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驯象,就是在大象小的时候,用铁链拴住它,任凭它如何挣扎,都无法挣断铁链。等大象长大以来,人只要拿根绳子把大象栓到小树上,大象也不会挣脱,因为主人给它立好了规矩。
对于给孩子立规矩,我觉得应该有“两面性”,不然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唯唯诺诺的人。
比如,你告诉孩子不许打人,因为打人是不对的。然后他经常被比他还小的孩子打,却不会还手,只了解委屈的哭,这就失去了“立规矩”的正面意义。
你应该告诉孩子,打人的确不对,但是要用自己的智慧来分辨是非。如果有人总是欺负你,你打他是为了镇压,这个时候打人就是正确的,而不是为了遵守规矩,而不敢还手。
规矩是一种约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的自由,不能想怎样就怎样。但规矩又是让大家知道怎样跟大自然、跟他人共同相处,制止互相受到伤害。这就是法律和自由的关系,没有法律约束的自由,是没有保障的自由;没有自由的法律,是没有生命力的法律。
如果你给孩子“立规矩”的目标,是为了让娃儿像清宫皇子一般守规矩的话,并不难做到。
你可以仔细想想清宫皇子们的生活环境,各种规矩无处不在。乾清宫、御花园、寝宫、上书房等,各个环境的自由度和规矩都完全不同,但方圆的人早已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一切。因为幼年的孩子,最大的能力就是模仿,甚至无需教导,自然习得,到不同的环境自然就切换了。
比如皇阿玛来了,大家全部都跪下了,你的行为肯定不需要提醒;又或皇上驾崩,大家全部都哭了,你肯定不敢偷笑……
微博上有一段视频:公交车上,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女儿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妈妈拿出一张张纸巾,把空中擦干净。我想,这个女孩下次如果再打翻了牛奶,不需要提醒,她也会这么做。
而不是像有些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宝贝,你要听话、要懂事、要有礼貌……”结果自己在餐厅为难服务员,买东西从不排队。还有我身边的一位奶奶,平时很能给孙子讲大道理,各类规矩一大堆,结果到了超市,就偷偷剥糖果给孙子吃。还有的家长,自己就不是守规矩的人,有孔子就钻,领着孩子闯红灯,给孩子立的规矩,自己都做不到。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总是教导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要孝顺自己。结果奶奶老了,父亲就准备背个竹篓,把奶奶扔到山上,临走时娃儿说:这个篓子你得带回来,等你老了以后,我扔你的时候还得用。
所以,你给孩子立再多的规矩,都不如你的一次“以身作则”。
比如我们要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目的是看上去整洁干净,方便寻找存放的东西。专家认为:规矩最终目的是为了强化孩子的家庭价值观,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如果你解释了规矩背后的原因,孩子会更愿意接受。
这就是“以身作则”,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更立体的认识规矩的概念。事实证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通过多次重复才能学得更好,而不是简单的丢给孩子一句话,就指望他们按照你的方法去做。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才是最好的方法。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公共场合表现很好,但一回到家就撒欢,有点无拘无束。在一定程度上,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这样,大师称这种情况为“预防性错误行为”。孩子一定需要一个空间,可以释放自己的天性,那就把这个地方放在家里吧。
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做事,如果父母不停地催促、挑毛病,会让孩子心理负担很重。比如孩子的书桌收拾得没你想象中好,不要抱怨,也许下次他会做得更好。父母只需要多夸赞孩子,培养孩子的自豪感,这样孩子会更守规矩。
孩子不是大象,如果从小把孩子圈在条条框框中生活,未来孩子一定是一个被剪断翅膀、没有梦想、唯唯诺诺的人。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2937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