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数字家长学校|第4期:怎么样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二幼数字家长学校|第4期:怎样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人为什么要吃饭?”

“为什么今天要下雨?”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


很多爸妈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小烦恼,面对娃儿的“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候真的招架不住,回答不了怎么办?

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家长是理解、支持?是厌烦、阻止?还是保护、激发?其实,爸爸妈妈对孩子好奇心的态度很重要!


今天的“浙江家长学校”专栏,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朱丽丽老师要告诉各位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拒绝孩子的提问!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课前预习

按照惯例,固然还是要为大家

先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讲教师

↓↓↓

朱丽丽

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认真听讲

《 怎样面对娃儿的为什么 》

主讲人:朱丽丽  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没有流量的朋友也不要着急,小编也为大家划好了这一课的重心,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啊!


案例:U盘


孩子问妈妈:“妈妈你去哪里?”

妈妈说:“我去拿u盘。”

孩子好奇地问:“什么是U盘?”

妈妈向他解释:“看,这就是u盘,不妨放好多东西的。”


孩子继续追问妈妈:“放什么东西?”

妈妈想了想回答说:“存文档,照片,资料,好多东西。”


孩子:“U盘怎么能放这么多东西呢?干嘛要放这么多东西?”

妈妈:“工作上要用。”


孩子依旧很困惑:“为什么职业上要用啊?”

妈妈有些不耐烦:“嗨,你这孩子,烦不烦啊!”



其实,孩子提问的背后是好奇心的驱使。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对某个实物有好奇心,孩子才会去关注、观察、思考,并产生学习。

好奇心对孩子来说非常宝贵,在早期教育阶段,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对周围环境中在成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都非常关注。

怎样面对孩子的为什么?


  • 孩子提问的时候思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正好是孩子学习发展的契机。家长要鼓励孩子发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首先对孩子的提问要认真地对待,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敷衍了事。


案例:能飞的鸡


走在乡间小路,偶遇一群鸡,小诺停住了脚步,看着鸡群从眼前走过。

“妈妈,哪些是公鸡?哪些是母鸡?”正当他们在分辨鸡的牝牡时,一只公鸡从高处往下轻盈地跳了下来。


“妈妈,鸡也能飞,是吗?”小诺好奇地问。母亲向他解释说鸡是不会飞的。

“那这只公鸡不是会飞吗?

“你看到它在高处拍动翅膀跳下来,看上去像飞,但这不叫飞,只可称跳跃,只有鸟才会飞的。”


“我想到一个好办法,让公鸡坐在鸟身上就能飞了!

妈妈哈哈大笑起来:“哇,那得多大的鸟啊!



  • 有的家长说,孩子提的问题稀奇古怪,有时确实回答不了。其实家长对孩子好奇和提问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一定要能够正确回答,如果对孩子的提问表示出很大的兴趣,看孩子所看,想孩子所想,同样能够很好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案例:看花


周末,我带宝贝出门登高望远!登山途中遇见了很多陌生的花花草草。小妞提出了一个又一个让我无法回答的问题!

“爸爸,那黄色的花是什么花呢?”

“宝贝,黄色的花,爸爸不知道哦,花的种类太多了,你可以叫它黄花。”


“爸爸,那红色的花是什么花呢?”

“爸爸也不清楚,回去上书店买一本关于花的书,爸爸和你一起查一查。”

“哦!爸爸,那就叫它红花吧!”


“爸爸,那粉色的花你知道吗?”

我定睛一看,如获至宝地大声说道:“宝贝,那是樱花!”

孩子也和我一起高兴,哦,爸爸真棒!我以后和你比赛,谁认识的花多,好吗?


  • 家长对孩子好奇和提问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提问后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就是对孩子一种很好的激励。



■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作出适宜的回答


直觉行动、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幼儿对科学的理解是建立在自己经验基础上的。对孩子的提问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告诉他。


案例:我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啊?”

“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那我怎么到你肚子里的啊?”

“你先说你是怎么种花生的?”


“我把花生米放在花盆的土里,花生就长出来了。”

“是啊,当初爸爸也给了妈妈一颗种子,并种在妈妈肚子里,后来就长出了你。花生米就相当于爸爸给的种子,土壤相当于妈妈的肚子,长出的花生就相当于你。”



■ 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孩子喜欢享受真实的体验,真实的体验留给孩子的才是真切的体验,才有助于理解。


案例(一):吸铁石


“妈妈,这是什么?”(妈妈将一块吸铁石放在桌上)

“这是吸铁石,不要动,妈妈有用的。”


“妈妈,吸铁石有什么用?”

“吸铁吸铁就是吸铁的喽,不要动,有点重的,小心砸在脚上!”


孩子看了一会,放在那里走开了。


案例(二):吸铁石


“妈妈,这是什么?”(妈妈将一块吸铁石放在桌上)

“这是吸铁石。”


“妈妈,吸铁石有什么用?”

“吸铁石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它能吸住铁啊”

“铁是什么东西?在哪里?”小家伙睁大眼睛好奇地问道。

“你可以在家里找找看,哪里可以用吸铁石吸住,然后你就知道了”


孩子拿着吸铁石在房间里转悠,这里贴一下,那里粘一下,看看会有什么惊奇的发现。时间过去了,但孩子找到了答案。


“妈妈,吸铁石可以吸住好多东西,门把手、窗户、栏杆、锅盖……”

“这些就是用铁做的,因为这些都是铁做的东西,所以你用吸铁石能粘得住。”

“哦,这些就是用铁做的。吸铁石能吸住铁,我要用它再去找铁。”



■ 重视“天真理论”,支持架构“科学概念”



“自发概念”或“天真理论”是孩子从生活经验中体验发展出来的概念或理论。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说:科学概念的获得是以自发概念为中介的,为了真正理解科学概念,孩子必须以他的经验来思考科学概念,并且在具体概念与科学概念间来回思索,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科学概念。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孩子亲近自然及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家长要以孩子的自发概念为切入口,提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思考,让孩子经历一个自己观察、比较、不断修整、调整自己的理论。


小结:


孩子提出问题,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是孩子积极思考的状态,因而是孩子学习、发展的契机;面对孩子的提问要鼓励,要认真对待,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如何回应孩子的提问?


  • 以孩子理解的方式告知,并激发他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 应让孩子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经验;

  • 应仔细询问孩子的所思所想,尊重他的想法,重视他的解释。应提供条件,让孩子在实际观察、分析、比较、验证、推断的过程中循环反复修正、调整自己的观点。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2837272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