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浪姐》学育儿:“张雨绮团”登顶,揭穿有效鼓励到底多重要?

跟《浪姐》学育儿:“张雨绮团”登顶,揭示有效鼓励到底多重要?

文|全文共2255字,阅览时间约4.5分钟

最近闺蜜团们一直在围观《乘风破浪的姐姐》,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档女性励志类综艺。但是万万没想到,这群“全职妈妈”闺蜜,生生将节目看成了“育儿百态”。

昨天下午茶,闺蜜璐璐说:“看了第二场公演以后,我对坤坤(王丽坤)真是路人转粉丝。”此外一位闺蜜阿梅也说:“对啊,之前她就像个战战兢兢的小白兔,这一次真的气场全开!”

我们中孩子最大的姐姐辰希总结说:“所以说啊,

鼓励对一个人多重要啊

,我就经常鼓励女儿。”

她的观点,我深以为然。有时候遇到像坤坤这样的娃儿,乖巧安静,做什么事情都很规矩,但

面临挑战或者重大考验,常常就差那么一点点

。你明明感觉有一团火在她内心,但却被怯懦挡住了,阐扬不出来。应如何用鼓励,来点燃孩子的小宇宙呢?

“丧”孩子的根源,在父母身上

有位当老师的朋友有次和我闲谈,说他们班上来了一位非常“丧”的同学。摸底测验成绩下来直接垫底。他找孩子聊天,想问问学习上有什么困难,结果却被孩子劝告:“

老师,别费劲了,我真的不擅长学习

。”这个孩子并不淘气,

只是自我评价很低

。后来一次家长会上,他见到了孩子的母亲,才发现了孩子“丧”的

根源

妈妈见到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的“调皮”道歉,并且在之后的沟通中,对

孩子的评价

基本

都是负面

。言语中

未提及自己的教诲方式不妥

,表示自己很努力在配合了,现在孩子成绩差,更多的是:

不擅长学习。

听了她的描述,我的脑海里闪过心理学中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词:

“习得性无助”。

简单来讲,

就是因为失败的次数太多,从而认为自己肯定不行

这样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顺利的体验,

然而在他的生活中,真的只有失败吗?

未必是这样,只是在他的身旁,

几乎没有正面评价,或者鼓励的声音。

他的成功也不会被看做是成功。

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

鼓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诲

用“鼓励”扑灭孩子小宇宙

斯坦福教授Carol Dweck在TED演讲中曾说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相信,他拥有变得更好的力量。”

其实每个孩子在接触这个世界之初,

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不会给自己设置限制,也不会告诉你他觉得自己不擅长某件事儿。

Tim大概2岁半时,我们带他去一位钢琴演奏家朋友家做客。他的客厅中放着一架价值不菲的三角钢琴。Tim第一次看到钢琴,激动地跑过去爬上椅子就开始一通乱弹。

当我们都很尴尬的时候,那位朋友却微笑着走过去说:

“我觉得你弹得很好,很有专业的感觉。”

Tim虽然不大理解什么叫“专业”,但

感觉到了话语中的鼓励

,更加卖力地弹起来,也是从那次起,他对钢琴产生了兴趣。

当孩子

遇到新的挑战、挫折或者犹豫不决时

,父母一句

鼓励

甚至可以达到

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点燃他们的小宇宙。很多爸爸妈妈会担心,对孩子鼓励得太多,比如一直在说“你真棒”,

会不会让孩子看不清真正的自己?变得骄傲?经不起挫折?

“张雨绮团”登顶,揭示有效鼓励到底有多重要?

在节目中,王丽坤选择了对自己难度比较大的“说唱”,对于她个人而言,是比跟伊能静一个组去唱慢歌更大的挑战。

不同的是,上次的师傅是伊能静,从互动中看得出她是

“理论型”

导师。

会很认真地讲技术,逼着队员刻苦的练习,

但却鲜少听到鼓励的声音;而在说唱方面,“教练”李斯丹妮的

鼓励方法

给我们教育孩子也带来很多启发。

首先,鼓励的时机很重要。

鼓励讲究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如果孩子完成了一件什么事情,你说

“你真棒!”这是赞扬

。如果孩子畏惧失败,不敢尝试。你对孩子说:

“其实我觉得你能行。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时,看看他的真实状态。如果他整个人都很“丧”,没有信心,那就是该鼓励的时候了。

其次,以事实为基础表达。

之前看到过一个观点,说给孩子太多的鼓励,会影响其自我认知的健康发展。而我认为,只要家长的鼓励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就能帮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

,而不会影响他的客观评价。

比如,孩子拿回来的数学成绩很差:

“我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

那么,父母基于客观的鼓励就应该是:

“我觉得如果你找到方法,也能获得很大提升的,妈妈(爸爸)相信你不比别人差。”

而不是:

“我觉得你学的已经够好的了,只是这次没发挥好!”

最后,父母先要对孩子有信心。

再小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情绪也有敏锐的洞察力,

你的鼓励是发自内心,还是敷衍了事,孩子一听就明白了(

很多父母将鼓励孩子当做例行公事

比如,有次我带Tim去亲子游泳,其中有项跳水的活动,需要孩子独立完成。一位妈妈和教练交涉:“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我觉得我儿子不敢!

”教练说:“没问题的,很多孩子做得到。”

于是这位妈妈把孩子放在池边对他说:

“来宝贝,跳下来,你可以的。”

孩子摇摇头,不肯跳。连我们都听得出

妈妈语气中的犹豫

,孩子怎么能听不出来呢?而我则跟Tim一个眼神相对,两个人一起做了跳水的动作,不同的是我

“假动作”

打辅助,他则真正完成了这项跳水活动,没有一丝迟疑。

苏格拉底说,最好的教育是帮助一个人发现在真正的自己。

很多时候在挑战或者挫折面前,

并非孩子不行,而是他没有发现“自己能行”。

那位教师朋友发现那个很“丧”的孩子喜欢画画,就想办法在学校校庆筹备中,帮他找到设计的工作。因为

表现优秀,受到了大家的赞扬和鼓励。

后来孩子的成绩竟然也慢慢好了起来,显然,他接受到了

有效的鼓励

枕边育儿寄语:

“张雨绮团”登顶中带给我的思考,或许不仅止于此。但也让我明白,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试探性语言太多,担忧、恐惧情绪的影响,导致自己无法真正放手,孩子也很难勇敢的去探索。试试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1237682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