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孩子精神世界 营造家庭和美氛围 —— 预初年级家庭教诲指导讲座

丰盈孩子精神世界 营造家庭和美氛围 —— 预初年级家庭教育指导讲座

丰盈孩子精神世界

营造家庭和美氛围

2023年3月10日下午,我校预初年级召开了入学以来第一次线下家长会。在家长会集中环节,学校邀请闵行区教育学院家庭教诲指导中心的葛东成老师为全体预初年级家长就青春期亲子沟通技巧指点迷津,提供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建议。

关系大于教育

家庭教育中关系优先于教育,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正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来说,教育就没有了立足之地。因此,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去弥合自己同孩子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那么,如何有效地与青春期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呢?葛东成老师给出了七点建议:

引导孩子在错误中学习

爱伊斯坦说过:“一个人从未犯错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每天都活在“新鲜”中,犯错误是大概率的事。在面对错误时,他们常常会产生惶恐不安、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并在行为上表现出无所适从或极力掩饰的状态。面对此情此景,家长需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并引导孩子在错误中进行学习。

(一)接受错误,共同面对

在孩子犯错时,如果家长大惊小怪、暴跳如雷,这无异于破损了孩子的“成长和成长需

求之间的平衡”;正确做法应当是和孩子一起承载错误,进行理性的引导、实事求是的评判,帮孩子一起梳理错误的原因,鼓励孩子大胆尝试找回信心,并引导孩子总结经验,获得能力的提高。

(二)拒绝“破损式批评”

“破坏式批评”是指失去尊重、甚至情绪失控式的脱离错误事件本身性质,使用带有人身攻击、甚至是侮辱性语言来批评教育。这样的批评不仅不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反而会造成伤自尊、毁自信、点燃逆反情绪、引发家庭矛盾的严重后果,成为煽动青春期孩子“叛逆之火”的芭蕉扇。

(三)保持客观的姿态

面对犯错的孩子,家长应当本着尊重(与爱)的前提,就事论事,错误不扩大、过失不迁移、性质不定性才是批评者该有的姿态。不打探孩子的隐私、不与别人家孩子作比较、给孩子相称的决定权和评价权等,这些都是保持客观心态的良方。

让赏识成为破解“相看两厌”的伎俩

一边是不断犯错、屡教不改的孩子,一边是怒火中烧、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如何改变这种剑拔弩张的状态,破解“相看两厌”的亲子关系困局?葛老师告诉大家,唯有“赏识”才是最有效的“解药”。

所谓“赏识”,乃先识后赏。家长只有真正认识孩子,发现他/她每个细微的闪光点,才能给予其真心的批评而非宠溺的赞美。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具体而真诚的正面反馈,他/她才会有持续前进的信心与动力。

小结

家庭文化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和美的家庭空气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当努力做到:

让丰盈的精神占据娃儿的心灵世界;

让美好的感触诱发孩子对未来无限憧憬 ;

让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chatgpt ;

让孩子的心里怀揣家的温暖 ;

让爱成为家庭的底色!

撰稿:唐文怡

上海交通大学从属第二中学

网址:http://www.jd2fz.sjtu.edu.cn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1038163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