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的少年曹操,终究成就一番霸业

是什么让“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的少年曹操,最终成就一番霸业

我们提及曹操,常常会用“奸雄”一词。

但是易中天先生却用“可爱的奸雄”来形容曹操。一个“可爱”作为定语,想必曹操自有自己的可爱之处!

我们总是用“可爱”来形容小朋友们,那末“可爱”是指曹操的小时候吗?

非也。

曹操的小时候,真的可谓是出身不好,家教不好,自身的表现做作也不好,与传统的“士大夫”所要求的条条框框大相径庭。

首先,每一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即便是“奸雄”曹操,当然也无从选择自己的出身。

有人说曹操也算是“官三代”,其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大员。事实上,曹操的祖父并非是他的亲祖父,在那个宦官也可以独大的时代,大宦官曹腾收养了曹嵩为养子,也就是曹腾只是曹操名义上的祖父而已,并没有血缘关系。

而曹操的父亲曹嵩的官职,则是在那个可以公然买卖官职的额外年代,买过来的太尉(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罢了。

所以,曹操的出身并不能为他的未来加分,只不过可以让他做无忧无虑的“纨绔子弟”罢了。

至于家教,曹操自己写过的诗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曹操能够写出这样的诗,说明在他内心深处,还是很渴望有优秀的家庭教育的。比如孟母为了孟子学习环境的三迁;比如孔子对其儿子的庭院教育。

可惜,曹腾忙于宫廷事务,曹嵩忙于买官卖官,谁又能管教他呢?

就像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一样,曹操从小缺乏管教,家境又不错,成为不了“栋梁之材”,成为“题目少年”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三国志》说,曹操从小“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和同样的纨绔子弟一起,在风雨飘摇的东汉末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比较有名的事例,应该是曹操伙同袁绍一起去偷人家的新娘子、在家里智斗自己的叔父等小说,无不证明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那时候,他应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成为一代奸雄吧!

但是,曹操又真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纨绔子弟,每天溜猫逗狗,啥事儿不做。

最终改变了曹操命运的,是他“博览群书,特好兵法”,在那个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读曹操的诗,往往让人由心而生出对他大气磅礴的豪杰气概的感叹。

就像耳熟能详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直接显示出曹操心中自有千秋山河的豪迈气势。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全国归心!”这又是拥有何等的哲学与智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又是何等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

……

若非“博览群书、勤奋好学”,又何来如此的大气磅礴、豁达开朗的英雄本色!

也正因为曹操“博览群书”,所以他才会擅长思考,勇于做自己,不同流合污,不人云亦云。

在他初登仕途时,因为不畏权贵而得罪权贵,又因为他自身也是权贵,方能全身而退。随后,他的仕途之路起起伏伏,但终因他的志向与当今最大权贵之间存在天壤之别,他是真心想要成事,做“治世之能臣”;可惜在风雨飘摇的东汉,又有谁安心朝政,造福百姓呢?

看透了朝廷,看透了官场,曹操意识到“东汉王朝曾经不可救药,天下大乱已经不可逆转”,只是时机尚未真正到来罢了。

于是曹操安心回归故里,再次闭门读书。一直等到董卓之乱的时机,方才再次出山,一举成为“乱世之奸雄”。

能在纷乱中,用读书来安定本身,就是曹操的自我救赎之路吧!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1138370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