邃的小诗,比如那首让人非常惊艳的《灯》。




她觉得,与其费心思融入一个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圈子,倒不如用感兴趣的事物充盈自己的内心,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


米粒妈记得纪录片《零零后》里的一一,也是这样一个小姑娘,幼儿园时的她就是一个非常安静,并且喜欢独处的孩子。


在热闹的幼儿园里,她的孤独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但她自己却毫不在意,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而对于家长该不该干涉孩子的社交,一一的父母也给出了教科书一般的答案。


对于园长的反馈,一一妈妈也特地请了假去幼儿园陪园,但她的内心其实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她完全可以接受女儿的“内向”,因为她和一一的爸爸也是这样安静的人。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3535881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